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就壹直是班上的前幾名。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就壹直是班上的前幾名。

葉文玲,女,10月4日出生,1942 165438,浙江玉環人,1957楚門鎮中學畢業,1963河南鄭人。

葉文玲

狀態。我從小就喜歡文學。13歲,初中的時候,在縣裏辦的玉環報發表了兩部小說《夫妻間的小風波》和《七毛錢》。1957考上高中後,因家庭成分不好輟學,回到家鄉在鎮文工團和業余宣傳隊做宣傳員,次年參加農業生產,正式發表了自己的第壹篇短篇小說《我和薛梅》。65438年至0962年遷居河南鄭州,先後在鄭州金水區工業辦公室、鄭州金筆廠、鄭州機床廠任幹部、打卡工、計劃統計員。工作期間,他堅持業余創作。從那以後,我在幼兒園和私立小學當老師,在農場和街道的縫紉站當工人,發表了許多短篇小說。搬到鄭州後,長期在工廠做沖壓銑工,發表短篇小說和報告文學30余篇。65438-0979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席中國文藝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同年調入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今年創作的《馨香》獲1980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1年,開始寫小說。1986後,任作協浙江分會主席,後任名譽主席。並調入河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1980被推薦到中國作家協會文學教育研究所學習並畢業;1981開始寫小說。1986調回浙江省文聯任專業作家;1990起,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1992起,任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黨組成員十年(兩屆);2002年底,再次當選浙江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1996至今,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連任五六屆)。本段編輯介紹並出版了多種小說集:《我的長壽果》、《無花果》、《心香》(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0及當代榮譽獎)、《長塘鎮風情》、《獨特的歌》、《湍溪夜話》、《浪漫的黃昏》、《這裏的風水》、《葉文玲小說選》等。散文集有《夢裏找妳》、《寫在椰葉上的日記》、《藝術創作的角度》、《我停不下來的感覺》、《和妳在壹起我不孤獨》、《心靈的伊甸園》、《永恒的誘惑》、《繽紛的夢花瓣》、《簡單的心》、《葉文玲散文選》、《枕上的詩》、《葉文玲的味道選集》、《像換了名字壹樣芬芳的愛》。小說有《爸爸媽媽》《太陽的寵兒》《無夢谷》《秋瑾》。《無夢谷》出版後,引起強烈反響。在獲得紐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頒發的“中國文學創作傑出成就獎”後,又獲得浙江省優秀文學作品獎。1997葉文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魯迅文學藝術獎——優秀成就獎”。1997年春天完成的長篇歷史小說《秋瑾》也好評如潮。明窗出版社以秋瑾名義重新上線,作家出版社以建湖女子-秋瑾名義在1998再版。2000年、2004年因小說《秋瑾》和小說《常書鴻傳》獲浙江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魯迅文學獎——優秀成就獎”。2002年,因散文創作獲首屆“冰心散文獎”。也創作過壹些影視文學劇本;如《太陽的最愛》《背上的橋》;後者獲得省“五個壹工程”獎。根據長篇傳記《敦煌守護神常書鴻》改編的電視劇《大洪飛天》正在籌備中。至今已出版800多萬字、39部作品集、8卷本《葉文玲文集》。葉文玲的小說主要表現普通人的命運和精神世界,感情真摯,生活氣息濃厚,語言樸實自然,清新流暢。此外,葉文玲的壹篇文章《我的長壽果》入選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講授第四課(略讀課文),《我的長壽果》入選江蘇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讀本。編者的寫作風格作為壹個創作個性很強的作家,葉文玲創作了許多關註中國女性命運的作品。在《三代之戀》中,她也對三代女性的命運表達了深切的同情。無壹例外,三代女性都逃離了戰爭或社會動蕩。在外敵入侵的時差中,諾諾奶奶差點成了日軍的慰安婦。母親晶晶在文革中被強奸,女兒失蹤成“9.11”。這樣悲慘的命運和結果,在葉文玲寫作之前就已經是定局了。因為,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寫作風格和個性,葉文玲也不是寫喜劇的專家,雖然她也喜歡有幽默感和自信的人。然而,書中主人公的命運沿著他們自己的人生軌跡是不可避免的。葉文玲寫的東西沒有詳細的大綱,但是要花很長時間用心打草稿。她壹閉上眼睛,三個不同時代女性的經歷就歷歷在目。她說:“我沒有機械化妝的能力。妳必須有知識,有感情,有經驗才能寫。書裏奶奶的年齡和我媽差不多,我媽的年齡和我差不多。我女兒正好是我孩子的年齡,我這輩子也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女孩。”葉文玲主編的自傳在風雨飄搖中走進了新時期的中國文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女作家寫出來的有意義的、美的作品,就像林中的梧桐樹,樹很美。現在有不少優秀的女作家是某省作協副主席,但在1996結束之前,全國31省市只有我壹個人是主席。當然,職位只是壹個象征。對於作家來說,在人生和文學的漫漫征途中,在培育灌溉人生理想的常青樹上,重要的是要有毅力和努力。我以前有兩個書房名字:“寶丘齋”和“十家齋”。前者是壹位文學朋友送的,後者是畫家黃苗子寫的。兩者都是我以後更加勤奮的文學工作的寫照——四季無盡的工作流下的汗水就像森林中無聲的露珠;馳騁千裏的駿馬,壹直是我上進心的象征。我是十二生肖中的馬,所以愛馬純屬自然。“腰上圍著壹條藍呢子”是我第壹次出現在文壇的自畫像。我的家鄉玉環是典型的江南縣城,楚門是魚米之鄉的海濱小鎮。我的家鄉雖然不是誕生在文學的巢穴裏,卻壹直是我心中的蔭涼。小時候對書很癡迷,理想的翅膀經常像華麗的蝴蝶壹樣展翅飛翔。我之所以最終與文學結緣,除了母親是繡娘的遺傳,還有哥哥葉鵬從小熱愛文學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在如花似玉的年紀就開始了文學創作。十三歲那年,我第壹次在家鄉的縣報上發表了幾篇短篇小說。但是1957的風波給復旦高飛哥葉鵬帶來的不公平經歷,讓年僅十五歲的我深受其害。然而,雖然校外失業的沈重陰影伴隨了我很久,但我並沒有失去對文學的熱情。16歲的時候,我拿著壹本沾著草露水的ooo小說《我和薛梅》敲開了省報雜誌《東海》的門。是範德法特那毫無意義卻又法式的人工服務,在當時把它送給了我。在我成為職業作家之前,我在郊區的壹家工廠工作,做過沖壓和銑削工人。我還做過車間主任和生產部的計劃統計。為人妻為人母,上有公婆,下有三個孩子,住小房間,生活貧困。而物質的匱乏和精神的富足往往是成反比的,因為是文學的常青樹支撐著我整個精神世界。當我成為壹名職業作家後,我變得更加堅持和勤奮。這些年我壹直在全國各地旅行,壹步壹步留下足跡。1977期間,我發表在人民文學頭條和人民日報的小說引起了人們的關註。從65438到0979,我被選為第四屆全國文學大會第三次作家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1980進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研究所(魯迅文學院的前身)學習,終於實現了深造的夢想。當時小說《心像》獲得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後來又獲得當代榮譽獎。隨後是中篇小說《藍燈記》、《九曲溪》、《父母》、《浪漫黃昏》,也獲得了不少好評。第壹本詩集《在夢裏尋找妳》再版,寫在椰葉上的日記和藝術創作的視角也相繼出版。1986年夏天,在河南待了24年,帶著揮之不去的鄉愁回到了浙江。故鄉是作家情懷的搖籃,不僅陶冶了我的藝術人格,也培養了我豐富的創作靈感。我開始悄悄探索另壹個廣闊的世界:人類的心靈世界。從《心香》開始,我固執地進行著藝術探索中最艱難也是最輝煌的挖掘——對美的尋找和發現。我總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傾吐著生命的真諦,傳達著純凈清澈的審美理想,奏響著生命最永恒的樂章——詩。對生命詩意的孜孜追求不僅是作家對抗和消除苦難的手段,也是對人類良知和韌性的呼喚。所以,即使文學失去了轟動效應,我依然沒有失落感,依然擁有自己固有的讀者群。65438到0994,參加了舉世矚目的世界婦女大會,在“NGO”論壇上做了題為“我們關註世界”的演講。離開的這壹年,是我創作裏程中重要的壹年,歷時八年。* * * 46萬多字的長篇小說《無夢谷》出版後,立即在文壇引起巨大反響和強烈* * *感,被譽為“用鮮血和生命書寫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史”,“敘事風格和詩意處境也是當代小說創作所不及的”。轉載於1996。因為這本書的創作,紐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在1995的末尾授予我“中國文學創作傑出成就獎”。我心中的文學,總是與神聖、莊嚴、責任甚至痛苦等莊嚴的詞語緊緊聯系在壹起;我心中的文學,永遠和真、善、美以及人類最不可或缺的同情心、正義感壹樣。這種神聖而莊嚴的責任感,這種對真善美的虔誠表達,貫穿了我幾十年的作品,在這個最能象征我的人生經歷,最能代表我的創作風格的無夢谷,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其中,我壹直為之奮鬥的永恒主題:美的存在,美的毀滅,美的成長,都得到了相當好的體現。1996我又寫了壹部小說,秋瑾。我對她積累了十五年的感情。回到浙江後,我努力創作,同時擔任文聯和作協的領導。1997年春天,省人民政府授予我最高榮譽獎:“魯迅文學藝術獎——優秀成就獎”。榮譽頭銜紮堆,社會活動眾多,但面對需要幫助的青年作家和文學愛好者,我總是熱情地支持他們,盡我所能幫助他們,因為他們讓我想起了我坎坷的成長時期。1993,1996,1998,浙江廣播電視學院,杭州大學,浙江大學聘請我為兼職教授。作為壹個母親,我覺得我對小牛有很深的感情。三個在艱苦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都是名牌大學畢業,做自己的事。小女兒王海丹在夏威夷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獲得了全州優秀留學生獎。當別人羨慕我把孩子教得好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欠他們更多的母愛,常常覺得遺憾。我花更多的時間在創作上。1998年春天,我的政治生活翻開了新的壹頁。從1964連任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十三屆政協委員後,在九屆全國人大壹次會議上當選為新當選的人民代表,我個人為我國新壹代領導人投票。1998也是我文學創作四十周年。我從已出版的30部500多萬字的作品中精選了365萬字,編輯出版了《葉文玲文集》八卷本。並以其稿費在浙大設立“新葉文學獎”。我永遠不會忘記,40年前,當我還是壹個文學少年的時候,正是壹個不知名編輯的目光和眾多文學前輩的真心支持,才讓我這個腰纏藍布的小女孩,重新圓了兒時的夢想,壹步步走進文學殿堂,努力在祖國的文學之樹上開出壹片屬於自己的綠葉。為此,我堅信,美是文學的生命,綠是生命的顏色。這壹段被編者選作教材的《我的長壽果》壹書(選作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級上冊第壹單元第四課,選作課文時有改動),被稱為人類文明的“長壽果”。這個比喻,我覺得特別親切。就像壹只蜜蜂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就像壹股泉水在山谷中流淌,每次回憶起童年,我都忍不住感到快樂。在記憶的心中,青春的讀書生活就像壹頁色彩斑斕的畫卷,也像壹曲歡快的樂章。我最早看的是壹個小朋友叫《香煙人》的小圖。是壹種比火柴盒略大的紙板,正面印有圖片,背面印有文字,是每盒煙裏的贈品。大人讓孩子買煙,男生往往搶走了這份美好的工作,我們女生只有陷入羨慕。收集多了之後,我們就開始了用手掌刮“香煙人”的比賽,看誰刮得遠。這時候我拼命歡呼,終於可以欣賞到獲獎者手中的那壹大疊圖片了。這些有《水滸傳》和《三國》故事的小圖,是我看到的第壹本漫畫書。剛開始看的津津有味,時間長了就覺得不滿意了。後來,我看到了壹些真正的漫畫書。壹個熱愛藝術的小學老師,他有幾套漫畫書,我很著迷:《七色花》引起了我的想象,《血淚復仇》讓我淚如珠。後來哥哥的朋友送了我幾本小書:《劉胡蘭傳》、《丹娘與舒拉的故事》、《顧莉雅之路》……只要手裏有壹本書,我就廢寢忘食。漸漸地,漫畫書已經不能滿足我了,我發現了壹片“綠洲”——鎮上的文化站裏有上百本書!我每天壹放下書包就往那裏跑。在幾個月的時間裏,我已經借走了這個小圖書館裏幾乎所有的文學書籍。我讀得很快,囫圇吞棗,壹股“不求解答”的味道。首先吸引我的是故事,是各種人物的命運。他們的喜怒哀樂經常讓我擔心。莎士比亞說:“書籍是整個世界的營養品。”作為壹個像我壹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其作用不言而喻。熱情的閱讀獎勵了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經常是全班第壹。讀書也大大拓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裏,面對著壹面圖案復雜的石墻,我會呆上半天,構思各種神話傳說;路上遇到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他悲慘的人生故事。記得有壹次,我作文的題目是《秋天來了》。老師看了壹篇範文後,當大多數同學不約而同地開始寫“秋天來了,樹葉都黃了,壹片壹片地飄到地上”時,我突然產生了壹個不安分的想法:大家都這樣寫,多無聊啊!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秋天,用自己的感覺寫秋天。我把秋天比作穿著金色禮服的仙女。她輕盈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灼熱,把光明和清新灑向大地。她用寬大的衣服擋住了寒冷,卻舉起沈甸甸的果實,獻給世界。人們喜愛秋天,天高氣爽,雲淡風輕,陽光明媚,到處飄香。秋天讓農民笑得特別燦爛。結果我作文得了個“A”,老師圈出來,當範文在課堂上念。這個小小的榮耀讓我領悟了壹個小道理:首先,構圖要巧妙,文筆要有點獨特。這些見解自然是課外讀物的饋贈。後來,我不滿足於只看普通的故事書,學校圖書館豐富的書籍像磁鐵壹樣吸引著我。那些偉大的小說,古今中外,都讓我著迷。我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來借書了。這時,我養成了記筆記的習慣:記住書中優美的詞語和短語,記住所描述的精彩段落。記筆記鍛煉了我的記憶力,增強了我的理解力。有壹次我寫了壹篇作文,題目是《壹段不愉快的往事》,當時我很激動,覺得自己有了壹個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小時候受了壹次委屈,平時積累的形容自己苦惱心情的文字像酵母壹樣起了作用。我從壹個寒冷的傍晚開始寫,用月亮的美和周圍人的笑聲,來烘托壹個受了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獨和寂寞。寫好了,我忍不住哭了。這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受到好評,被抄成大字貼在教室的墻上。可是看到老師用紅筆把我寫的“月亮像嵌在藍天裏的玉盤”這幾個字圈出來,說“嵌”字特別生動,我就臉紅了。我不能問心無愧地接受這種贊美——因為這種描寫和這種“特別傳神”的“嵌”字,是我讀了巴金先生的《家》之後念念不忘的詞。然後,我悟出壹個小道理:作文,要寫真情實感;寫作實踐壹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真正觸動人心的應該是自己的苦心創作。四年前,我在青海的戈壁灘上跑步的時候,眼睛被燦爛的沙漠灼傷了。我曾經有過壹個很棒的想法:如果富春江可以在這裏流淌,那該多好啊!那時候,我還沒見過富春江,但我有過上千次關於她的夢。郁達夫關於“住在蘭江也是香”的詩句,葉墨韻的淋漓畫面,都深深影響了我的富春江夢。在那綠色甜美的夢裏,總有壹艘滿載鄉愁的烏篷船。我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回到浙江才兩年,就已經實現了和她相親兩次的願望。壹是去年金秋,壹是今年春末,我兩次做客,和文學朋友壹起旅遊;壹條輕波碧水的路,特別高的興致,只覺得值得我牽掛的富春江,比我的夢想更美更美。兩次旅行,陸路和水路。這次旅行相當精彩:因為當妳在群山中漫步時,很難吸引張耳的痛苦。突然,前方壹條銀帶閃過,妳眼前壹亮,讓妳感受到這碧水的清新可愛;當妳等待歸船劃槳,開始真正的春江之旅時,澎湃的水流會讓妳更加陶醉,更加欣喜若狂。那時候,就算妳有千百種心事,也全都溶在這江碧玉裏了。我開始想,富春江的美,大概就在於江水的曲折。從她與新安江、蘭江的合流,變得越來越委婉婉約。穿過淹沒在水中的烏石灘後,我們到達七裏壟,那裏的漩渦流動很快。富春江的裙裾閃爍,河中的葫蘆灣閃爍。葫蘆灣真的很獨特,很有趣。灣形的主教是壹只毛茸茸的嫩綠色葫蘆,站在灣邊的奇石怪石仿佛觸手可及,隱藏在老樹綠藤間的鄉村農舍裏,增添了無限野趣。船靜靜地蕩進海灣,船上的每個人都很驚訝。如果妳去百尺飛珠倒玉的葫蘆瀑布,妳會被濺得滿身都是。我也認為富春江的美還在於它的顏色,所以難怪她被稱為‘第二個漓江’。湖中的河真的很清,天空的海很藍,是神仙和大地鋪就的。走在河上,望著兩岸,只見千樹染綠,峰巒皆是濃綠幽幽;站在船頭望著江心,只能感受到水下天上的雲,壹朵接壹朵,都是深深淺淺的綠色。很難說是山把河染綠了還是河把山泡綠了。難怪朋友們相視嘆息說,哎呀,到了富春江,眼睛都綠了!我又想,富春江的美在於她無與倫比的靜謐。由於電站的建成,江浪越來越平。所以,她雖然還是千流中的壹股清流,但似乎匯流和流動都是在水下的黑暗中悄悄進行的。幾十裏的水面上沒有任何驚濤駭浪,再也看不到“水漲船高”的景象。也像動畫。海鷗也知道人是安靜的,所以走得很近,互不約會。在喧囂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在被城市的喧囂所煩擾後,自然而然地愛上了富春江,壹個很難買到的安靜的地方。山奇水怪的富春江,山清水秀,景色獨特的鐘靈,題詞七裏的嚴子陵釣魚臺,尤其能顯示出她承前啟後的魅力。我也覺得,古往今來的人之所以如此推崇嚴子陵,可能是因為他們並不在乎當年那個已經變成100英尺高的懸崖的釣魚臺是否真的能釣魚,而是因為他們尊重聖人的驕傲和尊嚴。試想,如果不請山寧做漁翁隱士,如果活到了今天,恐怕也要與阿諛奉承、開後門、發橫財等歪風邪氣絕緣了;還有那個敢趴在劉秀肚子上打盹的嚴光和那個喝高梁‘見了皇帝不要磕頭’的山東大俠,都被迷住了,多麽相似啊!哦,釣魚臺不僅是壹個景點,還是老人掛在河邊的壹只巨手。千百年來,它以其特殊的膂力在人們心中激起了許多波瀾。豐哉,富春江,吳鵬搖萌萌更美麗,但我希望每年都能找到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