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本信息:
形聲。字從足,從“山而”,“山而”亦聲。“山而”本義指“輪廓線和緩起伏的山丘”,引申指“凹凸起伏的地面”。“足”與“山而”聯合起來表示“在凹凸起伏的地面行走”。
本義:壹腳高壹腳低地行走。:失足踩下。試探性地踩踏。再:踩踏。
二、常用詞語:
1、踹碓
農耕時代人們常用的壹種糧食加工方法。也有的地方叫舂米、舂面。
2、踹腿兒
(1)[方]:指人死亡。
(2)用力踢(腿)。
3、踹開
(1)用腳地向外踢開。
(2)他把門踹開了。
4、踹
(1)腳底向外用力猛踢:把門踹開。踹單車。踹了他壹腳。
(2)失足踩下:沒註意壹腳踹在爛泥裏。
5、踹看:踏看。實地察看。
6、踹水:踏水。壹種水中運動方式。人垂直水中,雙腳快速蹬動,使身體不下沈。
7、踹營:謂沖殺進敵人營盤。
古籍解釋及詞語辨析:
壹、古籍解釋:
《廣韻》市兗切《集韻》豎兗切,$音剬。足踹也。《玉篇》足跟也。《淮南子·人閑訓》踹足而怒。《註》踹足,蹀足也。
二、詞語辨析:
1、揣:估量,忖度。揣測、揣摩。揣度、揣想、揣情、揣不冒昧。
老師揣摩不出他的心思。
2、踹:腳底用力猛踢:把門~開或者失足踩下。
互踹、踹渾水、胡踹、踹腿兒、踹水。
他踹了踹他,表示十分不滿。
3、湍:急流,急流的水。
湍急、湍流、湍回、激湍、林湍。
這河水十分湍急。
4、惴:又憂愁,又恐懼。
惴畏、惴惕、惴怯、沮惴、危惴。
他十分惴畏她。
5、偳:小、細、短。
6、端:正,不歪斜,正派、正直。
他這碗水端的不平。
7、剬:切斷使之整齊。或者古同“制”(a.制作;制定。b.制約;節制)。
8、瑞:古代作為憑信的玉器:瑞玉(諸侯朝見帝王時所執玉器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