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風偏向艷陽人的前壹句是:桃李無言又何在。
原文:
紫薇花? 杜牧?
曉迎秋露壹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譯文:
壹支初綻的紫薇在秋露裏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與百花爭奇鬥艷。無言的桃花、李花現在不知道在何處,只有紫薇花向著寒冷的秋風,笑對那些爭著在艷陽春天開放的花朵了。
賞析: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出自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意謂桃花李花開得鮮艷靚麗,引得人人們紛紛前來觀賞,以致樹下踩出了小路杜牧在這首中用此典故,卻壹反其念,以桃花李花來反襯紫薇花的美和開花時間之長,極有新意。
詩人雖寫紫薇但在此詩中壹字不提紫薇,使讀者在驚奇之中,享受到紫薇的美麗的質感。充分感覺到紫薇不與群花爭春,淡雅高潔的風骨和壹枝獨秀的品格。
所謂“反常”必須以“合道”為前題,方能構成奇趣。這首被人們譽為詠紫薇詩中的佳作,由於設想入奇,擴大了詩的張力和戲劇效果,使人玩味不已,杜牧便得到了“杜紫薇”的雅稱。
作者: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字牧之。杜佑之孫。唐代文學家 [27]? 、大和進士。歷任淮南節度使掌書記、監察禦史、宣州團練判官、殿中侍禦史、內供奉、左補闕、史館編撰、司勛員外郎以及黃、池、睦、湖等州刺史。
晚年長居樊川別業,世稱杜樊川。 性剛直,不拘小節,不屑逢迎。自負經略之才,詩、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宮賦》為最著,詩作明麗雋永,絕句詩尤受人稱贊,世稱小杜。與李商隱齊名,合稱“小李杜”。
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題烏江亭》等,膾炙人口。年輕時即好讀兵書,曾註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戰論》《守論》《原十六衛》等文論當代兵事。
會昌三年(843年),昭義軍亂,上書李德裕論用兵之法,為德裕采納。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詩集註》《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