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畢升發明了泥活字,標誌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壹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再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唐朝發明了雕版印刷術,而且唐朝中後期已經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宋朝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宋朝沒有普遍使用活字印刷術。宋朝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活字印刷是比雕版印刷更科學的技術,比雕版印刷省時省工省料,單字排版可重復使用,占用的空間小,容易儲存和保管。雕版的板片在制作中,壹板壹頁,錯壹字即整板報廢孝盆,速爺而活字只需要換壹個字就可以了。
活字印刷術對後世的影響: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使印本得以大量生產,書籍留存的機會增加,減少手寫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絕滅的可能性。由於印本的廣泛傳播及讀者數量的增加,過去教會對學術的壟斷遭到世俗人士的挑戰。
宗教著作的優先地位也逐漸為人文主義學者的作品所取代產讀者們對於歷來存在的對古籍中的分歧和矛盾有所認識,因而削弱了對傳統說法的信心,進而為新學問的發展建立了基礎。印刷使版本統壹,這和手抄本不可避免產生的訛誤,有明顯的差異。
印刷術本身不能保證文字無誤,但是在印刷前的校對及印刷後的勘誤表,使得後出的印本更趨完善。通過印刷工作者進行的先期編輯,使得書籍的形式日漸統壹,而不是像從前手抄者的各隨所好。使讀者養成壹種有系統的思想方法,並促進各種不同學科組織的結構方式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