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ó xié
2 英文參考turbid pathogenic factor
3 註解濁邪 病因學名詞。多指濕濁之邪。《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清邪居上,濁邪居下。”《溫熱論》:“濁邪害清也。”參濕濁條。
古籍中的濁邪 《溫熱經緯》:[卷四]薛生白濕熱病篇作“舌苔滑白”,無杏仁、蒼術、濃樸、草果、半夏。濁邪上幹則胸悶,胃液不升則口渴,病在中焦氣分,故多開...
《傷寒懸解》:[卷壹脈法上編]脈法十四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栗也表氣微虛...
《醫宗金鑒》:[卷二]辨脈法篇病也。@@@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
《高註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壹、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裏。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
《溫熱經緯》:[卷二]仲景疫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