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秦朝末年,有個叱咤風雲的人稀,他便是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
韓信是淮陰人,少年時喪父,家境貧窮,他既不會種田做買賣,又不能去當官,只能過著遊蕩的生活。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常借故到別人家裏去吃飯。他的母親不久也去世了。
母親死後,韓信更是遊手好閑,四處遊蕩。有個亭長與他有過往來,他便常常到這個亭長家裏去吃飯。亭長的妻子見他常來白吃很不高興。
有壹次她故意壹清早便燒好了飯,早早就吃完了,韓信來了好長時間也不見亭長家吃飯,知道人家不願留自己吃飯,就憤然離去,發誓再也不去亭長家了。
他時常要餓著肚子,為了能填飽肚子,他常常到淮陰城下的河邊去釣魚。河邊有幾個老婆婆常在那裏洗衣服,日子久了,其中壹個看韓信落魄無聊,很同情他,壹次家人送來午飯,她分壹點給韓信吃,韓信饑不擇食,狼吞咽地吃了起來。從此,那洗衣婆每次都分給韓信吃。
壹次,韓信吃過分來的飯後,向洗衣婆深深施了壹禮,激動地說:“承老大娘這般厚待,我永生難忘,將來我得了誌,會報答您老人家的!”
洗衣婆聽了,責怪韓信說:“男子漢大丈夫說這種話幹什麽!我看妳相貌堂堂,好壹個王孫公子,不忍妳挨餓,才給妳吃點飯,哪裏想到要妳報答!”說罷,拿了洗好的衣服離去。
望著老婆婆的背影,韓信暗下決心,有朝壹日發跡了,壹定要實現今天的諾言,重重報答這位老人家。
後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洗衣婆的恩惠,便命從人把她從淮陰請來,當面向她致謝,並贈給她黃金壹千兩以答謝她。接著,他又派人把那個亭長找來只賞給他壹百小錢,並說“妳是個小人,沒將好事做到底。”
這個成語故事是說,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壹點點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