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縣齋讀書錄》的學術價值

《縣齋讀書錄》的學術價值

20卷本《翟縣誌》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首先,圖書收入達到1492,基本囊括了宋代以前的各種重要典籍,尤其是唐代和北宋時期的典籍收藏。這些經典中有許多至今已失傳且殘缺不全,後人可根據書目提要壹窺壹二。其次,體例有嚴格的安排,全目分為經、史、詩、集四個部分,下屬又分為45個子類;書有大序,部分有大序,大部分小類前有小序;每本書都有解題,從而形成壹個嚴謹完整的體系。在該書的大序、小序中,註重闡述各部的學術源流與變遷,發揮了古代目錄學“辨章學,考鏡源流”的優良傳統。特別是他以經學著稱,所以對先秦兩漢魏晉及中唐時期經學的嬗變和流弊有獨到的見解。第三,因為錄書是晁家收藏的,所以摘要中的古籍記載介紹是鹹的,是有證據的,是其他抄舊錄的書目所不能比的。晁氏寫的摘要不僅信息量大,有理有據,而且註重考證,內容詳實恰當。如《蔡邕集》對其他集的總結中說:“凡集其民正史者,必止談其文辭,並敘其故鄉,並附其終銜...若史為奇聞,則以之為雜書,平凡之後必有考。”對作者生平、成書原因、學術淵源、相關法規、奇聞軼事等方面的介紹,均可引用唐宋時期的記載、宋代國史、鄧克己史及相關歷史人物傳記,進行詳細考證。這些資料今天很多都已經失傳了,所以晁氏寫的很多摘要內容都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第四,《縣齋讀書錄》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壹部內容抽象的私家書目,對後世目錄學影響很大。晚於晁的目錄學家陳說:“他所發明的,足以觀者。”陳的《解直齋》是以《讀書誌》為例寫成的,許多內容引用了晁的書目提要。宋末學者也引用了大量在縣宅讀書的記載。至於馬端臨對元代經典的考證,主要是以晁、陳二書為依據。直到清代,目錄《四庫全書目錄》仍有300余篇。由此可見《翟軍讀書誌》在中國目錄學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