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五大賊王 盜拓 是誰

五大賊王 盜拓 是誰

盜跖[zhí](生卒年不詳),姬姓,展氏,名跖,又作蹠、雄,又名柳下跖、柳展雄,在先秦古籍中被稱為“盜跖”和“桀跖”,中國民間傳說中春秋時期率領盜匪數千人的大盜。當時魯國賢臣柳下惠(柳下季)之弟,為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因以展為氏。

在《莊子·雜篇·盜跖第二十九》篇中假托盜跖與孔子之間的對話,壹方面以壹種激進的角度表達了道家絕聖棄智、保身全命的理念;另壹方面又以盜亦有道的論說延續了莊子壹書的諷世主題,在此文本中的跖亦表現出強烈的道家色彩。

擴展資料

盜跖之死有兩說:

1、《莊子·外篇》: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

意為:伯夷為了自己的聲名而餓死在首陽山下,盜跖為了利益而死在東陵。

2、《史記·伯夷列傳》: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

意為:盜跖天天在屠殺無辜的人,割人肝,吃人肉,兇暴殘忍,胡作非為,聚集黨徒數千人,橫行天下,竟然能夠長壽而終。他又究竟積了什麽德,行了什麽善呢?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盜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