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國遠古神話
神話,是什麽呢?它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造。神話並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於遠古時代生產力的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自然現象和原始社會文化生活的起源和變化,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神話創作與遠古人民爭取生存、向自然力抗爭的活動緊密結合在壹起,與遠古的生活和歷史有密切關系,往往表現了遠古人民對自然力的抗爭和對提高人類自身能力的渴望。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話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壹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神話產生於原始氏族社會,並伴隨漫長的歷史進程,不斷創造和發展。新石器中晚期,以母系氏族公社發展到全盛時期,出現了不少女性神話人物,如女媧、西王母等。父系氏族社會建立以後,原始神話中又出現了男性神話人物形象,而在許多神話人物之間,也便相應地出現了輩分和譜系,輩分和譜系的出現為其後的神話系統的出現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基礎。
神話中充滿了神奇的幻想,它把遠古人民的認識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了壹層奇異的色彩。神話中的人物形象,也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據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產狀況和對自然力的理解與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來的,也為以後的神話小說的創作開了壹個好頭。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神話中的主人公(神)盡管常常是人間奇跡的創造者,但他們也常常遇到挫折和厄運。如《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在孫悟空和西方如來鬥法的時候,如來說過這樣壹句話:“……他(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歷了壹千五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如來所說的這些,正表明了玉皇大帝雖然是天上的統治者,但他也是遭受了很多的磨難的。因此,這壹點反映了神話幻想的現實制約性,有種先苦後甜的思想在其中。
原始神話是人類童年時期特有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原始人對自然和社會的壹種認識形式。它反映了人類早期的思維活動。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和人類智力的高度發展,原始神話壹般不再產生,而是產生了壹些以神話為依托和表現形式的文學作品。
早在公元前的先秦古籍中,如《山海經》《左傳》《國語》《楚辭》以及《呂氏春秋》等,就已經記載了許多的神話。到了漢代、三國時期,《淮南子》《史記》《漢書》《吳越春秋》等,以及魏晉六朝的《搜神記》《述異記》等書中也都有許多古典神話的記錄。而在這些中間,《山海經》保存的神話最為豐富,而且接近古代神話的原貌。
中國古代神話,源遠流長,不僅記載早,品類多,而且不少古老的神話至今依然在民間口頭上流傳,特別是在中原地區,中國遠古壹些著名的神話,如關於大禹、黃帝(軒轅帝)、女媧、伏羲、盤古、誇父等神話,大多仍以口頭形式流傳於河南等地區。還有關於舜、蚩尤、後羿、啟的神話,今仍在河南、河北以及南方壹些省份流傳著。由於流傳時間久遠,這些神話與古文獻上記錄的,在具體情節上有所不同,出現許多變異。這些現在仍流傳不衰的神話,經過演變,自然不同於原始古典神話,但卻可以證明和補助文獻記錄的材料,實有裨於中國神話學的研究,特別是對弄清有關神話發展的古今形態具有重要作用。
二、神話與小說
神話在文學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對中國各種文學創造較早發生影響的壹種體裁。它的題材內容和神化人物對歷代文學創造及民族史詩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響,特別是它豐富的想象和對自然事物形象化的寫作方法,對後世作家的藝術虛構及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淵源關系。它的口頭敘事形式也成為敘事文學體裁如小說等的先河。不少神話直接為作家、藝術家提供了創作題材,其中有些著名神話,還成為人民經常援引的典故。因此有了壹種神話是“小說之祖”的說法,明代胡應麟說:《山海經》是“古今語怪之祖”;又認為同時在神話和巫術氣氛中出現的《汲冢瑣語》“當在《莊》、《列》前。《束皙傳》雲:諸國夢蔔妖怪相書壹蓋今小說之祖”①。
中國神話在對小說的影響過程中,也是壹種歷史化和宗教化的過程。其中的神話人物往往在小說的創作中,會被納入帝王家譜和宗教神譜,如在《西遊記》中,玉皇大帝作為天國的統治者,統治著天上、人間、幽冥的世俗,類似於人間的皇帝;太上老君為道教之祖,在管理上,不隸屬於玉皇大帝,但是,卻和玉皇大帝有密切的關系,互為呼應,充當著國師的角色;而如來等西方諸佛,和朝廷的關系較遠,作為世外高人,有負責在思想上教化眾生的意思。這是壹種以朝廷為核心,輔以佛、道的神仙結構。
三、神話與《西遊記》中的人物形象
(壹)《西遊記》對部分人物形象的再創造
在上面我們說過神話對小說的產生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那麽神話對於我國文學史的神魔小說巨著《西遊記》也產生了壹定的影響。下面就來具體的分析壹下其對於《西遊記》中部分人物創作的影響。
《西遊記》是著名的神魔小說,全書借著西天取經這壹條線串起了大大小小的神話。對於這些神話的處理來看,有的只是略微的提了壹下名字,因為和取經的故事聯系不大或聯系不上,或寫後與取經故事也不協調,因此僅僅是壹帶而過。如第壹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所提到的“感盤古開天,三皇治世,五帝定論,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
再壹種就是原神話中人物雖在書中多次出現,但並不像傳說中或某些文字所描述的那樣,而是有了壹定的變化。如對於西王母的描寫,在《西遊記》中西王母的形象較早期的形象有了極大的改變。早期的西王母是壹位兇狠殘暴、半獸半人的怪神,其原始形象是長著人的面孔、老虎的牙齒、豹子的尾巴,生活環境也是兇險之極,兇險的環境造就出的醜陋兇惡的女神,給人間帶來無盡的災難。自漢代以後,西王母的形象有了很大的變化,而《西遊記》中的西王母是傳乘了這壹變化的。她居住在美麗的瑤池;並在蟠桃園中親手栽種能益壽延年、長生不老的仙桃:三千年壹熟的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六千年壹熟的人吃了夏舉飛升、長生不老,九千年壹熟的人吃了則更是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這些都是受到西王母在漢代的轉型中 所具有的掌握起管理長生不死藥的權利影響的。
而個別的原神話中的某些人物,則根據取經受難的需要,借其姓名進行大肆的渲染,但這些渲染後的神話則不見其他任何文字的記載或口頭流傳,如第九十三回至九十五回所敘述的玉兔變天竺國公主的故事。兔子在《西遊記》之前的壹些神話中只是壹種能搗藥的神兔而已,但是到了《西遊記》裏面卻把它寫得不同凡響,善幻化美女,且有人的七情六欲,“壹怪滿懷情欲喜”。連它的搗藥杵也被帶到了天竺國,成為它的護身武器,並被神乎其神地描寫為“壹體金光和四相,無行瑞氣和三元”的寶貝。
在《西遊記》中還應看到的是,在阻礙唐僧西天取經的眾妖魔鬼怪多是由兇猛野獸變化而成,這是受到了自然界神話的影響。在九九八十壹難中,這些困難的制造者,多數是由野獸變化而來。如第十三回中,唐僧曾遇到過野牛精、熊精以及老虎精,這也就拉開了取經路上要遇到種種妖魔鬼怪的序幕。在這些妖魔鬼怪中,也有些是由別的動物或植物所組成的。如在通天河所遇到的鯉魚精;在荊棘嶺遇到的幾個妖魔,即是由檜樹、柏、松、竹、丹楓等植物變化而成的。這些不同的變化,都與現實有著相似之處,各種猛獸兇殘、吃人,而植物卻又顯得文雅了許多。
(二)神話與《西遊記》中的主要人物
隨著時間的發展和人民審美意識形態的變化,創世神話和自然力神話已經失去了它們的位置,或降低了它們的品位,代之而起的則是描繪鳥獸蟲魚的百物神話。“並且由於受章回小說已有成就和心學、禪學、內丹壹類宗教潮流的啟發,作品增強了對諸神個性及其內在生命力的發掘,從而成了描繪個性神和生命力的神話文化的結構。”②在《西遊記》中作者主要是通過描寫個別的神話人物來進行組織故事情節的,但是對這些個性神的描寫都是圍繞著取經這樣壹個偉大的事業而進行的。
孫悟空,《西遊記》的主要人物形象之壹。書中孫悟空形象的塑造是受到唐代《嶽瀆經》中無支祁的傳說影響的。無支祁的大禹治水時鎮伏的淮河水神,是依附於洪水神話的;而在《西遊記》中,對於大禹治水的故事,僅僅是在東海龍宮能留下壹個“鎮海神珍鐵”而已,並且成為了孫悟空手中的武器。在這裏,遠古時的洪水神話降格處理後歸附於了孫悟空神話之中。另外,孫悟空大鬧天宮以及“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思想,也同***工與顓臾爭帝、刑天與帝爭神的叛逆思想有相通之處,是這些神話在後世的版本。
孫悟空個性中的天國、林野、人間的錯綜,以及神性、獸性、人性的融合,不僅表現在日常行為中,比如他偷吃王母的蟠桃後,變作二尺長的小人兒在枝葉濃密處睡覺,偷老君葫蘆裏的金丹嘗新、“如吃炒豆相似”;而且表現在他作為鬥戰勝佛,在險象叢生的相鬥相戰中,也不改猴的脾氣、猴的心計、猴的促狹、猴的瀟灑。在平頂山蓮花洞壹難中,孫悟空在事隔二十回之後,又與太上老君面前的金爐童子、銀爐童子變成的金角大王、銀角大王而偷來的這只金丹葫蘆相遇。在這壹回中,孫行者可沒有了當年那種吃金丹如吃炒豆的得意,而是他壹回答出自己的姓名,就會被吸進葫蘆內化為膿汁。他請天帝把天關閉半個時辰,拔壹根毫毛冒充“裝天葫蘆”,騙取了寶貝。被妖魔奪取後,他即便顛倒姓名為“行者孫”、“者行孫”,也難逃吸進葫蘆之災。其後總算用毫毛變假葫蘆行了掉包之計,自稱手中的真葫蘆是雄性,妖魔手中的是雌性,害得妖魔跌腳捶胸道:“天那!只說世情不改變哩!這樣個寶貝,也怕老公,雌見了雄,就不敢裝了!”猴神的心計和促狹在這場死活交關的鬥法中表現得何其淋漓盡致:又是“裝天葫蘆”,又是“者行孫”、“行者孫”,又是“寶貝怕老公”,把惡戰當遊戲,奇思妙想,舉重若輕,在匪夷所思的神話變幻中滲透著濃厚的民間幽默。
《西遊記》另壹個主要人物形象就是豬八戒,這也是壹個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形象。他性格鮮明,優缺點都很突出:既勤勞、樸實,又自私、狡黠。他有他自己的特點,當然也有作為豬的***性,貪吃、食量如鬥。豬八戒的貪吃,也給他們的取經隊伍帶來了壹定的災禍。比如偷吃人參果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除了貪吃以外,豬八戒還有壹個貪財的毛病。第三十八回,孫悟空為了將琉璃井裏的烏雞國皇帝的屍首打撈上來,哄騙他去偷妖精的寶貝,此時還與孫悟空在寶貝上討價還價。同時,他還有自己的私房錢,但被孫悟空壹下子沒收了。相對於“貪”字來說,豬八戒更貪“色”。在我國古代的傳說中,就有著黑豬性淫好色的說法。取經路上凡是涉及男女之事的情節,多與豬八戒有關。他本是天界的天蓬大元帥,只因為調戲嫦娥,被貶下天庭。但是在皈依了佛門之後,並沒有改變他好色的習性。
寫神而重個性的傾向,深刻地影響了取經師徒四眾的組合結構。作為個性神話文化,這個取經群體結構最有活力的地方,卻在於四眾的特征各異,優勢互補,他們之間隱伏著矛盾,卻又能在相互制約中合作到底。觀音菩薩奉命從西天到長安,於千山萬水之中挑中了這四眾壹騎,為什麽會挑選這幾個呢?這其中是自有其原因的,或許他們就是取經群體的最佳組合。個中原因在於:挑選孫悟空,在於看中他的“戰”,在漫漫的取經路上,隱伏著很多的危機,有了這樣壹個善於鬥戰的人存在,可更好的保證唐僧去往西天;豬八戒,有著凡夫俗子的傻力氣,在整個取經路上充當了挑擔子的差使,在遇到壹些荊棘遍布的地方,總是他進行開路,不辭辛苦,確有點農耕者的笨勁;沙僧,給我們的感覺是壹個憨厚者的形象,他不僅是降妖的好幫手,且善於在師兄的沖突中周旋、撫慰、調解,是整個團隊中不可或缺的潤滑劑和凝聚力。另外,我們還應看到,因為後兩者在未貶或貶後都與水接觸密切,所以也和不善水戰的行者有了密切的互補關系,如在救烏雞國國王的時候,在戰通天河的鯉魚精的時候,就是八戒或者沙僧充當得急先鋒。
四、小結
神話,作為壹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存在,對我國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在推動文學創作的過程中,自身也得到了不斷的豐富和發展。神話在文學創作中往往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成為作品組織情節的中心;同時,在作品中合理的利用神話,對於文學在藝術性方面是極有幫助的。
《西遊記》,我國歷史上的壹部奇書,聚合了豐富的神話因素,以神奇的個性神形象貫穿其中,在遊戲式的寫作內容中,體現了豐富的哲理,乃神話小說的大器晚成之作,亦為神話小說創作的典範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