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黃帝外經》第壹章陰陽顛倒篇(上)詩解1清靜自正真情非形

《黃帝外經》第壹章陰陽顛倒篇(上)詩解1清靜自正真情非形

《黃帝外經》 第壹章 陰陽顛倒篇(上) 詩解1清靜自正 真情非形

題文詩:

黃帝聞 道,於 廣成子,窈冥之旨,退而夜思,

尚有未獲,遺鬼臾區,問岐伯曰:廣成子曰: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無視無聽, 抱神以靜,形將自正. 必 靜必清,

無勞汝形,無搖汝精,無思慮營,乃可長生.

目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 也者,

將守汝形,形乃長生.慎內閉外,多知為敗,

為汝遂於,大明之上, 致 至陽原.為汝入於,

窈冥之門, 致 至陰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

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其守壹,以處其和,

身可不老, 千二百年,形未嘗衰.得道為皇,

失道為士.入無窮間,遊無極野,吾之將與,

日月齊光,天地為常,人其盡死,而我獨存.

岐伯奏曰:大哉言乎.非吾聖帝,安聞至道.

明知故問, 欲 傳萬 祀, 仁聖明問,敢備述聞;

其 窈冥者,陰陽之謂. 其 昏默者,內外之詞.

其 視聽者,耳目之語. 至道 至情,情生有無,

萬物有情,至無 無形, 無形有情,至無而有,

情生 有形, 有形 有情, 而實無形, 真情非形,

非有非無 . 無形藏於,有形之中;有形化於,

無形之內, 真情所至, 形與 神 全,精與神合.

?

第壹章? 陰陽顛倒篇 (上) 黃帝聞廣成子窈窈冥冥之旨,嘆廣成子之若天也!退而夜思,尚有未獲,遺鬼臾區問於岐伯天師曰:“帝聞至道於廣成子,廣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無思慮營營,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汝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窈冥之門矣,至被至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其守壹,以處其和,故身可以不老也,天師必知厥義?幸明晰之!’”。

岐伯稽首奏曰:大哉言乎,非吾聖帝安克聞至道哉。帝明知故問,豈欲傳旨於萬祀乎,何心之仁也!臣愚,何足知之。然仁聖明問,敢備述以聞。窈冥者,陰陽之謂也。昏默者,內外之詞也。視聽者,耳目之語也。至道無形而有形,有形而實無形。 無形藏於有形之中,有形化於無形之內,始能形與神全,精與神合乎。

鬼臾區曰:諾,雖然,師言微矣,未及其妙也。

岐伯曰:乾坤之道,不外男女。男女之道,不外陰陽。陰陽之道,不外順逆。順則生,逆則死也。陰陽之原,即顛倒之術也。世人皆順生,不知順之有死;皆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故未老先衰矣。廣成子之教示帝行顛倒之術也。

鬼臾區贊曰:何言之神乎。雖然,請示其原。

岐伯曰:顛倒之術,即探陰陽之原乎。窈冥之中有神也,昏默之中有神也,視聽之中有神也。探其原而守神,精不搖矣。探其原而保精,神不馳矣。精固神全,形安能敝乎。

鬼臾區覆奏帝前。帝曰:

俞哉,載之《外經》,傳示臣工,使***聞至道,同遊於無極之野也。

? 緒論

本書運用陰陽五行的哲理,暢論了順逆、壽夭、臟腑、經絡、三才、四時、五運等,所有可能發生的天、地、人之間的互動情況及其造成的影響。《黃帝外經》和《黃帝內經》互為表裏,互相補充,***同形成了中醫的理論體系。她的問世,使內、外二經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壹,《黃帝外經》首見於《漢書》卷三十,藝文誌第五,方技類之醫經中,惟不見錄經文。相關之書目為:黃帝外經三十九卷或三十七卷。另有扁鵲外經十二卷。又有白氏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等。

二,據梅自強先生《顛倒之術》謂:”此書(黃帝外經)壹直失傳,至本世紀八十年初,始在天津發現明末或清初根據口耳相傳整理而成的精抄本。”傳述者(陳士鐸先生)並於每篇之末都加上了簡短的評價,並冠以《外經微言》之名。爾後,天津古籍出版社曾把它列為”中醫珍本叢書”影印1500本試銷,不意以不是岐伯時成書為由而被某些人說成是”偽書”,以致未能再版。”

又謂:“《外經》是以黃帝及雷公、風伯等二十三位大臣探討問難的方式寫成的,***九章八十壹篇。《外經》的內容,有不少是可補《內經》之不足。(按:即仙道內丹、養生延命範圍)”

三,《黃帝外經》全篇,余固從未曾閱讀。數年前雖遍訪街坊各大書局而不獲,並亦曾委托世侄黃建偉先生在大陸探尋,仍終不克結果。

四,自古學仙者不可不學醫,學醫者亦不可不學仙。蓋仙醫同源,取其醫道相資,落實於身心性命之真確而已。故《黃帝外經》是否系偽經,己不是考據與爭辨的問題,而是它的正面意義與內涵。

五,吾人亟盼有朝壹日,得能遂我心願,展讀全文。懇望世之有珍藏《黃帝外經》者,何妨捐棄孤芳自賞之潔好,雅量將其公布於世,以慰引頸蹺企之懸思耳!

附註:《莊子》外篇·在宥三,? 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之上,故往見之,曰:“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

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何?”

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自而治

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

翦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

黃帝退,捐天下,築特室,席白茅,閑居三月,復往邀之。

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聞吾子達

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廣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問乎!

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

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

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女內,閉女外,多

知為敗。我為女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女入於窈冥之門矣,

至彼至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我守其壹以

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  黃帝再拜稽首曰:“廣

成子之謂天矣!”

廣成子曰:“來!余語女: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為有終;彼其物無測,

而人皆以為有極。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為土。

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余將去女,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

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當我,緡乎!遠我,昏乎!人其盡死,而我獨

存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