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人只有幾個村講閩南話,而且會閩南話的人壹定會講平潭話!
我們發音規律是以鼻音為主(關鍵)
,h和f不分,沒有l只有n!!!
回復樓下的兄弟,平潭人和福州人沒有什麽關系,平潭人90%以上是福清搬過來的,平潭話和福清話是壹樣的。我們寧願說自己是福清人,也不說自己是福州的。謝謝,至少我和我的朋友是這麽認為的 。
閩 方 言
又稱閩語,俗稱"福佬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復雜,內部分歧最大的壹個方言。
通行地域 閩方言主要通行於福建、廣東、臺灣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廣西、江蘇三省的個別地區。使用人口約4000萬。具體地點如下: 福建省的54個縣市:福州、閩侯、長樂、福清、平潭、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古田、屏南、寧德、霞浦、周寧、壽寧、福安、柘榮、福鼎、莆田、仙遊、廈門、金門、泉州、晉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龍海、長泰、華安、南靖、平和、漳浦、雲霄、東山、詔安、龍巖、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縣、建甌、南平(城關除外)、建陽、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上地區約占全省面積的3/4。
廣東省東部的12個縣市:汕頭、潮州、澄海、饒平、南澳、揭陽、揭西、普寧、惠來、潮陽、陸豐、海豐等,以及惠東、豐順、大埔等縣的壹部分;海南島的14個縣市:海口、瓊山、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三亞、崖縣、瓊中、屯昌、定安、澄邁、昌江、東方(少數民族地區除外);雷州半島的5個縣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聞。此外,主要通行粵方言的中山市和陽江、電白等縣也有部分區、鄉說閩方言。以上地區約占全省面積的1/3。
臺灣省的21個縣市中,除約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區說高山語,臺北、彰化之間的中壢、竹東、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東、高雄等縣市,以及東部花蓮、臺東的部分地區通行客家方言外,其余各地的漢族居民都說閩方言,約占全省人口的3/4以上。 浙江省南部泰順、蒼南、洞頭、玉環等縣的大部分和平陽縣西部的少數地區,以及舟山群島普陀、嵊泗縣的壹部分地區也說閩方言。
以上總計通行閩方言的縣市約有 120 個以上。此外,江西省東北角的玉山、鉛山、上饒、廣豐等縣的少數地方,廣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縣的少數地方,江蘇省宜興、溧陽等縣的少數地方,也有人說閩方言。散居南洋群島、中南半島的華僑和華裔中,數百萬人祖祖輩輩也以閩方言作為"母語"。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國的華裔社區中,閩方言也是主要的社會交際語之壹。
分區 閩方言按其語言特點大致分為5個方言片:閩南方言、閩東方言、閩北方言、閩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閩南方言 是閩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範圍最廣的壹片。包括福建省內以廈門、漳州、泉州三市為中心的24個縣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閩方言,基本上也屬於閩南方言 。閩南方言以廈門話為代表, 潮州話、文昌話也分別在廣東東部和海南島有較大的影響。
閩東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包括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下遊地區和以福安為中心的山區,***18個縣市,以福州話為代表。
閩北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北部建甌、建陽、南平(鄉區)、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建甌話為代表。
閩中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縣,以永安話為代表。 莆仙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沿海的莆田、仙遊,以莆田話為代表。
主要語言特征 語音方面 ①聲母:各地閩方言的聲母比較壹致,大都只有15個,稱為"十五音"系統。不少聲母保留了上古漢語的特點:
a.沒有唇齒聲母f,古非敷奉聲母字口語中壹部分讀為p-、讀書音則為h-(或x-),即所謂"輕唇歸重唇"。
b.古知徹澄聲母字,多讀t-、即所謂"舌上歸舌頭"。
c.古全濁聲母並奉定從澄群字多讀為不送氣清音聲母,少數讀為送氣的也很壹致。
d.古匣母部分字閩方言口語讀為k-或零聲母。
e.古照組聲母字與古精組字混讀。
②韻母:閩方言各地在韻母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主要表現為:
a.閩方言的韻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韻尾和塞聲韻尾。其中閩南方言保留較為完整,閩東方言、莆仙方言保留較少,閩北方言和閩中方言則幾乎已無塞聲尾韻而只有鼻音尾韻了。
b.閩方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文、白異讀現象,閩南方言特別突出,幾乎文、白兩讀各成系統。
c.閩方言不少地區(尤其是閩南方言)有豐富的鼻化韻。
d.閩方言不少地區沒有撮口呼韻母。如閩南方言中的廈門、潮州、臺北等地都沒有y-韻。
e.閩方言中部分地區存在著"雙韻尾"的現象,主要表現在閩東、閩北、閩中三個方言區。
③聲調:閩方言各地都有入聲調,聲調數目6~8個,以7個為多見。閩南方言的潮州話有八聲:平、上、去、入各分陰、陽;閩北建甌話、閩中永安話都只有六聲:閩北是平、上不分陰陽,而去、入分陰陽;閩中是平、上分陰陽而去、入不分陰陽。七個聲調的地方遍布閩南方言的廈門、臺北、海南、浙南等地和莆仙方言的莆田、仙遊,以及閩東方言的福州、福安等地。閩方言中還普遍存在著復雜的音變現象,其中閩南方言、閩中方言有相當整齊的連讀變調規律,閩東方言、莆仙方言在連讀時音變涉及聲母、韻母的變化。表以潮州話兩字組的連 讀變調為例。
詞匯方面 閩方言有壹大批屬於本方言區常見而其他方言少見的方言詞。這些方言詞有兩個特點:壹是繼承古代的語詞多,二是單音節詞多。例如 "卵"(蛋)。"目"(眼睛)、"塗"(泥土)、"曝"(曬)、"拍"(打)等等,都可以從古籍中找到出處,也都是單音節詞。此外,也有壹部分閩方言詞借自外語。這些外來詞大都借自印度尼西亞-馬來語,形成了閩方言詞匯中的獨特色彩,例如廈門話"雪文"(肥皂)來自sabon,"道郎"(幫助)來自tolong,"洞葛"(手杖)來自tongkat,"斟"(接吻)來自chium。也有壹些來歷不易判明的方言詞,例如"揚"(抽打)等。
在閩方言的五個片中,有許多方言詞是各片***有的, 但也有不少方言詞只存在於某壹些地方。大致說來,在五個閩方言片中,閩東、閩南、莆仙三個沿海片詞匯上比較壹致,而閩北、閩中兩個片,則有不少和閩東、閩南、莆仙不壹樣的語詞。
語法方面
①名詞附加成分的運用。
②人稱代詞單復數的運用。
③數詞"壹"和指示詞"這"、"那"的省略。量詞前面的數詞"壹"或指示代詞"這"、("那")在閩方言中往往可以省略,量詞直接與名詞組合。例如潮州話:"張畫雅絕" (這張畫很漂亮),"只雞肥死"(這只雞很肥)。與此相關,指示代詞"這"、"那"不能直接修飾名詞,如普通話"這人很好"在閩方言說成"只個人很好",不能說"只人很好";同樣,"這書"也只能說"只本書",不能說"只書"。
④"形容詞-量詞-名詞的結構形式在閩方言各地普遍存在,但能和量詞直接組合的形容詞不多,最常用的是"大"和"細"(小)。例如廈門話"大只牛"、"細泡燈"等。
⑤動詞"有" 的特殊用法。閩方言動詞"有" 的用法很多,其中之壹是放在動詞的前面,表示完成時態。例如:福州話"我有收著汝個批"(我收到了妳的信),廈門話"伊有食我無食"(他吃了我沒吃),臺北話:"我有買"(我買了),潮州話"妳有睇電影阿無?"(妳看了電影沒有)。
⑥賓語提前的現象比較常見。 如"蘋果買兩斤"(買兩斤蘋果)的說法就很普遍。普通話 "主語-動詞-賓語"的句式在閩方言中常加上壹個介詞"***"(或"甲"),並把賓語提到動詞前面,例如"我***汝講"(我告訴妳)。
⑦動詞"去"常用作補語,表示動作行為已成為結果,相當於"已經"的意思,例如"飛去了"(已經飛了),"死去了"(已經死了),"碗破去了"(碗已經破了)。
⑧特殊的比較方式。閩方言的比較句有特別的結構,福建、臺灣的閩方言多用"甲-較-形容詞-乙"表示,如廈門話"伊較懸(高)我",臺北話"高雄較大新竹"。 也有簡單壹點的表達方式:"甲-形容詞-乙",如福州話"伊懸(高)我"。廣東省內的閩方言(潮州話、海南話)比較的方式略有不同:"甲-形容詞-過-乙"如潮州話:"牛大過豬"。閩方言的等式比較,常用形容詞"平"的重疊來表示"壹樣",如"我***伊平平懸"(我跟他壹樣高)。
⑨"把"字句的表達方式。 閩方言"把"字句的表達方式是把賓語提到最前面,後面跟壹個"甲伊"(把它)即:"賓語-甲伊-動詞",閩南方言片各地普遍通行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