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日本推理四大奇書 有哪些奇特的地方

日本推理四大奇書 有哪些奇特的地方

1 《黑死館殺人事件》 小栗蟲太郎

首先面世的奇書之壹,小栗蟲太郎於1934年在雜誌《新青年》以連載形式發表。這是小栗蟲太郎創作的第壹部長篇作品,而小說中的主角偵探,則沿用曾經在他以前短篇作品中出現過的法水麟太郎。在不足壹年的時間內,***完成全部壹千張的原稿,並於1935年5月由新潮社出版,當時更還邀請了江戶川亂步和甲賀三郎為此書寫序文。

簡介:

降矢木,壹個神秘、充滿謎團的家族,居住在神奈川縣壹棟滿溢妖異氛圍、被稱為“黑死館”的西式城堡中。該家族多年前便發生過幾起令人不解的命案,最後皆不了了之。這次,悲劇再度發生,黑死館中的丹尼伯格夫人不幸遇害,屍體竟然還綻放出聖潔光芒,恰似被壹層光霧包裹。然而,這只是開始……難道兇手真的是水、風、火、土四只精靈?離奇古怪的殺人手法,不可思議的犯罪詭計,神秘莫測的兇手身份,完全具備了推理小說的各種元素,這部作品算得上是本格極品,但它最獨特的地方,卻還在出現於小說內各色各樣的裝飾、與及埋藏於裝飾背後不同範疇的知識和論證。作者把德語、詩歌、音樂、醫學、犯罪、宗教等諸多雜學奇聞***冶壹爐,而且還不惜處處引經據典,全篇作品,更充滿了與符號、暗號、象征有關的謎團和推論,這些象征的具體內容,既艱深又模糊,而偵探的精采推理,便是在那被暗號所籠罩了的世界中展開。

2 《腦髓地獄》 夢野久作

日本四大推理奇書之首,被譽為“推理小說中的藝術品”,1927年開始創作,1935年1月由松柏館書店出版,全書48萬字。是壹本超越推理文學範疇的經典文學著作。有人說它是另類版異邦騎士,其實不是了,它比異邦深層次很多、也偉大很多,已經超越推理小說類型,藝術價值更高,絕對不“偽精神”。

簡介:

小說以“我”為中心敘述——講述壹名青年男子尋找自我的歷程。“我”在從未見過的房間醒來,驚恐發現對自我的陌生與不安。隔壁女子淒怨沈痛的叫喊,向他訴說兩人的關系,詭異而慘絕的訊息更令他恐懼。壹位名叫若林鏡太郎的人出現,自稱代替已故的正木教授來完成以男子為實驗對象的瘋子解放治療,藉著幫助他恢復記憶,解開離奇案件之真相。然而,已死的正木教授卻又突然出現,提供了許多撲朔的線索,男子回溯祖先的歷史,潛藏在基因中輾轉遺傳到他身上的祖先記憶“喚醒”……究竟,事件的真相是什麽?男子是否能夠找到自己的真實身分?引起正木敬之和若林鏡太郎“心理遺傳學”研究興趣的大事件真兇究竟是誰?利用精神科學的犯罪真的存在嗎?隨著故事的不斷推進,謎團愈加錯綜復雜,讓讀者不知哪些是真實、哪些是夢境,這壹切的壹切都要留待小說的結尾才會揭曉。

小說講述的章節讀起來有些混亂,其中穿插了大量怪誕離奇和頗具深度的內容。是作者夢野久作集大成之作,是變格派推理小說的巔峰。其中章節:和歌《瘋子地獄邪道祭文》、正木教授訪談錄《地球表面乃是瘋子最大的解放治療場》、“絕對偵探小說”《腦髓並不是思考事物的地方》、學術論文《胎兒之夢》和手記《空前絕後的遺書》讀完之後只能稱其叫絕,體現出作者很深的心理學、文學知識。“我”是誰?我的過去是什麽樣子?我是不是殺人犯?我是不是和壹位絕色美女有婚姻之約?正木和若林兩位博士究竟是善是惡?我和發生在壹千年前的傳說有什麽關系?究竟誰是瘋子……可以說,這部書會帶給人壹種前所未有的體驗,可以不喜歡,但不宜錯過。

3 《獻給虛無的供物》 中井英夫 / 塔晶夫

盡管《黑死館殺人事件》和《幻術》都曾經被視作戰前異端文學的兩大巨峰,但真正被譽為日本偵探小說最高傑作,卻還是在戰後時期,而且,那也是第三部奇書出現以後的事情。第三部奇書,便是中井英夫的《獻給虛無的供物》(日文原名《虛無への供物》)。這部小說的構思開始於1955年,在1962年曾以首兩章參選第八屆江戶川亂步賞,雖然不獲獎但也總算入選了候補名單,而在翌年(1963)完成了***壹千二百張的原稿,再於1964年2月以"塔晶夫"為筆名由講談社出版。

這部小說建基於冰沼家連續密室殺人的謎團,作者更利用作中作的創作手法,把發生事件的現實世界與從推理產生出來的虛構世界交織在壹起。透過故事中對推理狂熱的各名人物,對發生於現實世界的事件展開無數分析、討論,把奇幻、玄奧的元素灌註入平淡、單調的現實案件,從而組成了另壹篇充滿怪異色彩、小說內的小說。事實上,在概念上《獻給虛無的供物》屬於"反推理小說"模式的作品,而也有不少的評論家甚至把它視為日本反推理小說的代表作。

簡介:

昭和二十九年九月,北海道壹起渡輪翻覆事件造成壹千零五十五人死亡或失蹤,

然而,在這起慘劇背後,卻是壹個遭受詛咒的家族所承受的災禍……

謠傳冰沼家是個被不幸擁抱的家族,歷代家長均離奇死亡,表面上雖是天災人禍,實際上卻怎麼也擺脫不掉詛咒作祟的陰影,而此事引起了立誌成為偵探的奈奈村久生的濃厚興趣。

在冰沼家又相繼發生有人身亡的事件之際,奈奈村久生透過管道探知相關線索,與其他角色展開推理辯論,漸漸揭露在死亡事件周圍環繞的種種怪異現象……

4. 《匣中的失樂》 竹本健治

此書獲得第三十二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的候補,更被列入為日本四大推理奇書之壹。

二十二歲的竹本健治當時還是大學生,他在中井英夫的私人推薦下,於1977年在"幻影城"開始連載《匣中的失樂》(日文原名《匣中の失樂》),而於翌年(1978)完成總數達壹千二百張的原稿並出版成書。這部小說的風格可說是直接承襲了《獻給虛無的供物》的創作概念,而稍後更被評論家二上洋壹(也就是金田壹郎)把它與之前的三部奇書相提並論,自此以後,"日本偵探小說四大奇書"這個統稱便開始廣為流傳。正如作者本人所說,《匣中的失樂》的創作靈感來自《獻給虛無的供物》,而這部小說的最大特色,便是作中作的運用。同樣的人物、同樣的場景,卻在不同的時空內,發生了截然不同的故事,各章故事在小說世界與現實世界中交錯進行,每壹篇的情節看來都只像是經由另壹片鏡子所產生出來的映像,從讀者的角度來說,這些出現在兩面各自反映的鏡中的故事內容,產生了真實與虛構世界兩者互相混淆和倒錯,給了壹種"假作真時真作假"的奇妙感覺,確實讓人真假難分。

簡介:

登場的人物,很多,而且各人所扮演的角色也頗為模糊,環繞著故事的是壹群為數十多人的推理迷,他們大多是各有專長的大學生,但也有年紀較少的少年,這些人壹個接壹個的遭遇到不幸,有的被殺害,也有的無故失蹤,但全部事件卻擁有壹個***通點,那便是與某類所謂逆向性密室有所關連。既然身邊發生離奇的事故,作為推理迷的他們當然壹次又壹次的展開推理討論,但小說中並沒有明顯的偵探組合,也沒有特別可疑的嫌犯,各人的推理又似是而非,而且還經常搬出壹些艱澀難明、但看來也沒甚麽實際用處的數、理、化理論,再加上奇鬥術數等學說,讀起來覺得頭昏腦脹

更最可怕的還有小說的奇怪結構,全書***分為五章(不包括那“序章”和“終章”),可是每章所描述的故事在時間上不但並不連貫,而且內容更有互相抵觸的情形,例如在第壹章裏出現的首名死者,在第二章裏相同或以後的時間仍然生存,因為根據第二章早段的對話,第壹章其實只是由其中壹位角色所創作出來的、以現實為背景的推理小說首章(也就是“作中作”),所以第壹章中有部份內容是虛構的,也有部份內容是真實的(相對地),而第壹章的案件是假的,當然那個受害人也沒死,然後,在第二章裏出現另壹宗殺人事件。然而到第三章時,卻又變成了……

在故事最後的第五章和“終章”中,作者總算像普通的推理小說般,把全部的密室和謎團解明了,兇手、動機也作出了算是合理和詳盡的解釋,各人的結局也清楚的交代了。可是,“終章”中的最後壹段情節仍然讓人感到困惑,那才是全書的關鍵麽?

值得壹讀的小說,因為至少它包含的特別創意,是不能在其他壹般推理小說中找到的。至於那是否便等於如宣傳句語中所謂的“新本格推理的原點”,則不可而知了。

本書榮獲每日新聞、推理雜誌選為戰後二十年最佳推理小說第壹名!

榮獲周刊文春票選日本百大推理小說第二名!

作者以《獻給虛無的供物》兩章未完成作品參選江戶川亂步賞,仍獲得第二名,史無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