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四川重慶保存的1364年前的手工竹紙。

四川重慶保存的1364年前的手工竹紙。

清末,西方機制紙大量湧入中國,手工竹紙逐漸衰落。但抗戰時期,進口物資受阻,手工紙的生產高峰再次出現。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促進了四川夾江竹紙的繁榮和改革,生產出了優秀的書畫仿宣紙。

在四川夾江紙博物館,有壹塊紀念清道光十九年(1839)蔡倫的石碑。《碑序》記載了當時的造紙過程,非常簡潔:“斬其麻,去其青,染其灰,火煮,水洗,臼搗,簾抄,墻刷。”它類似於天工吳凱中描述的熟料過程。

抗日戰爭爆發,安徽淪陷,聚集在首都重慶的知識分子切斷了宣紙的來源,被迫改用夾江竹紙。普通人寫出來也沒什麽。對於習慣了高檔書畫紙的張大千來說,張力和白度不足的竹紙嚴重影響了他的創作。不得已,他親自到夾江馬村鄉了解夾江紙的原料和生產工藝,並加以改進。

張大千對夾江馬村的竹紙做了兩大改變:壹是在純竹漿中加入麻纖維,提高紙張的抗張強度和韌性;二是改變傳統的自然漂白方法,采用英國、德國等國進口的漂白粉,增加紙張白度。改良後的夾江書畫紙具有“肌細、油嫩、鐵板(軟韌)、白、手工(全選)”五大特點。張大千將其命名為蜀劍。夾江書畫紙壹炮而紅,風靡抗戰大後方書畫界,取代宣紙。夾江縣政府為了紀念張大千,將這張紙命名為1983大千書畫紙。時至今日,夾江書畫紙依然是唯壹能對景賢宣紙構成威脅的竹紙——雖然不純。因為加入了麻纖維,夾江書畫紙命名為混合紙更為貼切;因為使用了漂白劑和機器打漿,所以不是手工紙,而是半機制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