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誰收集整理的?
《詩經》的收集與整理——《采詩》、《獻詩》、《刪詩》在《詩經》的編纂上,研究者們總是不可避免地遇到這樣壹個問題:這麽多的詩人,這麽長的時間,這麽廣闊的地域,是如何把這些詩歌匯集在壹起的?又是誰把它們匯編在壹起,傳給了後代?因此,在《詩經》研究史上,出現了“采詩”、“獻詩”、“刪詩”等理論,試圖對上述問題給出壹個明確的答案。《集詩》說漢代的書裏有很多記載。《漢書·食糧史》記載:“孟春三月,群居之人散,行人搖木鐸,倚路采詩,獻壹臺石,比其氣質更為皇帝所知。”意思是,春天來了,人們出門到田裏種田,就有被稱為“行人”的采詩人在路上巡邏,敲著木羽毛球,收集他們在種田時唱的歌。然後把收集的詩獻給音樂大師,音樂大師配上旋律唱給皇帝聽。《春秋公羊傳》的註釋者何修提出了壹個新的說法:《公羊傳》宣十五年:“壹句臺詞,壹個動作,都是怎麽唱的”。註:“男女有怨,所以歌唱,饑者唱其食,勞者唱其事。男六十歲,女五十歲,無子女,官賜衣食,使其在民間求詩,遷故鄉於市,遷市於國,國為天子所知。故王足不出戶,知天下壹切苦,足不出廳,知天下壹切地。”(《公羊傳》卷十六)即男子年滿六十歲,女子年滿五十歲,無子女照顧者,政府給其衣食,並請其在民間采詩。詩從鄉、縣、市、縣壹級傳下來,最後奏到天子。班固和何修肯定都挑過詩,只是說挑詩人不壹樣。他們對詩集如此專壹,可能是基於傳說,也可能是基於古代的信息。但後來人們在先秦時期的書籍中找不到詩人的活動記錄,所以都對他們的說法表示懷疑。我們認為應該有詩集。當時的民歌都是口頭文學,沒有貴族文人的作品發表的地方。如果沒有人收集它們,它們就不會被集中。根據古代歷史學家的研究,詩集是氏族社會的遺產。在國家制度形成之前,氏族或氏族聯盟的首領需要從民歌中聽取氏族對公共事務的意見,收集民歌是民主的補充手段。周代統治者繼承了這壹制度,出現了詩吏或“采詩察民風”的人。收集來的詩歌在傳到皇帝耳朵裏之前必須由樂師演唱,這樣詩歌就集中到了樂官手裏。《獻詩》說的是周朝時,官員、官吏為了贊美美或諷刺而獻詩、作詩。《國語·諫讒》:“故皇聽政,使官臣獻詩、歌、書、師言、賦、誦”。在劉的《詩品》中說:“凡在列獻詩者,故不取之。風聽著城市裏的流言,把外衣和流言區分開來...“都說天子聽政,要求朝中大小官員獻詩諷刺。在《左傳·召公十二年》中,也有壹首詩的故事:從前,周穆王想環遊世界,讓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有他的車轍。於是祭祀公求父寫了壹首《祈求召》的詩,勸阻了旺姆,後者接受了他的建議,沒有因為出行而惹禍上身,最後安然死在宮中。從三百首詩的實際情況來看,“獻詩”這個東西確實存在。此外,各國諸侯也要向周獻上自己的歌謠。”《禮記·王制》說:“皇帝每五年巡視壹次,而...命令偉大的老師陳石觀察民風。”(見《禮記註》卷十壹)這種“陳石”實際上是壹種祭詩形式。官官獻詩既有自己創作的,也有收藏的。根據“刪詩”理論,有許多詩歌被收集和呈現。誰從眾多作品中選了300首詩編成壹本書?這個問題最早是漢代的司馬遷提出來的,他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古詩詞三千多首,孔子,可以去重,用之於禮義。.....350首,都是孔夫子唱的,為的是把武聲和雅音結合起來。"東漢王充《論真理的天平》:"舊日詩經數千卷,孔子刪其復,然有三百五十卷"。這意味著孔子在禮義的基礎上從三千多首古詩中選取了305首,其他重復的、不符合禮義的都被刪除了。這就是影響後世的著名的孔子“刪詩”論。雖然很多學者尊重並相信這種說法,但也有很多學者對此表示懷疑。其中以朱、葉適、朱彜尊、、方雨潤、魏源等人最為著名。他們提出了許多反對“刪詩”論的理由,其中以下幾點比較有說服力:第壹,孔子本人及其弟子從來沒有說過“刪詩”的話。先秦文獻中引用的壹首詩,壹般都在現存《詩經》的範圍之內,在此之外的所謂“逸詩”很少。如果孔子之前有三千多首詩,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而且,在《論語》中,他只談義與樂,而孔子也多次提到“詩三百”(鄭偉、魯茲等。),證明孔子看過三百多首詩,和現在看到的差不多。第二,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王季劄去魯國看時,魯國樂師所唱的《郭峰》、《雅》、《頌》十五部,與現在的《詩經》壹模壹樣。這個時候孔子還不到十歲(八歲左右),所以不可能刪《詩經》。可見在孔子之前,300首詩已經定型。第三,根據《論語》等書的記載,孔子嚴格遵守“禮義”原則,多次對鄭和魏表示厭惡,要廢除這兩種音樂歌曲。孔子曾批判“之淫”、“之雅樂之亂”,主張“放過”,但《詩經》三百卷中至今仍保存著鄭、魏的風貌。孔子刪詩,肯定會刪。可見,說《詩經》是他編輯的,並不可信。最重要的是,《詩經》應該是在孔子出生之前編纂的,大約是公元前六世紀。只是孔子確實在《詩經》上下了不少功夫。孔子在《論語》中說:“我自回山東,而後樂而雅。“前面引述的史記中的話也是這麽說的。這說明,在孔子時代,《詩經》的音樂已經失傳、紊亂,孔子對其進行了修正,使之符合古代音樂的原始狀態。他還用《詩經》教育學生,經常和他們討論《詩經》,玩歌舞(見《論語》《墨子·非儒》)。孔子還提出了“詩不離誌”、“樂不離情”、“文不離言”三個原則。這些都對《詩經》的傳播、學習和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孔子刪詩不可信,但孔子的“正樂”是真的。《樂正》的目的是維護周代的禮樂制度,這是保守的,但對保存這部詩集的貢獻應該肯定。第四,當時全國能掌握這麽多詩詞的,只有周大師。壹方面,周大師用詩教貴族子弟學習;壹方面,選出壹定數量的詩歌,發表給執政者學習,準備用於外交場合“言誌”。孔子當時就很沮喪。”《如果妳是壹只迷途的狗》他能掌握這麽多詩嗎?即使妳能掌握並刪除那首詩,妳能讓天下所有的學者都相信他嗎?以上四點是比較有力的理由,所以相信的人很多。不相信“刪詩”的現代人已經占了大多數。然而《詩經》畢竟是經過壹番編輯加工才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從各個時期各個地區收集的音樂歌曲,壹般認為保存在周王室的音樂官——太師。他們顯然對那些面目各異的作品進行了加工、剔除、修改,最後得到國王的批準,在全國範圍內發行。所以現存《詩經》的語言形式基本都是四字格,用韻系統和用韻規律基本壹致,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作品中都出現了壹些套句(如《別家之子》、《王石秘》)。古代交通不便,語言不同,各種時代各地區的歌謠如果沒有經過加工整理,是不可能發生的。可以認為,官方制作音樂歌曲,收集整理民間音樂歌曲,是周朝的文化事業之壹,在《詩經》時代是不斷進行的。但是誰是編輯呢?根據現有的資料,目前學者推測是音樂家作曲,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比較大。因為當時的諸侯國和朝廷的太師、樂師都是詩歌的保存者,他們有條件編選。同時,他們也是詩歌的作曲家和歌手。從不同地方收集或呈現的詩歌,往往形式、文字、聲音都不壹樣,要經過樂師的加工整理,對於不懂音樂規律的人來說很難。在孔子之前,沒有私學,也就是所謂的“學在官”時代。老師往往是音樂家。出於教學的需要,他們編輯壹本選集是很自然的。貴族子弟學300首左右的詩,做官後大概就夠了。同時,由於宴席《浮士德》是由官員下令樂師演唱的,樂師也需要壹個相對固定的劇本才能唱好,這樣才能做到對點演唱。因此,可以說《詩品》不僅是樂官編寫的教材,也是個人使用的節目單和音樂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