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療是祖國醫學的瑰寶,源於古代,在歷史的中醫文獻中有大量的散見記載,並在民間廣泛流傳,至今已有數千所的歷史。根據有關書籍的記載,早在商殷時間的彭祖和太乙真人就創有彭祖蒸臍法和太乙真人熏臍法以防病延年,現存在最早的中醫書籍《馬王堆古醫書》中。
太乙真人薰臍法制作方法:乳香、沒藥、附子、肉桂、小茴香、公丁香。每樣藥材用半兩,磨成細細的粉末裝到瓷瓶裏密封,用的時候把要粉放到肚臍中,在要粉上蓋壹塊生姜片,然後再生姜上用艾條熏。熏到印堂微微發熱,四肢微微出汗就可以停止。使用時間為壹周壹次,連用九周,也就是兩個月零壹周的時間。因為乳香有活血止通、消腫生肌的作用,主治跌打損傷以及風濕骨痛和女性月經期腹痛。沒藥主要是對多種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時還有降血脂、防止血栓斑塊形成的作用。附子有溫補脾腎、散出體內寒氣的作用,用於宮冷、腰膝冷痛、作喘、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閉經、痛經等癥狀。小茴香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主要治療疝氣、皮膚癬、嘔吐、痢疾、胃病等癥狀。同時配合其他幾種藥材針灸或熱敷,可以加強溫熱作用、促進藥物吸收、加強藥物與穴位的雙重作用,所以堅持使用對各種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骨關節疾病、胃腸道疾病和肝膽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