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2022-5-25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真武湯治療驚悸半個月

2022-5-25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真武湯治療驚悸半個月

2022.02.24女性,40歲

驚悸半個月。

患者訴半個月前出現心悸,心慌,心煩,大便稀,口幹,納可,能入睡,四逆,壹冷就覺得心悸,肌肉跳動,不固定,舌淡苔白,脈沈細。

中醫辨證:太陰病,水飲上沖,心陽不振。

擬方: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真武湯。

桂枝20g,炙甘草10g,龍骨45g,牡蠣45g,熟附子15g,茯苓30g,白芍10g,生姜10g,麩炒白術20g,中藥5付,每天壹劑,沖服(煎法),口服。

03.01上癥,心悸明顯減輕,大便成型,口幹減,四逆明顯減輕,肌肉跳明顯的好轉,脈沈細,舌淡苔白,守上方加肉桂6g。

05.23因為咳嗽就診,訴上癥已。

患者大便稀,四逆,壹冷就覺得心慌,肌肉跳動,舌淡苔白,脈沈細,為太陰病,裏虛寒。

肌肉跳動,陽虛水飲。

口幹,為津不上承。

心悸,心慌,為沖逆於心,心陽不振而引起。

心煩,為陽虛心煩,不是少陽、陽明心煩,也不是梔子豉湯的心煩。

《傷寒論》第64條: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桂枝適用於不論是汗、下、吐等各種誤治造成的津液大傷,氣上沖是重要的特征。

壹些人誤認為桂枝辛溫發汗,津傷後出現陰虛證,則不能再用桂枝,因而不會用桂枝,甚則不能真正理解《傷寒論》。

這首方子,從六經層面來說,屬於太陽病,本方證的辨證要點:心下悸欲得按而無裏實證者,水飲心悸的厲害,平時我會加上茯苓。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在桂枝甘草湯基礎上加上龍牡起到潛降鎮靜安神的作用。

真武湯:真武湯,運用於陽虛水犯,在經方醫學體系裏面,屬於少陰太陰合病,在臨床中運用比較多。

《傷寒論》第82條: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傷寒論》第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沈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本方證的辨證要點:頭暈心悸,下肢浮腫或痛,脈沈者。

本方為少陰太陰合病。

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四肢沈重疼痛、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嘔者,都是應用本方的重要依據。

我運用在頭暈/眩暈,失眠比較多,加減比較多的是真武湯加龍牡,起到溫陽利水潛降的作用。

真武湯,本方有溫陽利水,健脾蠲飲的功效。

其中茯苓淡滲利水,主治心下動悸。

白術健脾去濕,主治小便不利。

附子辛溫燥熱,可以溫通十二經絡,有振奮元陽,除痹止痛的作用。

生姜止嘔散飲,祛寒健胃。

白芍可以滋陰利水,和營除痹。

這五味藥互相配伍,互相監制,不但可以協同發揮溫陽利水,健脾蠲飲的功效,而且相互之間避免了彼此的副作用。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與真武湯合用,往往起到很好效果,溫陽利水潛降安神,我常用於治療頭暈,頭痛,心悸之心律失常,失眠。

林佳明,來自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