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孔子大多數畫像裏為什麽都露著兩顆門牙?它的含義到底是什麽?

孔子大多數畫像裏為什麽都露著兩顆門牙?它的含義到底是什麽?

孔子是中國第壹個也是最為出名的教育家,如今孔廟的香火依舊長旺不衰,有關於他的畫像也有許多版本。但不管是掛在哪裏的畫像,孔子的臉上都有這樣壹個奇怪的特征,那就是兩顆露著的大門牙。

關於孔子的形象,壹般人都認為較為醜陋,後世根據歷史記載簡單概括了下,大概是身高八尺,嘴唇外翻,牙齒突出,眼睛三白,鼻子朝天,耳朵威脅,樣子很是難看。通俗壹點說就是?五露?的長相,物極必反,賤極至貴,越是奇特越能名留千古。

《荀子》上則說?仲尼之狀,面如蒙倛。?這是拿他與上古時代人們避邪驅鬼和送葬時所用的神像相較,這種說法也是講孔子面目不太好看,甚至有些嚇人。

《孔子世家》寫道?圩頂言頂上窳也,故孔子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孔子在剛生下來的時候,囟門凹陷。這種現象其實並不少見,但這種現象大多數都是在幼兒時期才會出現,之後孔子畫像還將這壹特點畫出來,實在是有失偏頗。

成年後孔子的相貌特征有些模糊,畫像中除了兩個極為突兀的大門牙之外,其他多是後人自行發揮想象。關於這兩個大門牙,其實是有說法的。

有這種門牙的人並不少,孔子也不是獨壹無二的,我們查閱歷史記載之時會發現傳說中周武王、李煜等人都有這種齙牙。現如今有齙牙的人也不不少,但古代為了對孔子的形象加以神話,便故意找出有齙牙又出名的帝王和聖人,將他們歸為壹類,在古代齙牙這種現象就成了壹種聖人之像的象征。再加上古代孔子的面貌記載不多,大門牙成了唯壹的特征,畫師在畫像的時候就會刻意加大這個特點。

不過嚴格來說,這個所謂的聖人之像的象征其實和遺傳有點關系,壹個有齙牙的聖人未來的後代也很有可能出現齙牙,孔子的孫輩也是這種情況。

其實《史記.孔子世家》上對他的外貌沒有刻意形容,我們可以從壹個小故事看出壹些端倪,小故事寫道:?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臯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臯陶的面目十分奇特,傳說他的臉色發青,還長著鳥喙壹樣的嘴,故事裏人說孔子長得像他,實在不是什麽好面貌。累累則指的是瘦瘠又頹廢的樣子,也就是說在司馬遷的文章裏,孔子是瘦高的文人形象。

唐宋後,孔子才有了壹個豐肥的形象版本,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這就與司馬遷寫的孔子形象有了沖突,其實這些歷史典籍都是壹代傳壹代傳下來的,孔子的形象多有變動,就連距離孔子時代最近的《荀子》裏面的人物描述,也不能全然相信。

關於孔子的門牙還有個極為有趣的說法。在那個年代,由於飲食不太精細,人們的牙口都有些或多或少的問題,齙牙也不少。但並不是所有的齙牙都會成為聖人之象,孔子的門牙雖然齙,但卻和其他人格格不入。他的牙齒潔白整齊,露在外面很是顯眼,與其他歪歪斜斜的齙牙很是不同,這才被後人稱為罕見的聖人之象。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精致,這樣又顯眼又整齊的大門牙就更少了。

其實相貌之說都是玄學,孔子真正吸引人的還是在於他的才學和思想,這種外貌問題仔細追究也沒有多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