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北朝散文之特征
本文提出北朝散文的總體特征,並側重於其表現及其成因兩個方面加以探討。北朝散文與南朝散文相比,有著自己鮮明的總體特征。概括說來,有兩個方面:第壹,質樸剛健的藝術風格;第二,以政治功利為中心的實用性。這兩大特征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
[關鍵詞] 北朝散文;質樸剛健;實用性
關於北朝散文的特征,壹些文學史家對之雖有概括,但他們的觀點基本上都脫胎於唐代魏征的說法,而且對形成這壹特征的原因和表現缺乏探討。本文提出北朝散文的總體特征,並側重於其表現及其成因兩個方面加以討論。北朝散文與南朝散文相比,有著自己鮮明的總體特征。概括說來,有兩個方面:第壹,質樸剛健的藝術風格;第二,以政治功利為中心的實用性。
壹、質樸剛健的藝術風格
關於北朝散文的文風,最早加以明確概括的是唐初的魏征。他比較南北朝文學最繁榮時期的南北文風差異曰:?暨永明、天監之際,太和、天保之間,洛陽、江左,文雅尤盛。於時作者,濟陽江淹、吳郡沈約、樂安任昉、濟陰溫子升、河間邢子才、鉅鹿魏伯起等,並學窮書圃,思極人文,縟彩郁於雲霞,逸響振於金石。?然彼此好尚,互有異同。江左宮商發越,貴於清綺;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氣質則理勝其詞,清綺則文過其意,理深者便於時用,文華者宜於詠歌,此其南北詞人得失之大較也。?[1]魏征指出了這壹時期北朝文學具有?詞義貞剛,重乎氣質?的特征,也就是質樸剛健的風格特色,這也適用於整個北朝散文。
今天的許多研究者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如郭預衡在《中國散文史》中得出結論說:?從散文來看,北朝尚質,亦甚明顯,貞剛之氣,時有可觀。?[2]譚家健在《中國古代散文史稿》中對比南北散文風格之異時說:?北朝文章以散體為主,求實、尚質,風格剛健清新;與南朝文章崇駢、尚文,風格柔和綺靡有明顯區別。?[3]王鐘陵先生比較南北朝文學的優長說:?文學藝術的發展中往往存在著這樣的情況:壹個落後的民族的許多創作,往往並非壹個遠為先進的民族所能及得上。南朝在刻畫描寫、聲律對偶等方面的精致,無疑是藝術上的進步,北朝文學在這方面遠不及南朝,但它質樸渾厚的氣韻又遠超於這些小巧的精致之上。?[4]無疑,王先生實際上肯定了北朝質樸渾厚的文風。
在北魏前期的壹百年裏,散文基本處於沈寂狀態,散文語言總體說來質木少文,甚至談不上文采。直到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改革以後,帝王好尚文學,文士們向南朝學習創作技巧,追求審美化,散文發展才獲得轉機,但直到孝明帝時才出現?綜采繁縟?之文。但北朝散文的文采、聲律等形式,與南朝的精美化、雕琢化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西魏時期和隋初的散文,由於西魏宇文泰、隋朝楊堅改革浮華文風,鑿雕為樸,導致這兩個階段的文風重返質樸,藝術性在壹定程度上有所減弱。就是在東魏北齊時期,在散文創作技巧上雖與南朝不相上下,但還比不上南朝文的精巧流轉。因此,王鍾陵先生指出:?南朝文風在講究文字之美上是遠超於北朝了。?[5]
質樸剛健也表現在創作構思等技巧上,就拿賦作為例:?抒情言誌較少依傍外物,而是直抒胸臆,在十六國和北朝賦中表現尤為顯著?這是北朝文風直質樸實的表現,也反映了北朝賦的總體藝術水平不高。?[6]曹道衡指出:?北朝文人?在作品中往往能直率地表露自己的觀點,很少使用隱晦曲折的手法。?[7]曹氏所論也是再說明北朝散文質樸剛健的文風。
質樸剛健也表現在北朝散文的內容上。整個北朝散文反映的社會生活始終是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很難發現像南朝那些純粹?吟風雪,弄花草?,甚至?其意淺而繁,其文匿而彩,詞尚輕險,情多哀思?[8]的作品,更沒有低級的色情成分。即使有人偶爾為之,也會被指責而加以矯正,如北齊的王昕?好詠輕薄之篇?、隋初司馬幼之?文表華艷?都被治罪。遑論那些以治國為宗旨的軍國公文、宮廷詔誥以及大臣章表等應用文字,就是壹些抒情文字和山水文字也充滿貞剛之氣。北朝山水文總是突出山水雄奇之壯美,而南方山水文則多表現山明水秀之優美;?南朝作家對山水的描繪沒有停留在微觀上,而是力求形成意境,以意境涵蓋全篇;而北魏山水文由於初起,手法上還顯得嫩稚,於山水的描寫上偏重於客觀描寫,意境構成不足?[9]。就抒情文而言,北朝散文多感情真摯、感蕩心靈之作,特別是那些書信散文如《為閻姬與子宇文護書》、《閻姬母書》,在形式上實無?文?可言,但千載之下讀之,無不為其情真而折服。相反,?終南朝之世,並沒有出現強烈地激動人心或者深刻地感染人心的作品,作家所追求和創造的,大抵是那種精致、華麗和輕柔之美?[10]。相對於北朝散文的質樸剛健,南朝散文顯得浮靡而柔弱。
形成北朝散文特有的文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文學、文化上的,也有民族風尚上的,又有地理上的等等。
首先,北朝散文乃至整個北朝文學發展的基礎極差,起點很低,幾乎是在文學的沙漠上開始發展的。由於歷史的原因,西晉末大批中原士人南渡,十六國時期連年幹戈擾攘,致使北魏散文和壹直向前發展的魏晉文學斷裂開來,致使北朝失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學積累。而南朝則不同,上承魏晉深厚的文學積累,沿著魏晉以來重形式美的方向,踵事增華,變本加厲。
第二,整個北朝的藏書很少,這使文士失去了豐富學識和借鑒前人創作經驗以提高寫作技巧的機會。《隋書》對整個北朝藏書情況統計說:?後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經史,未能全具。孝文徙都洛邑,借書於齊,秘府之中,稍以充實。暨於爾朱之亂,散落人間。後齊遷鄴,頗更搜聚,迄於天統、武平,校寫不輟。後周始基關右,外逼強鄰,戎馬生郊,日不暇給。保定之始,書止八千,後稍加增,方盈萬卷。周武平齊,先封書府,所加舊本,才至五千。?[11]可見,北朝藏書的總數才達壹萬五千卷。而南人私人藏書往往上萬,有的甚至比北朝藏書的總量還多。如沈約?好墳籍,聚書至二萬卷,都下莫比?[12],任昉?於書無所不見,家雖貧,聚書至萬余卷,率多異本?[13],王僧孺?好墳籍,聚書至萬余卷,率多異本,與沈約、任昉家書埒?[14]。
第三,北方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以及與此相伴的崇尚樸素節儉的生活風尚也是形成質樸剛健文風的壹個重要因素。壹個人,乃至壹個民族,如果她是積極向上日益強盛的,那麽她的生活態度壹般是勤奮節儉的;如果她是從繁榮走向衰落的,那麽她的生活態度壹般是享受的奢華的。北朝人大都尚儉節用,體現出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北朝由於多有戰亂,致使經濟遠落後於南朝,又加之特有的?聚族而居?生活方式,要求北朝士人崇尚節儉又積極進取。《顏氏家訓?治家》:?今北土風俗率能躬儉節用,以贍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15]即使是位居最上層的統治者,他們絕大多數也以節儉為美,身體力行。而且北方的帝王多有勵精圖治、統壹天下的宏遠抱負,如北魏道武帝、太武帝和孝文帝,北齊的高歡、文襄帝以及北周宇文泰、周武帝,還有隋文帝等等,而在南朝卻很難找到這類懷有宏圖大誌的帝王,相反,?統治集團很少有宏圖遠略,惟以保持壹時的安定承平為治國的根本方針?[16],?士大夫們的奢侈淫逸,大約也不是個別現象?[17]。仔細考察壹下北朝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從北魏至隋朝,北朝經歷著壹個不斷強大直至統壹南北的過程,而南朝則是經歷了壹個不斷被削弱被蠶食直至滅亡的過程。南北間不同的生活風尚和民族精神,產生了不同的審美取向,反映在作品中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風。
第四,南北人的民族情愫剛柔不同,也會對文風產生影響。《顏氏家訓?風操》:?別易會難,古人所重;江南餞送,下泣言離。?[18]?北間風俗,不屑此事,歧路言離,歡笑分首。?[19]北朝人的性格粗獷、豪放,和長期與少數族融合以及戰亂頻生的社會環境有關。劉大傑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中指出:?南方的情感是柔弱的,偏於個人的享樂,北方的情感是雄壯的。?[20]南人情感脆弱,北人情感則剛強,反映在文風上則南朝文柔弱,北朝文則剛健。
第五,質樸的文風也受北朝的學風和宗教的影響。無論北朝的儒學,還是北朝的佛學和道教都有素樸、重實用的特點,與南朝重義理探尋的學風不同。《隋書?儒林傳序》指出了南北學風的差異:?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大抵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21]這種學風的差異和南北朝玄學的發展不無關系。北朝幾乎沒有玄學,只有個別人感興趣而已,如北魏末期的盧元明、北齊的杜弼、陽烈,終整個北朝都沒能形成風氣。而南朝則不同,南人繼承了魏晉以來對玄理的好尚之風,以致對玄理的追求發展為士人高貴身份的象征,這樣崇尚玄學便成了風靡南朝的社會風尚。許杭生在《魏晉玄學史》中指出:?北方的學風趨向樸實,帶上了漢代經學的遺風。南朝則繼承中朝清談玄風,崇尚玄理之學。與之相應,南北朝的佛教文化也有著明顯的不同:北方佛教重行業修行求取福田,如大規模的建寺造像和開鑿佛教石窟等等;南方則較多地受玄談的影響,側重於探求佛教的玄理。?[22]湯用彤也指出北朝佛教重實用的特點說:?自孝文帝提倡義學以還,至宣武孝明之世,而譯經講論之事頗盛。然朝廷上下之奉佛,仍首在建功德求福田饒益。故造像立寺,窮土木之功,為北朝佛法之特征。?[23]南北道教也明顯不同,?南方的道教徒不論其主張有多大的不同,但中心思想都是求個人的修煉成仙,長生不死,和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學說似很少直接聯系?;而北朝?寇謙之則要輔佐?太平真君?,?兼修儒教?,兩者顯然不同?[24]。
第六,北朝散文質樸剛健的風格與北方特有的地理環境也有壹定關系。顏之推在其《顏氏家訓?音辭》中曰:?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舉而切詣,失在浮淺,其辭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沈濁而訛鈍,得其質直,其辭多古語。?[25]北方特有的深厚的地理環境,壹方面會影響特定的審美心理的形成,另壹方面北方的風物經過作家審美觀照後形成作品,也就表現出雄壯剛健的文風。
二、以政治功利為中心的實用性
北朝散文的另壹特征是以政治功利為中心的實用性。?北方人對政治盛衰的關心則遠遠超過南方?[26],?北朝文以筆劄之文為主,文士創作重視經史之文及軍國實用文體?[27]。嚴可均所輯《全後魏文》***收錄散文壹千三百余篇,而純文學的賦作包括存目在內約四十篇,還不到總數的3%(其中還有壹部分歌功頌德壹類的政治功利性的文字),其余絕大多數都是實用性的章表奏議書檄碑誌頌啟等文章。正如周建江所指出的:?貫穿北朝始終的關於對文章的看法是偏向於文章的實用性,即以表現儒家思想、研究儒家典籍的文章和軍國文翰為文章之首。?[28]這些文章毫無疑問具有極強的實用性,甚至就連表現心性的賦作也不能例外。北魏後期,由於政治混亂、社會黑暗,便產生了壹些反映黑暗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不滿情緒的賦作,如李騫的《述身賦》、《釋情賦》、陽固的《演賾賦》,元順的《蠅賦》等。北朝四部散體文著作,代表了北朝散文的最高成就,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正如範文瀾所指出的:?北朝重要著作多切實用。?[29]如酈道元的《水經註》本是地理著作,由於其描寫山水相當出色,因而又是山水遊記散文;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是記錄北魏洛陽佛寺興衰歷史的史傳散文;《魏書》本身就是史書,同時也是優秀的史傳散文;顏之推《顏氏家訓》是家誡類文字,是為教育子孫如何?安身立命?而作。北魏初中期、西魏以及隋初是北朝散文表現政治性、實用性最為突出的時期,占據了北朝歷史的壹大半的時間。北朝散文雖然隨著南朝文風影響的加深,以及北朝作家審美意識的逐漸自覺,其審美化程度也隨之提升,但始終沒有忽視文章的實用價值。
形成這壹特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北朝以儒學治天下,而儒學的精義在於經世致用,要求文學具有很強的政治功利性和實用性。正如前面在北朝散文發展的動因壹節所述,儒學在北朝壹直興盛不衰,帝王們大多好尚儒學,士人們也多治經。《隋書?儒林傳》指出了北朝儒學興盛的情狀:?暨夫太和之後,盛修文教,搢紳碩學,濟濟盈朝,縫掖巨儒,往往傑出,其雅誥奧義,宋及齊、梁不能尚也。?[30]趙翼指出:?六朝人雖以辭藻相尚,然北朝治經者,尚多專門名家。?[31]?北朝偏安竊據之國,亦知以經學為重。在上者既以此取士,士亦爭務於此,以應上之求。故北朝經學較南朝稍勝,實上之人有以作興之也。?[32]
其次,北朝經濟落後,不允許文士創作不切實際、不關現實的文章。由於北魏經濟落後,以致百官無祿。例如,高允雖在朝廷為官,但?時百官無祿,允恒使諸子樵采自給?[33],至太和八年才準備頒祿。北朝這種艱苦的生存環境,?是不允許北方民族脫離生存的現實,作玄思冥想和浮光蹈世之舉的客觀基礎?[34]。梁啟超頗有見地地指出:?北地苦寒磽瘠,謀生不易,其民族銷磨精神日力,以奔走衣食,維持社會,猶恐不給,無余裕以馳騖於玄妙之哲理。 故其學術思想,常務實際,切人事、貴力行、重經驗,而修身齊家治國利群之道術,最發達焉。?[35]
第三,北朝人在文學觀念上,重視文學的實用性,反對不關實用、浮靡空洞的文風。顏之推對實用性的文字大加肯定,代表了北朝人重實用的文學觀:?朝廷 *** ,軍旅誓誥,敷顯仁義,發明功德,牧民建國,施用多途。?[36]相反,他反對尚虛談、重娛樂的文字,曰:?至於陶冶性靈,從容諷諫,入其滋味,亦樂事也。行有余力,則可習之。?[37]又曰:?士君子處世,貴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38]隋開皇四年,隋文帝楊堅改革文風,主張?公私文翰,並宜實錄?[39]。接著,李諤又批評那些不關風教之文,說它們是?良由棄大聖之軌模,構無用以為用?[40],顯然他們也是持政治功利性的實用文學觀。
北朝人雖然也重視審美,隨著散文的發展,審美性不斷增強,但壹味追求形式、忽視內容的文章會遭到強烈反對。例如,北齊的王昕因詠南朝輕薄之篇而被文宣帝高洋免官。《北史?王憲傳附昕傳》:?帝愈怒,乃下詔曰:?(王昕)偽賞賓郎之味,好詠輕薄之篇。自謂模擬傖楚,曲盡風制。推此為長,余何足取。此而不繩,後將焉肅?在身官爵,宜從削奪。?[41]無獨有偶,隋初的?泗州刺史司馬幼之文表華艷,付所司治罪?[42]。
第四,北朝人看重治國功業,而視文學為小道。實際上,壹些上層貴族往往看不起文學,動輒以?刀筆?、?雕蟲?、?小道?之類輕視意味的字眼對待文學之士。這種現象在南朝是絕少見的。北魏末,為胡太後父謚號壹事引發壹場辯論,頗有文才的袁翻受到輕視:?(張)普惠厲聲訶(袁)翻曰:?禮有下卿上士,何止大夫與公!但今所行,以太加上,二名雙舉,不得非極。雕蟲小藝,微或相許,至於此處,豈卿所及!?翻甚有慚色,默不復言。?[43]北齊文宣帝時,朝臣議《麟趾格》,太子少保李渾嘗謂魏收曰:?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44]竇泰違反軍令而敗亡之後,高歡責問杜弼為什麽不阻止竇泰,?弼對曰:?刀筆小生,唯文墨薄技,便宜之事,議所不及。?[45]又如《顏氏家訓》載席毗嗤鄙文學事:?齊世有席毗者,清幹之士,官至行臺尚書,嗤鄙文學,嘲劉逖雲:?君輩辭藻,譬若榮華,須臾之玩,非宏才也;豈比吾徒千丈松樹,常有風霜,不可雕悴矣!?劉應之曰:?既有寒木,又發春華,何如也??席笑曰:?可哉!?[46]席毗意思是功業是第壹位的,可流傳千古,然後才是須臾之玩的文學。北周的李昶也持如此觀點:?昶於太祖世已當樞要,兵馬處分,專以委之,詔冊文筆,皆昶所作也。及晉公護執政,委任如舊。昶常曰 :?文章之事,不足流於後世,經邦致治,庶及古人。?故所作文筆,了無稿草。唯留心政事而已。?[47]這樣,北朝文學始終沒有取得獨立的地位,文學就只能成為政治的附庸而服務於政治。
第五,北朝重?理?的文學觀也是形成散文實用性的因素。北朝文重?理?,?理深者便於時用?[48]。北朝人常把?文?與?理?相對,或?辭?與?理?並舉,?理?指文章的內容,?文?或?辭?指文章的形式。如:
八月甲辰,(孝文帝)詔曰:?務令辭無煩華,理從簡實。?[49]
(宣武帝)詔曰:?辭理懇至,邈然難奪。?[50]
(邢穎)中遇沈屙,賦詩以訊,忠顯於辭,理出於韻[51]。
(劉昶)自陳家國滅亡,蒙朝廷慈覆,辭理切至,聲氣激揚[52]?
劉景安書規(崔)亮曰:?而朝廷貢才,止求其文,不取其理。?[53]
(裴景融)雖才不稱學,而緝綴無倦,文詞泛濫,理會處寡[54]。
孔璠等學官四十五人上書曰:?故處士趙郡李謐:?不茍言以違經,弗飾辭而背理。?[55]
(獻文帝)詔曰:?高麗奏請頻煩,辭理俱詣。?[56]
(孝文帝)曰:?朕躬覽《尚書》之文,稱?肆類上帝,禋於六宗?,文相連屬,理似壹事。?[57]
(隋文帝)勞之曰:?我讀卿判數遍,詞理愜當,意所不能及也。?[58]
(李諤)於是上書曰:?遂復遺理存異,尋虛逐微,競壹韻之奇,爭壹字之巧。?[59]
《顏氏家訓?文章》:?辭與理競,辭勝而理伏;事與才爭,事繁而才損。?[60]
與北朝文重?理?相對,南朝文則重?情?,所以,南北所重不同,文風則異。
其實,以上所論兩大特征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後者決定前者,前者反映後者。
總而言之,北朝散文表現出質樸剛健的藝術風格和以政治功利為中心的實用性的特征,和南朝散文重抒情尚詞采的綺靡柔弱文風大異其趣。這主要是由南北之間文化上多方面的差異決定的。
[參考文獻]
[1][8][11][21][30][39][40][42][唐]魏征。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p1729?1730,p1730,p907?908,p1705?1706,
p1705, p1545, p1545,p1545。
[2]郭預衡。中國散文史(上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p530。
[3]譚家健。中國古代散文史稿[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p270。
[4] [5]王鐘陵。中國中古詩歌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p531,p532。
[6]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p322。
[7][10][16][26]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p351,p16,p16,p522。
[9]周建江。北朝文學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p110。
[12][13][14][唐]李延壽。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p1412,p1455,p1462。
[]15[18][19][25][36][37][38][46][60][北齊]顏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p55 ,p91,p91,p473,p221,p221,p290,p247,p249。
[17][24]曹道衡。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p139,p233。
[20]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p245。
[22]許杭生。魏晉玄學史[M]。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p486。
[23]湯用彤。漢魏晉南北朝佛教史[M]。上海:上海書店,1991。 p507?508。
[27]黃金明。漢魏晉南北朝誄碑文研究[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p362。
[28]周建江。北朝文學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p37。
[29]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p528。
[31][32]趙翼。二十二史劄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3。p283,p285。
[33][41][43][44][48][唐]李延壽。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p1124,p884,p1694,p1206,p2782。
[34]吳先寧。北朝文學研究[M]。臺灣:文津出版社,1993。 p142。
[35]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史變遷之大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p19。
[45][唐]李百藥。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p347。
[47][唐]令孤德棻。周書?李昶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1。p687。
[49][北齊]魏收。魏書?高祖紀[M]。北京:中華書局,1974。 p154。
[50][北齊]魏收。魏書?獻文六王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p538。
[51][北齊]魏收。魏書?高允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p1083。
[52][北齊]魏收。魏書?劉昶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p1308。
[53][北齊]魏收。魏書?崔亮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p1479。
[54][北齊]魏收。魏書?裴延俊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p1534。
[55][北齊]魏收。魏書?逸士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p1938。
[56][北齊]魏收。魏書?勿吉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p2219。
[57][北齊]魏收。魏書?禮誌[M]。北京:中華書局,1974。 p2744。
[58][唐]魏征。隋書?高構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3。p2617。
?
[59][唐]魏征。隋書?李諤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3。p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