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醫學史上,特別是針灸史上,醫學家王惟壹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他主持制造了聞名於世界的針灸銅人,撰寫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這部劃時代的針灸學巨著,又將《圖經》刻於石上,昭示大眾。可以說王惟壹為中國針灸醫學奉獻出了稀世珍品。
王惟壹(987—1067),名惟德,是北宋著名醫家,是我國著名針灸學家之壹。他曾任翰林醫官、殿中省尚藥奉禦等職,並在太醫局教授醫學,精於針灸,《宋史·藝文誌》中載有王氏《明堂經》3卷,可惜由於種種原因此書沒有流傳於世。王惟壹把畢生的經歷都放在了針灸學方面的文獻研究和整理工作上,尤其對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很有研究。他把很多不統壹的有關針灸學著作,加以去偽存真的整理。
宋代以前,醫生主要按照唐代《黃帝明巨經》指定的人體經穴進行針灸治病。然而《黃帝明堂經》因唐朝末年的戰亂遺失,致使後來的針灸取穴失去了標準。為給針灸經穴重新制定國家標準,宋天聖四年(1023),宋仁宗詔令國家醫學最高機構醫官院編撰《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醫官院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歷任宋仁宗、宋英宗兩朝醫官的王惟壹。王惟壹經過三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的針灸經穴國家標準《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3卷,作為法定教本在全國頒布。(《類經·人之四海》載:“輸、腧、俞,本經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輸穴、俞穴之稱,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為便於保存,又將它分別刻在五塊石碑上。宋仁宗認為“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如案形”。於是再次詔命根據《新鑄銅人針灸圖經》鑄造針灸銅人。
王惟壹也是針灸銅人設計的負責人。當時朝廷組織全國的能工巧匠進行鑄造,於1027年鑄成了兩具壹模壹樣的針灸銅人,即後來被人們稱頌的“宋天聖針灸銅人”。針灸銅人由青銅鑄成,身高和青年男子相仿,面部俊朗,體格健美。頭部有頭發及發冠;上半身裸露,下身有短褲及腰帶;人形為正立,兩手平伸,掌心向前。銅人被澆鑄為前後兩部分,利用特制的插頭來拆卸組合。銅人身上總穴位有657個,標有354個穴位名稱,所有穴位都鑿穿小孔,穴位深約1.2分。銅人體腔內有木雕的五臟六腑和骨骼,不僅外殼能夠打開,胸腹腔也能夠打開可以看見胸腹腔內的五臟六腑,臟器的位置、形態、大小比例都與正常成人的相似,在銅人身體表面刻著人體十四條經絡循行路線,各條經絡的穴位名稱都嚴格按照人體的實際比例進行詳細標註。更為奇特的是。它的實用性及強,四肢關節亦可活動。宋天聖針灸銅人不僅可以應用於針灸學,也可應用於解剖學。它不僅體現了當時勞動人民無可挑剔的人體美學藝術,更表現了我國古人精湛的鑄造工藝。
據史料記載,宋代每年都會在醫官院進行針灸醫學會試,會試時將水銀註入針灸銅人體內,再將其體表塗上黃蠟完全遮蓋經脈穴位。而應試者完全看不見水銀註入的痕跡,只能憑借經驗下針,當應試者壹旦準確紮中穴位,水銀就會從穴位中流出。醫學史書曾把這壹奇特的現象稱之為“針入而汞出”。
“宋天聖針灸銅人”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鑄成的針灸銅人,它開創了世界上用銅人作為人體模型進行針灸教學的先河,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在世界都引起了極大關註。其成功的鑄造,為針灸教學提供了盲觀形象的模具,使教學更為標準化、形象化、直觀化,在當時來說對於指導太醫院裏學習針灸經絡穴位的學生非常實用。
可以說“宋天聖針灸銅人”是稀世珍寶,但是它的奇妙和奇特卻似乎註定了它坎坷的命運和滄桑的經歷。
公元1126年,金兵大舉南侵,攻破北宋的都城汴京,大肆掠奪奇珍異寶。從此,兩具“宋天聖針灸銅人”失去蹤跡,這無疑是壹個極大的損失。
那麽,“宋天聖針灸銅人”到底流落在何方呢?
後世對宋鑄銅人丟失的去向說法不壹。目前壹種普遍的說法是:金軍入侵汴京後,“宋天聖針灸銅人”中的壹具可能被金軍掠走,另壹具則可能流入襄陽府。
史料曾記載:靖康二年,康王趙構在南京(今河南省商丘)繼位,史稱南宋。趙構登基後不久,襄陽府將“宋天聖針灸銅人”送歸南宋朝廷。在公元1232年,元朝軍隊進攻汴京——金國的都。
宋以後,歷代統治者都很珍視“宋天聖針灸銅人”,銅人經歷了風風雨雨輾轉於歷代,最後經修補於至元年間移置北京,直到明末在戰亂之中湮滅。明代英宗正統八年(1443)。歷經幾百年的銅像因年久失修,穴位和經絡已經昏暗難辨,模糊不清,英宗隨即下令重鑄銅人模型,以代替宋銅人。人們稱之為“明正統針灸銅人”。“明正統針灸銅人”與“宋天聖針灸銅人”幾乎相同。然而,其針灸銅人的厄運並未結束。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清太醫院遭到洗劫。被俄國占作使館區。據說“明正統針灸銅人”很可能就在這時被掠走。後來,我國中醫針灸研究所研究人員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發現了“明正統針灸銅人”,當我國中醫針灸研究院通過外,交途徑向俄羅斯方面索回“明正統針灸銅人”時,遭到婉言拒絕。至此,這壹座“宋天聖針灸銅人”也下落不明。
銅人和圖經,在當時的醫療教學和醫官考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為統壹和發展我國針灸學做出了很大貢獻。
從《圖經》、石碑、銅人的問世,可以看出,王惟壹的主要學術思想是使經穴理論規範化。那麽,作為官書問世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則系統地總結了宋代以前的針灸學成就,並且推動了宋代以及後世針灸學的發展。針灸銅人的設計和制造更是醫學史上的壹大創舉。兩具銅人作為最早的人體模型和針灸直觀教具,在醫學史上的重要意義也為歷來針灸學家所推崇,即使在今天,針灸銅人依然具有很高的學習和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