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預覽:
千次考驗造就壹個魔鬼。
作者:水印忘塵
聚言,不入。
更新於2009年7月-18 19: 49: 42字數:6113。
《詩經》的編輯
但實際上是誰把這些詩編成了書呢?至今仍見仁見智。
孔子刪詩。《詩經》的編纂歸功於孔子壹人。這種說法起源於漢代。《史記·孔子世家》載:“古詩三千余首,連孔子也;去其重,取其可施於禮義,...350首,都是孔子唱的,為了歌頌吳亞。”《漢書·藝文誌》說:“孔子以純周詩。上取殷,下取魯,有三百五十篇。”人們認為孔子選擇了《詩經》的內容。但異議者提出了壹些理由進行反駁:第壹,史書上說孔子刪詩,他從衛國回到魯後已近70歲。在此之前,孔子稱之為《詩三百》,可見在孔子的中青年時期,《詩經》已經三百篇了。第二,《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吳國公子在魯看,樂師先奏十五國風,後少而雅,最後謳歌。順序和內容與今天的《詩經》基本相同。當時孔子虛歲才八歲,可見《詩經》就是在那個時候定稿的。第三,周代各諸侯國之間的外交交往,往往被賦予“詩”來表達心聲。比如《左傳》四年,吳攻楚,楚敗。楚國派沈到秦國朝廷請求援兵,哭了七天七夜,秦愛公深受感動,並賦詩無衣,表達了解救和恢復楚國的決心。如果當時《詩經》沒有統壹的標題,就無法表達《詩經》中的誌向。那麽,《詩經》是誰編的呢?
壹個說國王挑選詩歌。《詩經》中的詩歌創作時間長達五個世紀,從西周初年到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