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正月理發「 ”死舅舅”,原來跟滿清入關的「 ”剃發令”有關

正月理發「 ”死舅舅”,原來跟滿清入關的「 ”剃發令”有關

剃發留辮這個習俗,要以滿洲清軍入關之後說起了,因為這個蓄辮習俗在此之前,根本就沒有先例,中原人士從來都沒有這個剃發蓄辮的風俗,而且自秦漢以來,更是祖訓明言不可損毀頭發,否則就是大不敬,所以 *** 均遵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古訓,這個留發習俗也是深入人心、不可更變,那麽清順治年間的剃發令,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 剃發易服 剃發蓄辮與金人相關 而塞北關外的女真,他們是在馬背上過生活,擅長於騎射狩獵,故而壹直以來的女真(滿族),都有著結辮子的習俗,而滿清的祖先即是金人(女真),金人就是徹頭徹尾的剃發留辮民族,他們壹直留著那種擰麻花的‘半剃半留’發式,也就是在額頭邊角引出壹條直線來,而後把這條線前面的頭發統統剃光,再把這條線後方的頭發打結擰成辮子,垂放在腦後。 要問究竟留辮子是從哪朝哪代起始的,這個好像並無確切實證,但是唯壹可確定的是,至少在宋朝已經出現留辮子的這種習俗了,根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這部古籍所述,當時的金元帥府責令治下臣民,壹律禁止穿漢服,還必須留辮子,否則殺無赦,這也可以認為是最早的不留辮子就殺人的政令了。在《宋史》中有記載,劉琦抗金之時,說是天將降大雨,敵我難辨,但是只要看到留辮子的就肯定是敵人,也就是說金人的標誌很明顯,只要留著辮子的肯定就是了,這也是壹個比較明確的證據。 剃發令壹出,壹石激起千層浪 在1645年,順治帝昭告天下,發布政令,讓全天下的 *** 必須全部剃頭留辮,而且不允許任何人違抗、逃避,這個政令被後人稱之為‘剃發令’,當時也是掀起了很大壹股波瀾,可謂轟動了整個中原大地,而在政令中有明言,若有抗旨不遵和妄議政令的,定嚴懲不貸,而朝臣若有妄議者則定斬不赦,可謂把‘剃發留辮’這個習俗推行到了壹個極致。可是此政令壹出,也觸碰到了天下 *** 的逆鱗,因為壹個習俗都是壹種精神的象征, *** 留發是長久以來的壹種民風民俗習慣,幾千年以來,從來都沒有人覺得不妥,反倒是遵循著古訓並引以為豪,那麽可想而知,必有壹場變亂發生。 順治帝 壹時之間,掀起大浪,滿清不滿足於土地的占領,更想要從精神上徹底征服 *** ,以此剃發留辮來讓 *** 徹底歸順,而廣大的 *** 無法忘卻國仇家恨,始終衷心於明朝統治,更是遵守古訓留發守孝道。而清朝 *** 采取極端打壓,甚至標榜口號「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於是各種激烈的反抗以此而起,當時最響亮的口號是「 ”寧為束發鬼,不作剃頭人”,表達了 *** 對剃發留辮的堅決 *** 。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南明弘光元年,也就是順治2年,清軍攻破了揚州的城門,並對城內老百姓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當時的南明忠烈將領史可法,率領部下與清軍殊死相抗,大雨傾盆,似乎天見猶憐,滿清將領多鐸下令對揚州城屠殺了整整十日,當時的幸存之人王秀楚,記錄了這壹次的慘案,據記載清軍***屠殺了十天,故而稱之為「 ”揚州十日”。根據王秀楚《揚州十日記》的說法:「 ”清軍所過之處,簡直慘絕人寰、無惡不作,老弱婦孺均未幸免於難,據記載,城內的僧人光收斂屍體就不下80余萬。” 多爾袞 同年在嘉定,清軍破城之後,統將李成棟下令對嘉定城內的百姓接連屠殺了三次,頒布剃發令,但是嘉定百姓誓死不從,由鄉紳侯峒率領了鄉紳百姓起義反抗,但是仍被清軍無情鎮壓,這壹場屠殺簡直毫無人性,清軍肆意妄為,視 *** 百姓為草芥,到處作惡、罪行滔天,百姓的屍體都堵塞了河流,只壹天就有三萬多人遇難。 而後清軍又鎮壓了兩次起義,分別是以朱瑛和吳之番為首的起義軍,這就是接下來的二屠和三屠,據計六奇《明季南略》的記載,百姓之中,投河、投井、懸梁者比比皆是,更有被殘暴的清軍砍手砍腳、焚燒屍體,讓全天下的 *** 無不感到震怒和悲痛,只因壹個‘剃發令’,就造成了這場絕世慘案。 百姓沒有希望,只能委曲求全 在滿清壹系列血腥殘暴鎮壓 *** 之下,強行要求 *** 蓄發留辮,所以在這個習俗流傳下來的同時,也是杜絕 *** ‘思舊’,想念明朝統治者。而民間思念 *** 統治江山的比比皆是,於是在正月裏很多人不剪頭發,就是為了緬懷大明王朝,但是卻不敢明面上對抗清 *** ,所以就有了這個正月不理發的習俗,而在以訛傳訛之下,居然諧音把「 ”思舊”理解為「 ”死舅”,也就是說正月裏不理發,否則就會死舅舅,這個習俗也就壹直流傳至今了。 八旗兵 隨著起義軍被接連誅滅, *** 百姓光復明朝的希望徹底被磨滅,於是老百姓也都逐漸的麻木,不得不接受滿人的統治和習俗,剃光前面的頭發,在後面留個辮子。時間就這麽流逝, *** 百姓也漸漸的適應了這種滿人的風俗習慣,隨著康熙帝親民愛民的寬仁政策之後,老百姓也漸漸習慣了蓄發留辮的習俗,也就不再 *** ,慢慢成為了壹種風俗習慣。 參考文獻:[1]《道德經》的開宗明義之篇 [2]《宋史·劉锜傳》 [3]王家楨《研堂見聞雜記》 [4]計六奇《明季南略》 [5]《掖縣誌》卷二《風俗》 [6] 徐珂《清稗類鈔》 [7] 王秀楚《揚州十日記》[8]文秉《甲乙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