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梅山七怪中的梅山指哪裏

梅山七怪中的梅山指哪裏

我國南方少數民族的梅山教,是起源於古代湘中梅山地區的傳統宗教。由於道教在長江中遊地區的傳播,使得梅山蠻(瑤族先民)較早地受到了道教的影響,因此,梅山教具有融攝道教法術和原始巫教的特點。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中,瑤、壯、苗、白、水、土家、仫佬、仡佬、毛南、侗等民族。都不同程度地信奉梅山教。梅山教之所以能在南方廣大地域內傳播,與道教的長期影響以及歷史上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互動有著密切的關系。梅山教對不同族群所產生的影響,正是中華民族多元壹體格局在宗教文化上的反映。

......

梅山教對南方少數民族信仰的影響,在明代文學作品中也有表現。明吳承恩《西遊記》講二郎真君率領梅山六兄弟收降妖猴;明陸西星《封神演義》講楊戩、哪咤收服的梅山七怪,是猿、豬、羊、牛、狗、蜈蚣、蛇七種精靈,其實是梅山教巫法的象征。《封神演義》有關梅山的描寫,確乎有民族誌資料的根據。廣西瑤族師公為非正常死亡者超度,儀式中要念祖傳的四句咒語:“梅山狗怪性猖狂。煉度傷人勢莫當;誰知仙犬能伏虎,紅塵血土命空忙。”師公認為犬是梅山七怪之壹,念誦此咒語可以降伏五傷。《封神演義》中的梅山七怪,在南方少數民族中被尊為梅山七聖,雲南昭通端公面具形像中就有梅山七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