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近年來,隨著武漢城市化進程加速,加強對地名的規範管理工作顯得日益緊迫。文章以武漢地名為研究對象,歸納出武漢地名的四種結構形式,即“專名+通名”型、“專名”型、“附加”型、多層結構型;並概括出武漢地名的六種命名方法:說明法、借詞派生法、形象命名法、縮略法、借詞轉化法、諧音雅化法等。從而進壹步總結出武漢地名的命名規律及其反映出的武漢地域文化特點,並對武漢地名的規範化、標準化提出相關意見。
關鍵詞:地名 結構方式 命名方法 地域文化
地名是壹定社會群體為特定的地域約定的專有名稱,是歷史的產物、地理的反映,更是壹種文化現象。簡單地說,也就是地理實體和行政區域的名稱,地理實體和行政區域名稱構成了地名的兩大組成部分。美國人類學家克魯克曾說“文化既包括顯性式樣又包括隱性式樣”,地名也就是隱性式樣和顯性式樣的綜合體。用系統論的觀點把復雜的地名現象看成壹個系統,這個系統外部也就是地名的物質材料——語言文字形式及結構形式,是作為地名的顯性形態而存在的;地名系統的內部主要由與文化、社會、歷史、地理、生活發生聯系的多種因素構成,是地名的隱性內涵。地名的顯性形態是隱性內涵的外化,要受到隱性內涵的種種限制、規約;同時通過對地名的顯性形態進行描寫、分析,可以較準確地把握隱含在其背後的種種觀念,從而揭示地名與文化的深刻關系。
壹.武漢地名的結構形式
地名首先是壹種語言現象,其結構形式是指從詞或詞組的結構平面來觀察其結構組合的項以及項與項之間的關系與層次,是橫向平面的、靜態的***時範疇的概念。下面結合1990程幹庭的《武漢地名誌》以及2010搜狗語料庫中收錄的最新語料分析武漢地名的結構形式。
地名的出現經歷了從單音節向雙音節及多音節發展的過程,這與漢語詞匯化、雙音化有關系。起初的結構方式復雜多樣並無固定的詞匯結構模式,後來發展到成熟階段出現了“專名+通名”的結構形式,它能夠較大限度地發揮地名的指位和指類功能,即專名指“位”指示某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或者人文地理特征,通名指“類”指示某地的地理性質、地理類型,專名通名便於區別和識別不同位置、不同性質的地理事物。通名如“街、道、巷、村、路”等,專名如“天門墩”、“桂子山”、“街道口”等。
現代武漢的地名也是在“專名+通名”這種基本格式的基礎上衍生發展而來的。現代武漢地名從這壹角度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專名+通名”型、“專名”型、“附加”型、多層結構型。
1.“專名+通名”型
1.1.專名為簡單的結構類型
這種類型中的專名由單純詞、合成詞或者詞組構成。
(1)單純詞作專名:該類型多為雙音節地名,專名由單純詞構成,多保留古代漢語單音詞特點,在語法功用上相當於壹個詞。如花山、雙墩、猴山、漢江等。
(2)合成詞作專名:其中發現名詞作專名數量最多,所占比例最大,動詞次之,形容詞的數量最少。
a.名詞:金雞山、竹葉山、龍燈堤、白沙洲
b.動詞:建設路、復興村、團結村、解放橋
c.形容詞:快活嶺、崇仁路、匯通路、幸福村
(3)詞組作專名:
a.偏正結構:十裏鋪村、白沙洲大橋、升官渡小區
b.述賓結構:循禮門、歸元寺、打網臺、興華路
c.主謂結構:石榴紅村、諸葛祭風臺、劉備郊天臺
d.並列結構:武漢法國街、東風陽光城、湖北東湖大廈
e.數量結構:壹壹六街、壹二壹街、二七花園、八壹路
1.2.專名為復雜的結構類型
這種結構的完整形式為“專名+通名+通名”。“專名+通名”作為壹個整體轉化為另壹個新地名的專名部分,原通名的指類功能消失,附加其他通名形成“轉類地名”,原地名多為路標性地理實體,新地名在其附近。如金珠港灣、蓮溪寺路、團結村路、解放公園路等。
2.“專名”型
壹個地名中只有專名成分,省略了通名部分,壹般來說是種不完整的地名形態。近年來由於人們為包裝產品求新求異,使得這種地名迅速增加,常見於各種樓盤、公寓的名稱中。這類地名多為四音節詞,且“2+2”型要遠多於“1+3”或“3+1”,趙元任分析原因為3+1的3多為2+1或1+2,仍能造成2+2的效果。如銀湖翡翠、山水星辰、華城新都、瀾花語岸等。
3.附加型
附加型是指把表數字、方位、大小新舊等性質的語素粘附在通名或某壹專名及原地名前。附加語素起定位作用,位置不定,壹般分前置、後置兩種類型。其中較能產的附加成分是表方位的“東、西、南、北、中、上、下、前、後”及表性質的“大、小、老、新”。如西港、東港、東湖、老北湖、小洪山、大郭灣等。
4.多層結構型
壹般多為“專名+通名+專名+通名”,由“專名+通名”型疊加而成,前後兩個“專名+通名”分別表示大小不同的兩個地段,這是應地理實體數目增加的需要,在原地名基礎上增加區別項的結構形式。如四官殿仁海路、石門峰名人文化公園、中華路漢陽門、蔡甸三眼橋等。
二.武漢地名的命名方式及特征意義
地名的命名方式是指造出、發展出地名的途徑,是對地名的擴充方式在縱向平面的動態考察。通過語料分析,我們歸納武漢地名的命名方式主要有:說明法、派生法、形象命名法、縮略法、借詞轉化法、諧音雅化法等。地名的意義主要包括基本意義和附加意義,基本意義主要是指地理實體的類型、方位、範圍等;附加意義包括特征意義和隱含意義,特征意義指該地的自然景觀、經濟文化背景、歷史人物事件等,隱含意義指人們在命名地名時對該地的認識及寄寓的願望。
1.說明法
說明法是指大量地名通過其命名方式可以立知其命名意義,或是表明地理位置起到標記作用,或說名該聚落地居民的姓氏,或說明該地盛產的資源或曾作為生產、商貿交流、宗教祭祀場所的歷史背景。該方法在武漢地名中運用最廣。
1.1說明地理方位
地名與生俱來就被賦予與地理位置、方位無法解開的淵源關系,地名最為突出的功能即為標記作用。在武漢地名中有許多這種以地理方位命名以說明地理位置的例子,如“沿江大道、攔江路”標明在長江邊上,洲尾街、洋湖大道、堤後街、上堤前街等均屬此類。
1.2說明人口姓氏及來源
在古代常常人的姓氏得源於地名,如古代諸侯大夫的封地采邑等。據清代黃本驥《姓氏解紛》中收單、復姓3795個,按照書中解釋約有壹半以上的姓氏是以“地”為姓,包括封國、封邑、食采、出生地、祖籍等。現代地名也有以古封國、古村鎮來命名的,如湖北隨州市(春秋隨國)、鄂州市(楚鄂王封地)、樊城(古代樊國)等縣市的得名。但後世往往出現地因居於其地的氏族而得名的現象,這多與氏族的遷徙有關。這種命名方式在武漢的聚落名中最為常見,如馬家莊、陳家灣、熊家臺、徐家棚等,反映的是最初駐足該地始建村民的姓氏。再如很多聚落往往包含兩個姓氏,如喬木灣、程楊灣、尤李村等,反映的則是該聚落主要的姓氏包括兩大家族。
1.3說明手工業、商貿發展、宗教建築
武漢出現了不少因行業命名的地名,如筷子街、玻璃街、洋油坊、打扣巷說明這些地名曾經作為手工業生產基地興盛壹時;再如高坡店、葉麻店、十裏鋪、孟家鋪、張家鋪這些通名為“店”、“鋪”的地名反映該地曾作為商貿集市而存在;再如火官廟、龍王廟、長春觀、四官殿、青菱寺、歸元寺則折射出該地曾經、現在作為宗教場所的信息。
1.4說明軍事設施、官署衙門
武漢以舊官署衙門、文化設施、軍事設施及編制命名的地名也較為突出,如察院坡、撫院街、都府堤、糧道街等傳達出武漢歷史上區域政治中心的地位;再如禦書樓、學府街、崇文坊、文昌閣等說明武漢是壹座文化底蘊十分豐厚的城市;如輜重營、漢防營(今漢防街)、戈甲營、廣埠屯等說明武漢在歷史上作為軍事重鎮的地位。
1.5說明對生活的美好願景
這類地名多含褒義色彩,表吉祥、發家發財的美好寓意。如地名祥和苑、升官渡、怡博苑、仁壽路、吉慶街、平安路等。
2.派生法
派生法主要是由原生地名附加某種成分派生而出新地名的方法,既無需另起爐竈又點名地理方位。隨著武漢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這類地名也日漸增多,最為常見的演化關系就是“對稱地名”和“聯稱地名”的產生,此外還有附加序數詞的方法。
2.1對稱地名
主要是附加“大中小、南北、上下、新老”等詞義相反相對的反義詞。如知音東村、知音西村,上堤前街、下堤前街,下錢東村、下錢西村等。
2.2聯稱地名
通常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原生地名各抽取部分縮略合成壹個新地名的造詞方法。如武漢市的得名就是“武昌、漢口、漢陽”三鎮減縮造詞後的結果,再如其他宋徐灣、肖陳灣、程楊灣、尤李村等都可看作是聯稱地名。
2.3附加序數詞
通過在“街、道、巷、路、村”等通名前附加序數詞,形成序列化數字地名群。如康居系列的“康居二路、康居三路、康居四路”,古田系列“古田壹、二路”,再如將軍壹路至七路、常青壹路至四路,將東西湖吳家山地區的壹支溝至九支溝改名為壹清、二雅、三秀、四明、五環、六順、七雄、八方、九通等路名。
3.借詞轉化法
借詞轉化法是指很多地名中往往借用別的名稱轉化而來,並加上壹定的通名,多起紀念意義,也是運用名詞聯合短語構成的“熟悉陌生原則”的典範,即“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把與武漢密切相關的如由人名、事件名、典故、其他城市名轉化命名壹些街道聚落。
a.人名:中山路、黃興路、張之洞路、張自忠路、張公堤
b.事件名:二七街、八壹街、首義路、廣埠屯、九女墩
c.典故名:鐘家村、落駕山、卓刀泉、梳妝臺、楚望臺
d.城市名:北京路、廣東巷、四川路、江西路、福建路
a中分別為緬懷孫中山、黃興等人;a中為紀念二七慘案、八壹南昌起義、武昌起義、廣埠屯源於明代楚王的倉庫名廣埠及屯田制、太平天國起義;c中為追思高山流水、楚莊王平叛、關羽卓刀、萬歷太後禮佛、楚王朱楨不忘父恩;d中現象在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
4.形象命名法
形象命名法是在武漢地名的命名中多使用比擬的方法,即借助想像力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如金雞山、獅子山、元寶山、鳳凰山等。比擬法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造像“,創造情景或景象引起人們的聯想。
5.縮略法
縮略法是從中國的古籍經典中提煉壓縮有關含義賦予地名古雅的文化內涵。如壹元路有“壹元復始,萬象更新”之義。與壹元路平行的還有五條路,直通二至六碼頭。為相互對應,“二曜路”路取“日月光曜”之義;“三陽路”取“三陽開泰”之義;“四維路”取“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之義;“五福路”取“壽、富、康、德、命名為五褔”;六合路”取“六合同春”之義。
6.諧音雅化法
諧音雅化法是指原來本地有壹個名字,但是比較俗氣不雅,往往以接近的語音所代表的高雅化的詞語來命名這個地方的地名。如武漢的積玉橋,原稱鯽魚橋,後諧音雅化為積玉橋。同樣的還有武漢的珞珈山原名為落駕山,“落駕”與“珞珈”二字諧音,寓意當年在落駕山篳路藍縷、辟山建校的艱難。
三.武漢地名與地域文化
地名是文化的鏡像與載體,並與文化的***生***變,地名的命名總是有它獨特的由來和含義的,也總是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地理環境、生產生活、民族風俗等密切相關。武漢地名充分體現了武漢的地形水文以及歷史文化特色。
1.武漢地名與水文地形
多湖、多灣、多墩、多橋,約占武漢地名的13%。武漢素有“百湖之市”之稱,眾多的湖泊和河流,幾乎曾占據了武漢整個地域。含橋、口、渡、灣的地名非常的多,這也反映出武漢市的水系比較發達。眾多含墩、臺、塆的地名則說明因為湖泊眾多,人們為避水害需築堤圍湖並壘土為墩,以營建居室,形成聚落。多“場、壩、坪”說明武漢地處江漢沖積平原、地形平坦,人口集中,聚落密布。
2.武漢地名與移民文化
武漢地名成了“江西填湖廣”的壹部“活教材”。相比較其他城市的地名,我們發現武漢地名中含有姓氏的特別多,這些姓氏地名多是從明朝開始有的,且其祖先多為江西人,如楊家灣、尤李村、馬家莊等。這與從明初開始明末清初達到高潮的人口大遷移有關,“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是這壹地名現象的最好註解。這在壹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國人的宗族家庭觀念,而武漢山水阻隔的地理環境更為血緣族群提供了充分的自主發展空間。
3.武漢地名與歷史傳統
3.1荊楚文化
武漢是荊楚文化的腹心也是荊楚文化重要的傳承地,在地名中也可見壹斑,體現出荊楚文化的內涵與精神。如經典故事類,與高山流水有關的“鐘家村、琴臺路、知音路”,與楚莊王有關的“落架山、鼓架山、清河橋”等。
3.2三國文化
武漢在三國時期屬於吳國,稱為夏口,蘇軾《赤壁賦》中“東望夏口,西望武昌”的夏口即武昌,武昌是現在鄂州市的鄂城縣,至今武漢地名尚留三國印記。
a.與關羽有關的:卓刀泉、洗馬長街、藏馬洞、關帝街
b.與魯肅有關的:魯山、魯山城、白馬洲、魯肅灣等
c.與三國故事有關的:如諸葛祭風臺、劉備郊天臺等。
4.武漢地名與世俗文化
壹個城市的大街、大道多由政府、文人來命名,但是小街小巷多由市井鄉民隨意命名,並流傳下來,這類地名往往能夠反映城市的世俗文化。如搞條街、楊簸箕灣、王麻子河、光禿嶺、新屋熊等,名雖不雅但卻折射出武漢人豪爽直率的性格特征。而如仁壽裏、升官渡、平安路等則反映老百姓對生活的壹種美好願望。
5.武漢地名與時代發展
如與辛亥革命有關的壹系列地名如首義路、民主路、民權路、民生路等;與殖民統治有關的梅神父路、巴黎路、洋園、渣甸路、豬巷地名的演變等。進入新中國後,前進村、向陽村、躍進村、紅衛村等帶有濃重時代氣息的地名在武漢也十分常見。由於近年來武漢與臺灣交流合作密切,出現大量以臺灣的市、縣名做專名的地名,如臺北路、高雄路、澎湖路、馬祖路。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地名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是具有標誌意義的約定俗成的語言符號,也是地域文化的典型體現。地名與語言學的關系是顯而易見的,通過對地名的結構形式以及命名方法的歸納,我們可以總結出武漢地名的命名規律及其反映出的武漢地域文化特點。
地名是時代的標誌,地名常常隨著自然環境的滄海桑田、時代更替、人口遷移、科技發展、經濟進步、文化繁榮而發生更改,不同的歷史時期產生不同的地名。但是另壹方面地名的產生發展變化卻往往滯後於自然地理以及人文社會的變化。武漢正處於壹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做好地名的管理規範工作有助於確保城市中系統內信息交流機制的正常運轉,充分發揮城市地名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作用,並有助於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與升華。壹方面要保持地名相對穩定,能不改的盡量不改;如若必須更名,應審慎地把握武漢地名的命名規律進行科學論證;無論更名與否,都不能切斷歷史文化血脈。另壹方面要努力解決重名現象、壹個地名多種書寫形式,做好地名標誌以及地名工具書的編撰工作,將武漢地名“數字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