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代《五經正義》是什麽呀

唐代《五經正義》是什麽呀

《五經正義》系唐孔穎達等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編撰,初名《五經義疏》,是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儒家經典註釋本。

古代經書流傳到唐代時,因版本差異、傳抄訛誤等原因,存在著不少異字別文。而那些註經釋義之作,又各持己見,多有歧意。解經者為了闡明自已的主張,往往不惜筆墨,詳作解釋,致使字多文繁,冗雜難讀。貞觀年間,唐太宗詔令中書侍郎顏師古校定五經文字,國子監祭酒孔穎達等撰寫義疏,後改為正義。所謂正義,即對經書原有的註釋再作註釋,以統壹異說,便於閱讀。

《五經正義》歷時近三十年而修成刊行。全書***壹百八十卷。其中《周易正義》十四卷,《尚書正義》二十卷,《毛詩正義》四十卷,《禮記正義》七十卷,《春秋左傳正義》二十六卷。《五經正義》所采用的舊註(即正註),《周易》為魏王弼、晉韓康伯註,《尚書》為漢孔安國傳,《詩經》為漢毛公傳、鄭玄箋,《禮記》用鄭玄註,《左傳》為晉杜預註。《五經正義》將經與註集而為壹,分別註釋。先釋經,後釋註,廣征博引,采選眾說,並對各派經學家的見解進行了協調折衷。

《五經正義》頒布之後,即作為官方的定本而被各界接受,—直處於獨尊的地位。科舉考試均以此書為依據。後來成為《十三經註疏》的組成部分。有關《五經正義》的索引,也見於《十三經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