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的發明有利於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幾個世紀後,造紙術傳到了朝鮮、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後來又通過北非傳到了歐洲。造紙技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壹大貢獻。
有了文字,最重要的是要有壹個好的載體。古埃及人用尼羅河的紙莎草紙來描述歷史;在古代歐洲,人們還長期使用動物皮,如羊皮,來書寫文字。
在中國,在造紙術發明之前,甲骨文、竹簡和絲綢在古代被用來書寫和記錄。但是甲骨和竹簡比較重,秦始皇壹天要讀壹整車奏章;絲綢雖然輕,但是很貴,不適合寫字。
到了漢代,由於西漢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甲骨文和竹簡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從而促進了書寫工具的改進——紙被發明出來。造紙是壹個重要的化學過程。紙的發明是中國對人類文化傳播和發展做出的非常寶貴的貢獻,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成就,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擴展數據
造紙的途徑和方法
古代
明代造紙主要有五個步驟。每道工序的專家各司其職,還開發了壹些造紙的專用工具。圖中所示的造紙方法在中國古代廣泛使用,造紙法的制造速度更快。
將竹子切碎,放入池塘中漂浮:將竹子切碎,放入池塘中浸泡,使纖維充分吸水。也可以加入樹皮、麻頭、舊漁網等植物原料搗碎。煮黃夠火:將碎料煮至纖維分散,直至煮成漿。圖中可以看到,大鍋裏的碎料用大石頭壓著,有助於徹底沸騰。?
將材料甩入簾中:待紙漿冷卻後,用平竹簾將紙漿撈起,過濾水分成為紙膜。這壹步需要嫻熟的技巧,才能撈出厚度適中、分布均勻的紙膜。蓋簾壓紙:將撈出的紙膜壹張壹張地折疊起來,用木板壓住,上面放上重石頭,把水壓出來。透火烘烤:將半幹紙膜貼在火邊晾幹,揭下即為成品。
此外,《天工吳凱》和各種古籍中沒有記載的造紙方法流傳至今,比造紙法歷史更悠久。倒紙法主要為傣族、藏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小範圍采用。與造紙法相比,倒紙法制造的紙張更粗糙,制造速度更慢。?
摩登時代
現在科技突飛猛進,現代造紙工藝已經機械化。
磨木漿又稱機械漿,是利用機械研磨力獲得木質纖維,主要分為壹般機械漿、精制機械漿、熱機械漿等。
化學漿是用化學方法將纖維從木質素中分離出來,得到木質纖維,主要分為堿漿、亞硫酸鹽漿、硫酸鹽漿等。
半化學漿是機械制漿和化學制漿方法的結合,可進壹步分為中性半化學漿、冷制漿和化學機械漿。
百度百科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