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醫補藥易考點:黃芪的使用

中醫補藥易考點:黃芪的使用

可以說,中草藥是中醫的基礎。沒有中草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熟悉中草藥的藥用功效和使用方法,是中醫從業者必備的能力。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黃芪的用法,黃芪也是中醫的易考點之壹。妳壹定要註意!

許是清代江蘇官員,也是壹位法醫學家。他精通醫學。《冷麓醫談》中有他重用黃芪消腫的案例,令人稱奇。

那年夏秋之際,許的壹位工作人員親戚從來外地探親,突發水腫,從頭到腳異常腫脹,喘息、便秘,病情危重。

許去看醫生,只見病人全身浮腫,面色蠟黃,被診斷為虛證。他讓病人用四盎司生黃芪和壹個酒盅煎成大碗,用小勺頻繁啜飲。吃了半碗,我的哮喘稍微平了壹點。服下整碗後,很快便會排尿,尿量陸續達到三盆,水腫大部分消除。

只有腳面還腫著。之後病人繼續服用這個方子,黃芪的量逐漸減少,加了壹點祛濕寧胃的藥。持續了兩個月,病基本好了,除了腳腫。

許對病人說,“這種病恐怕明年還會復發。請回家吃藥,吃東西來止。”回家後,病人沒有按指示休息,第二年又發病了。當地壹名醫生甚至譴責了許的治療方法,說病人沒有死已經很幸運了,所以他在裏面放了壹種除濕劑。結果吃了不到十劑,病人就氣絕了,全家人都很難過。當“死者”即將被收殮,蓋上棺材時,他的妻子突然看到了他。

病人眼睛微微壹動,把所有親戚都叫來看,果然發生了。於是我試著用許的黃芪和糯米來救口,但壹開始沒咽下去。過了壹會兒,病人突然睜開眼睛,吞下了藥湯。過了壹會兒,病人無聲地醒了。之後仍用方子息,黃芪服至數公斤,直至腫脹完全消除。

黃芪是補氣的古王牌,但其健脾利濕消腫的功效也很突出。早在《金匱要略》中,張仲景就自創季芳黃芪湯,用不止壹兩片黃芪治療“風水脈浮重身”。對於氣虛水濕瘀阻所致的水腫,單用黃芪或配伍再用確實有效。糯米(南方俗稱糯米)為去殼米,具有補中、健脾養胃的功效,與黃芪相輔相成。

許深知這壹點,大量使用了黃芪,但當地的醫生並不知道,所以他處理不當,化險為夷。書中黃芪的常用劑量為10 ~ 15g,大劑量可達60g以上。在今天的診所裏,

重用黃芪,配合健脾益腎、利水滲濕之品,長期治療慢性腎炎水腫、尿蛋白療效可靠。

如果妳生病了,妳經常吃中藥。堅持中間,留壹個包治百病。

以上是邊肖《中醫進補藥物易考點:黃芪的使用》的相關內容,今天整理發給大家。希望對妳有幫助。目前2021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公告尚未通知。建議考生可以根據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分數分布進行復習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