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明確指出灸療補瀉。如《靈樞·背腧》篇說:“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黃帝內經太素》謂“傳”字作“傅”,楊上善註解說:“吹令熱入以攻其病.故日瀉也。 傅音付.以手擁傅其艾吹之,使火氣不散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遺雜論》說“灸火有補火瀉火。若補火,艾火黃至肉;若瀉火,不要至肉,便掃除之。”朱氏發揮了《黃帝內經》灸療補瀉的要領。明代李梃在《醫學入門》說“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之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李氏不僅對灸治的適應範圍和灸治機理作了較詳細的闡述,而且明確指出灸療適用於寒熱虛實之證。清《神灸經綸》言:“灸者溫暖經絡宜通氣血,使逆者得順,滯者得行……”作了進壹步補充。綜觀以上記載可見,灸療補瀉起源於《黃帝內經》,後經歷代醫家的臨床發揮,內容更加完備。
古代醫家不僅從理論上進行闡述,而且也積累了這方面相當的經驗。例舉如下。
補法:《類經圖翼》介紹灸中脘,氣海以治“脫血色白,脈濡細,手足厥冷……其效如神。”《古今醫統大全》中言:“中寒,陰寒厥冷脈絕欲死者,宜灸之.氣海、神門、丹田、關元,宜灸百壯。”《針灸易學》:“血崩漏下,中極、子宮灸”。
瀉法:《備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腫、附骨腫、癰疽、節腫、皮遊毒熱腫,此等諸疾,但初覺有異,即急灸之立愈。”《丹溪心法》灸治熱病可令“火以暢達,拔引熱毒。”為“從治之意也”,根據火性就燥,同氣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氣,發達透泄,引熱外解,是灸治實熱閉郁之急重癥的關鍵。《醫學人門》曰:“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壽世保元》治腹中有積,大便閉塞,心痛諸痛“以巴豆肉搗為餅,填臍中,灸三壯。”等。
對於灸瀉的機理,歷代醫學家亦作了不少闡述,如金·劉河間闡發火熱病機,創火熱論,他對外科陽證認為“瘡瘍者,火之屬”,治之“當外灸之,引邪氣出而方止”。吳亦鼎在《神灸經綸·外科證略》中說:“凡瘡瘍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療,大能破結化堅;引毒外出,移深就淺,功效勝於藥力”。這都說明外科陽證可用灸療,灸後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淺,破結化堅,疏通經絡,調和營衛,故瘡病可愈。在熱證方面用灸療,朱丹溪認為此灸可使“火以暢達,拔引熱毒,此從治之意”也。他用灸治陰虛證,認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補陽,陽生陰長故也”。他已把灸治熱證上升到理性認識。明·王石山認為“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以上這些理論對我們的臨床仍然有壹定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