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懷念父親

懷念父親

? _繡嶺_西安

父親,劉承平,曾是商洛學院中文系教師。他執教42年,把畢生精力奉獻給黨的教育事業。父親離開我們二十七個春秋,可我仍常夢見父親,音容笑貌宛在,他永遠活在我的心裏。

父親幼年喪母,青少年卻品學兼優。194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西北大學,學習中國文學專業。讀大學二年級時,卻因出身地主家庭,不能享受公費,又恰遇繼母分家。他與奶奶另居,生話十分困難。孀居的曾祖母沒有支付學費能力,父親只好大學肄業,在家務農。

1950年,柞水縣中學成立。柞水縣的第壹任縣長聞知父親境況(當時,柞水唯壹的大學生卻埋沒於鄉間)。於是,縣長登門聘請我父親為柞水中學教師。

父親曾先後工作、任教於柞水縣中學、洛南縣中學、商洛師範學校、柞水鳳鎮中學、柞水縣教育局教研室、商洛師專、商洛學院。曾參加過幹部下鄉勞動,在鳳鎮肖臺黨臺鍛煉了壹年。

父親壹生從事崇高的教育工作。他熱愛教育,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育桃李,得意門生滿商洛。父親有許多學生是商洛地區的優秀教師和中學的校長。如,原商洛學院校長張興華讀高中時,就是父親的得意門生。他後來又是父親的校領導。此外,父親有好多學生是商洛各級行政部門的領導,如縣長、縣委書記、縣人大主任、鄉、鎮長等等。

父親,1951年調往洛南縣中學,在那裏任教十四年,多年擔任高中畢業班的語文教學。父親任課班級每年高考,語文成績都很優秀,升學率較高。父親被公認為洛南中學語文權威、優秀教師。

1964年,父親被調往商洛師範學校。擔任語文教學並負責學校的語文教研工作。

八十年代初,成立了商洛師範專科學校,父親就進入商洛師專任教,並擔任中文科、中文系的文學課和古代漢語課的教學,長期兼任中文科、中文系的副科長、副系主任。他主持決策中文系工作20多年。1982年,父親成為商洛師院最早的講師。1987年父親成為學院的首批副教授。

父親學問精深,博學卓識;治學嚴謹,壹絲不茍;深入鉆研教材,常備課至深夜。父親常寒、暑假在家備好壹個學期的課程,寫好教案。父親講課卻不照本宣科,不看教案,因為,他把講授的內容熟記於心,所以,講課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深入淺出,言簡意賅,沒有廢話;條理清晰,有吸引力,有趣味性。父親經常批改作文至深夜。父親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為子女樹立榜樣。

壹位大專函授的學生回憶父親講課情景:“我在函大學習時,最難忘的是劉承平老師的壹節文學課。那節課,劉老師講授漢魏六朝詩作,壹節課他充滿激情,充滿感染力。講到回文詩時,他順手在黑板上寫下壹段回文詩。當時我想,壹般老師是不會把回文詩當回事的。然而,劉老師卻寫出例子,並鄭重其事地講解。他的教學態度是那麽認真、嚴謹,工作熱情是如此高漲,工作態度嚴謹,壹絲不茍的精神,使我至今難忘!”

父親重視教研教改,倡導教書與育人並重,德育與智育並重,言教與身教並重的教育理念。他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智力的開發,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原則。

父親重視青年教師培養,他經常幫忙青年教師備課,聽青年教師講課,並給予指導與肯定。常有中、青年教師來家裏向父親請教學問。父親樂於幫助他們,研討學問,答疑解惑。老教師稱贊父親是“商洛的活字典”。

父親熱愛學生,樂為人師。家裏常有上門求學者。對於好學者,父親總是有求必應、孜孜不倦、耐心細致地講授輔導,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有位身體癱瘓的電大學員石惠英,曾常由丈夫推輪椅來我家求教,請父親為她輔導課程。她身殘誌堅、勤奮好學精神感動了父親。後來,父親帶病,每周末由母親陪同,步行二三裏路,上門為她輔導課程壹次。有壹次,我回家了,我就陪父親去給石惠英輔導課程了。石惠英感激地對我說:“劉老師患有重病,還經常跑遠路來給我義務輔導,壹講就是幾小時,我非常感動!”她說著流出了感激的熱淚。

父親安慰說:“我雖然有病,還能行走,妳行動不便,出門很費力。我很高興盡微薄之力,幫妳解決學習困難”。

父親日記中曾寫到:“教師就是將生命轉化為後代人的聰明才智,轉化的愈多,生命價值愈大。”父親就是不斷把生命轉化成後人的聰明才智的。他如同蠟燭,燃燒完自己,照亮了後人,父親生命是有價值的!

父親的工作常受到各級教育部門表彰。任教40多年中,父親經多次被評為各級優秀工作者和模範教師。僅1978至1987年,在商洛師專任教的九年間,就有七年被評為地、縣級和學校的模範教師和優秀工作者。其中,三年被評為地市級先進、模範教師。人們稱父親是“商洛教育界的楷模"。

父親曾經是商洛地區教育理事會成員。

退休後,商洛學院古代漢語老師缺乏,父親接受學院返聘,繼續擔任中文系古代漢語教學和顧問。

父親幾十年來是民主人士。1982年當選商縣政治協商會委員。

1983年父親當選陜西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4月27,在西安市參加了陜西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壹次會議。 在擔任省六屆人大代表的六年中,父親多次視察商洛地區工農業生產,特別是教育工作,並及時向省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呼籲各級教育部門,解決山區教育存在的壹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山區中、小學和幼兒教育問題、提高和解決中、小學教師待遇、尤其是民辦教師工作及待遇問題。他的提議,引起各級教育部門的重視。1984年,商洛地區出臺的為教師辦的十件好事,其中就有幾項,就是父親提議的,解決了山區教育的實際問題,為廣大教師辦了實事,極大的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父親讀大學時,正值西安率先解放。他積極接受黨的教育,思想進步。1948年,就讀西北大學的父親,寫信給家裏,要求祖父將自己的全部土地及部分財產上交農會。祖父聽取了他的建議,成為壹位開明地主。

父親青年時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由於家庭成分高,父親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漫長考驗。 1984年,父親終於加入了中國***產黨。父親十分珍惜黨員稱號,病危時,他鄭重其事地告訴兒女:“我是1984年10月25 日,加入中國***產黨的!中國***產黨英明、偉大,妳們都要熱愛黨,聽黨的話!”。父親把加入黨組織,當作人生的壹件大事!父親臨終前,不忘教育子女熱愛中國***產黨。

1985年至1986年7月,父親與牛樹林老師***同接受商縣地方誌辦公室邀請,欣然接受特殊、復雜而艱巨的《康熙續修商誌註》的編寫任務。這是對文言地方誌《康熙續修商誌》的校註本編撰。

《康熙續修商誌》,是清朝王廷伊所著的商縣誌書。此書已在商洛和陜西遺失。全國僅上海圖書館有《康熙續修商誌》壹書,已是孤本。

這本誌書,上海圖書館只可借閱不可借出。 商縣地方誌辦公室派工作人員,前往上海借閱,並用相機對孤本頁面進行拍照,帶回了近千張膠片。

縣誌辦公室把膠片作為恢復原著依據,把壹堆雜亂無序膠片,交給我父親和牛老師去完成恢復原著的工作。這堆膠片有很多缺頁,就是有漏拍。缺頁需要增補。還有許多膠片空白或字跡模糊不清,需要分辨修補,任務艱巨,工作量很大。

不僅要修補、恢復原著的編撰,他們還要為原著編寫、增添註釋(原文為文言,要增加註釋)、給原著斷句,添加標點符號,使原著更加完善易讀。這就是壹部《康熙續修商誌》的校註本《康熙續修商誌註》。

在編寫過程中,對殘缺的頁面、不清晰的內容,需查找古籍,或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古跡、地理及人文歷史變遷。他們手工書寫了21萬7千余字。父親負責完成該書的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和第十卷(***五卷)的編輯。其余五卷,第壹、六、七、八、九卷是牛樹林老師編寫的。他們夜以繼日,用近壹年時間寫作,才完成了這艱巨而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工作。他們為商洛,為商州縣誌填補了誌書空白。為恢復遺失的珍貴地方誌著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編寫這部誌註,正值父親化療期間,在輸液間隙,父親以頑強毅力征服病魔和化療帶來的痛苦,以淵博深厚的古代漢語知識和拼搏精神,在病床上進行編寫。這種忘我精神,是我們的榜樣。

1978年,教科書缺乏,父親為學校組織教材的編寫。父親主編了教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他對教材所選的古代文學作品,篇篇作註、有簡析、有譯文。這本教材成為當時商洛、漢中、榆林等地師範院校的使用教材。

父親經常撰寫教學論文。如《關於文言虛詞使用規律》、《談轉註》、《古代漢語動賓結構的多義性》等等。

父親在患病期間,撰寫壹部近四萬字的中篇小說《林海軼事》,未修改完畢,父親就與世長辭了。

父親還是《紅樓夢》愛好者。撰寫過很多紅學研究論文。

1984年,父親患胃癌做了切除手術。出院僅壹周,他重返講臺。領導勸阻他在家修養壹段時間。父親感慨地說:“我是活第二世人了,是黨和人民給我了第二次生命。我就應該為黨多做壹些工作!”,父親堅持帶病上課。1992年,父親胃癌肝轉移,病情惡化,他才離開三尺講臺。他頑強與病魔抗爭,帶病工作了八年,他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身為副教授,父親壹生卻家貧如洗。他寧肯過清貧生活,卻不利用職權,為自己謀取任何好處,總帶頭響應不利於個人的政策。

單位有什麽活動,對職工不利的事,父親總是帶頭響應。有好事呢,父親不是攬給自己,而總是推讓給同事。

例如,1958年國家號召家屬下放居民戶口,下鄉務農。父親帶頭響應,踴躍報名參加了首批家屬下放農村。母親和孩子回鄉下務農,使我們全家歷經了幾十年困苦。

再以提升工資為例,過去調升工資指標總是很少,盡管,校領導提出優先我父親,但父親幾次都把調資指標推讓給別的同事。他退休時,月薪才165元。我們說父親很傻!父親說:“小孩子懂啥?我是系領導,應該發揚風格!”

因為工作,父親經歷了許多艱苦。1958年響應國家號召,父親踴躍報名將家屬戶口下放農村。母親和孩子回鄉下務農。以後,只寒暑假他才可回老家看望孩子們。那時不通車,完全是步行,單程都需走路兩三天。他千裏迢迢步行回家,歷盡辛苦。他每次到家都拄著木棍,壹走壹瘸,雙腳磨出好多大水泡,母親用針挑破水泡,我看得十分疼心。

1979年春節,父親由商州回柞水,大年夜還步行在途中。在離家三十多裏的村子,正值吃年夜飯的時候。遇見熟人萬醫生,見我父親離家還遠,懇請他去家吃了年夜飯。父親不肯留宿,堅持摸黑回家。他卻是大年初壹的淩晨4點多,才回到家裏。原來,父親爬山抄近路回家。誰知大年夜,沒有月光,山上漆黑壹片。父親看不清山路,在高山上迷失方向,山上沒人家,無人問路,他黑摸找不到歸路。天亮時分,才找到回家的路。父親敘說,讓我十分心酸。母親哽咽著說:"深更半夜,在山上幸好沒有遇到野獸,否則,家裏人都知道妳是咋回事!",這讓我們感到後怕,我和母親傷心地哭了起來。然而,父親在家僅住了三天,過正月初三,就返回單位去參加教師會了。這樣的辛苦,父親經歷何其多!

父親有八個子女。盡管工作很忙,但他不忘子女教育。我小時候,幾乎每周都收到父親的來信。父親信中鼓勵、教育我們,努力學習,學會做人,學會自理幫助母親幹家務等等。父親寄給我所有書信,至今保存完好。我常翻閱兒時父親的來信,諄諄教誨就回響耳際,猶如父親在遙遠的地方,還惦記著我們。在父親教育影響下,有四個子女選擇了教師職業。孫子輩已有兩位教師。

父親曾經指導我們備課、傳授教學經驗、幫助我克服工作困難。我初任中專語文課教學時,很害怕教古文,把困難告訴父親。暑假裏,父親專程指導我備課。他讓我先熟悉整套教材,了解各章節的內容、重點及聯系,幫我處理教材的難點。他編寫了示範教案,讓我模仿。我闖過了教學難關。父親要求我們熱愛教育,認真工作,做合格教師;要求我們愛學生;教導我們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文化素養;要言行壹致,為人師表……。這些教導我們將永遠銘記於心。

父親離逝,他好友原商洛師院牛樹林教授這樣評價:“砥礪治學,皓首窮經。仰之彌高,精益求精。通諳古典,執教杏壇。諄諄不倦,化育群賢。譽滿商洛,口碑載德。廉潔正直,高風亮節。白粉壹手,清風兩掖。與之交往,信義忠厚。誠以待人,鄙薄權術。積勞成疾,不泯壯心。抱病登臺,氣魄淩雲。”這是對我父親壹生的概括!

父親辛勤執教,為社會進步,文明傳承,做出了貢獻。 父親是兒女的楷模,是兒女的驕傲! 我們永遠緬懷父親,父親精神千古!

作者簡介:

劉靈秀,女,網名,繡嶺。1952年生於教師家庭。曾是西安航天工業學校語文高級講師。退休後喜歡寫作,先後在、報刊與多家公眾平臺發表文章,近三百篇,***計39萬字。2020年出書《秀嶺走筆》。文章贊美山水,描繪自然風光;懷念祖輩,熱愛故鄉;贊揚勤勞、褒揚善良;記錄經歷,精彩生活。

微信號 繡嶺xiu5279

郵箱:2230237872@qq.COm

? 長女

201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