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玉”之名是因其產於陜西西安的藍田山而得名。 文人墨客對藍田玉多吟頌贊譽,唐代及以前的許多古籍中都有藍田產美玉的記載,唐朝詩人李商隱的壹句詩:“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更是成就了藍田玉的千古美名。詩中包含了壹則動人傳說,遙遠的過去,太白金星托夢給濟貧行善的書生楊伯雍:“晴天日出入南山,輕煙飄處藏玉顏。”從此,藍田的深山就能覓得了寶玉。 藍田玉開采歷史悠久,但因為產量不多,無法滿足社會需求,隨著古礦點玉礦的枯竭和絲綢之路的開通,各地均采用其他玉種為玉材,藍田玉開采和應用漸漸失傳,玉山遭遇地震後古礦床所在的具體位置無人知曉,以至於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稱,藍田為蔥嶺(昆侖山)別名,藍田為儲運加工玉石之地等推論。 “藍田玉”牡丹是清乾隆年間,山東人趙玉田培育出牡丹珍品。 藍田玉牡丹是中花品種,株型較矮,開花量大,花開時與葉面齊平或稍高於葉。人們看到其花呈粉藍色,恰似藍田美玉透出的光華,便以藍田玉為其命名,可謂名花美玉,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