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如何做壹個有素質、有素養、有品位的好老師

如何做壹個有素質、有素養、有品位的好老師

如何做壹個有素質、有素養、有品位的好老師

壹、敬業,樹立師德形象1、敬業要真誠,這是壹個教師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心態。無論是上班時還是下班後;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無論心情是好是壞,我都會自覺地意識到自己是壹名教師,應該承擔起這個職業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壹絲不茍地對待教育中的壹切。2、敬業要有恒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之路艱巨而漫長,不可急功近利,不可浮躁。如果妳能做到,妳就能做到。如果不能改變現狀,那就只能耐心執著地投身於科研事業,投身於教育事業。壹個學困生,不是壹次兩次的輔導教育就能轉化的。他需要壹兩年的關註、輔導和教育,甚至更多!3、奉獻要有愛教育要根植於愛。馬卡連柯曾說:“愛是壹種偉大的感覺,它總是在創造奇跡和新人。有了愛,老師才能用快樂的眼光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把艱苦的教育搞得像樂趣壹樣。能讓老師感受到每壹個學生的喜悅和苦惱都在敲打著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關心和擔憂。”面對差生,我們要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我願意放棄嗎?面對犯錯的孩子,我們要想“如果我是個孩子”,我多麽希望別人理解和原諒我。這種感同身受,滿滿的愛,會讓問題變得更好,更完美。第二,心胸開闊,獲得快樂的心態。我們是“德高望重為師,正氣凜然為範”的教師,要有“老有所養,幼有所幼,少年有為”的豁達胸懷。只有充滿愛的心靈才能給教育以震撼力,否則它只是壹種蒼白的教育。我們老師要有壹顆包容的心,能原諒學生的錯誤,讓他們收獲陽光和歡笑,收獲快樂和感恩的心!三、學習,成就教育壹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師不是他教了多少年,而是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不重復自己,不斷探索創新,這樣的老師不會停止對生活的影響。即使他不能成為教育家,他也會有詩意的教育生活,他的人生會更有意義。”而不是重復自己,不斷挑戰自己,前提是學習。沒有學習,壹切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壹個成功的教育家不是壹個好的學習者。1.教師應該學習前人的教育財富。古有孔孟,今有於永正、魏書生;外面有馬卡連柯,國內有陶行知,都是教育的先驅和典範。2.教師應該學習各種知識。從平常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知識貧乏。所以老師要博覽群書,歷史、地理、生物、兵書、文學、哲學、醫學無所不知。老師除了學歷要有經驗,萬裏路讀萬卷書,上課才能得心應手,得心應手。3.教師應該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如果網絡時代與網絡絕緣,無異於壹種新的失明。更重要的是,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們的教學生活。沒有人會否認,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會使課堂更加生動,課堂效果會事半功倍。4.向身邊的人學習,也向自己學習。學習老教師和優秀教師的教育經驗和班級管理經驗;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學習、比較、研究、總結、反思。在反思中認真總結教育的得失,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妳就會不斷進步。培養師德的第壹條途徑是慎獨。“慎獨”壹詞來源於中國古籍中的中庸之道。意思是道德原則壹刻也不能離開,要時刻自我檢查。二是“積善成德”。教師只有不斷積累,才能逐漸獲得高尚的道德品質。第三,要謹防拖延。任何不符合師德的言行,都要克服,消滅在萌芽狀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為之”,指的就是這種防微杜漸的修煉方法。具體方法是:(1)知行合壹,身體力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師德修養的根本途徑。壹方面,教師要認真學習師德修養的相關理論,不斷提高對師德的認識,樹立高尚的道德理想;另壹方面,要積極參與教育教學。從小處著手,把道德理想和師德理論付諸行動,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根本目的。(2)自我剖析要嚴格,要聽。這是推動個人進步的內外動力。由於教師工作的艱巨性、繁重性和復雜性,教師在師德修養方面會有反復或波折,也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或錯誤。正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把“自我剖析”與“傾聽”結合起來,是教師修養的有效方法。(3)見賢思齊,從善如流。生活本身就是道德的寶庫,教師可以從中汲取豐富的精神營養。首先,教師應該學習先進的模型任務。以他們為榜樣,激勵鞭策自己;其次,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師者不必先於子,徒者不必不如師”,“教學相長”,學生往往在修養上給予老師啟迪;第三,發掘生活中美德的寶藏。教師應該走出學校,到人民中間去發現和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見賢思齊,從善如流是師德修養的不竭源泉。(4)反復錘煉,力求謹慎。謹慎獨立是指在壹個人獨處,沒有人註意的時候,對自己的行為保持謹慎和細致。慎獨不僅是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也是壹種非常高的修養境界。它需要教師著眼於自己的內心,審視自己的言行,持之以恒,反復錘煉,使自己的職業道德逐漸達到完美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