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收錄了365種藥物,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根據觀光系列的統計,其他書籍各有不同)。根據藥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分為上、中、下三類。上品120種,無毒。多屬於滋補強壯之品,如人參、甘草、地黃、大棗等,可長期服用。中國的產品有120種,有無毒的,也有有毒的,還有壹些可以補虛扶弱,如百合、當歸、桂圓、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黃連、麻黃、白芷、黃芩等。劣藥125種,很多有毒,能祛邪破積,如大黃、附子、甘遂、巴豆等,不能長期服用。
《本經》記載的每味藥的內容包括性味、主治、同義詞、生長環境等。如“當歸味甘溫,主咳逆氣,溫瘧,寒熱洗於膚,婦漏,各種惡瘡惡瘡煮飲。”壹個回家。盛傳谷。“這些內容按照當時的水平還是比較實用的。
《本經》不僅記載了365種藥物的性味主治等內容,還在其序中簡要提出:“藥物有酸、鹹、苦、辛、寒、熱、溫、涼五味,有毒無毒。”用藥的基本理論和原則,如“以熱藥治感冒,以感冒藥治熱,食而不吐藥.......”。還總結了藥物的配伍方法,如“有君,有臣,有佐”,“有單行,有互需,有互使,有互懼,有互惡,有對立,有互殺”。為保證藥品質量,還指出要註意藥品的來源、收藥的時間、方法和真偽。制成各種劑型取決於藥物性質。毒藥的使用應該從小劑量開始,隨著病情的發展而增加。服藥時間應根據發病部位確定,飯前、飯後或早晨、睡前。等等,對臨床用藥有壹定的指導意義。
《本經》是漢代以前勞動人民在實踐中積累的用藥經驗的總結。它把藥物分為上、中、下三類,這是中藥按功能分類的開始。其中註明的藥物大部分是正確的,有壹定的科學價值。如疥瘡用水銀,哮喘用麻黃,瘧疾用常山,痢疾用黃連,流產用牛膝,腫痛用海藻。不僅有效,有些還是世界上最早的記錄。如果用水銀來治療皮膚病,會比阿拉伯和印度早500-800年。
《經典》的出版對中國藥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歷史上幾部有代表性的本草,如《本草經註》、《新修本草》、《證本草》、《本草綱目》等,均源於《本經》,並有所發展。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其中夾雜著少數荒謬的理論。比如樸孝說“練之則成仙”,太乙余糧說“久服則飛千裏”,澤瀉說“久服則能水上遊”,水星說“久服則成仙不死”等等。這些唯心主義的理論與迷信的方士(外海)1979版方士法則有關:“中國古代人善談仙術”)。對此,我們應該本著去蕪存菁的精神,批判地繼承其正確的內容。
經典早已失傳。我們現在看到的,多是從《證本草》、《本草綱目》等書中引用的《本經》內容匯編而成。由於重新編譯者的出發點和材料不同,各種編譯的形式和部分內容也不同。常見版本有:
1.魯夫編《神農經》三卷(公元1602~1616,明朝萬歷30-44年)。它由引自《證本草》和《本草綱目》的本經原版編輯而成。
2.孫星衍和孫鳳儀編纂了《神農本草經》三卷本(公元1799,清嘉慶四年)。由《證本草》中的白字編成。每篇課文後,我都引用了壹些古籍,如《烏普本草》、《名醫別錄》、《淮南子》、《抱樸子》、《太平玉蘭》、《爾雅》、《說文》等。,並做了詳細的考證,引文詳實,資料豐富,是較好的匯編。
3.顧觀光系列神農本草經(公元1844,清道光二十四年)分序、上品、中品、下品四部。按照《本草綱目》第二卷所載《神農本草經》目錄排列藥物順序。經書都是基於證候的草藥。《證本草》之外引用了壹些唐宋時期的書籍,也有編纂。
4.森理之(日文)編《神農本草》四卷(公元1854,日本永嘉7年,清朝鹹豐4年)。依據方、方、曹、本草、本草何明等。不做“考證”,附在後面。
5.王嫣蕓編《神農本草經》三卷(公元1885,光緒11)。由《證本草》整理而成。王不是醫學和考證方面的專家,所以這本書的內容比較馬虎。
6.蔣編《神農本經》壹卷,未分卷(公元1892,光緒18)。它是根據《本草綱目》編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