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如何理解《論語》中的孝?

如何理解《論語》中的孝?

《論語》是我國歷史上儒家學派的瑰寶,是儒家精神的傑作。它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體現了孔子關於政治、倫理、教育的思想和原則,主要以對話體的形式呈現,風格質樸,內涵深刻。由孔子弟子編撰,影響深遠,對後世有壹定影響。也是研究儒學的重要古籍。因為《論語》所包含的思想涉及面很廣,而孝道是以血緣和親情為紐帶的尊老傳統美德,是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孝道對中華精神有著重要的價值。孝在孔子的儒家精神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仁”的核心,是“禮”的重要形式之壹。因此,本文將著重探討孔子在《論語》中對孝道的理解及其對今天的影響。

《論語》中的孝

《論語》中有很多關於孝道的解釋,比如《子遊問孝》中關於政治的章節,也有關於學問的章節。《論語》中對孝道的解釋很多,但大多是以孔子與弟子問答的形式呈現,對孝道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孔子對孝道的理解可以從他們的對話中體現出來。

首先是“支持”。對於孝道來說,“養”是最基本的要求。子遊論孝的文章中,孔子說:“今之孝,謂之能養。”這說明在孔子看來,子女要講孝道,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證老人衣食無憂,讓老人不至於為溫飽而操勞。贍養父母是物質標準,也是孔子在《論語》中定義孝道的最基本標準。

二是“尊重”。贍養既是孝道的全部,也不能稱之為孝道。在政論篇中,孔子說:“至於犬馬,可養可不敬。為什麽不壹樣?”這句話明確闡明了孔子的思想,僅僅為父母提供溫飽是不夠的,還要尊重父母。如果只是給吃喝卻不尊重,和養狗養馬沒太大區別。父母和老人是壹個人。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溫飽,更需要孩子的態度,那就是尊重。他們應該尊重並虛心對待父母的意見。

然後是“色”,指的是妳的臉。前兩點相對容易做到,但第三點相對要求較高。孔子認為,父母不僅要衣食無憂,而且在服侍父母時也要開朗,即要真心願意孝敬父母,把服侍父母當作壹件愉快的事,而不是“孝順”。父母會觀察和思考,他們最關心的是孩子的表情,孩子是否開心,是否願意這樣做。其實父母最清楚。全世界的父母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幸福。只有孩子幸福,父母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父母需要的其實只是物質支持和精神支持。所以孔子對孝道第三層次“色”的定義是相當準確的。

“立”,孔子對孝道的最後壹個定義,也是《論語》中對孝道的最高要求,也是很多人很難做到的,因為這個定義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孝順的孩子不僅要做好父母的前三,還要嚴格要求自己,有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品德,讓父母對自己的行為放心,不用擔心妳的生活。父母對孩子的愛壹定是深遠的。父母最擔心孩子的未來,孩子的品行也是他們最關心的。能過上好日子,讓父母晚年安息,就是最大的孝道。

“孝”與“禮”的關系

《論語》中提到,尊敬父母要以“禮”相待。這說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孝與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儒家重視禮儀文化,禮儀在《論語》中的體現更是淋漓盡致。禮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對孝的定義中,“禮”被放在首位,即禮是對孝的壹種定義。孝要合乎禮儀,生以禮,死以禮,祭以禮。禮儀貫穿所有的孝道。無論父母是生是死,都需要以禮相待。

“禮”和“孝”的結合,含義很廣,包括言行舉止的方方面面。在孔子的觀念裏,侍奉父母是壹件嚴謹的事情。要認真對待父母,表情、言語、舉止都要符合禮儀規範才能稱之為孝順。其實目前來看不會錯,只是有點苛刻。“孝”與“禮”的關系和定義也是孔子孝道思想傳承至今的壹個關鍵之處。

《論語》中孝的發展及其影響

《論語》中關於孝道的論述,奠定了我國傳統美德的基礎。孝順是壹個人的立命之本。孔子對孝的闡述,加深了人們對孝文化的理解,弘揚了孝道,為後世治理國家、維護家庭秩序留下了道德參考基礎。以孝為本、以仁治國,自漢代以來漸入高峰,知孝能使社會更加和諧。

《論語》中的孝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今天也有借鑒意義和價值。首先,我們應該支持和尊重我們孝順的父母,這是我們存在的基礎。我們的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成人。在壯年時期,妳為我們努力工作。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父母也老了,生活難免有點不堪重負。這個時候報答父母是理所當然的。

孔子提出對父母的孝道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如今生活水平提高,溫飽不再是問題,父母老了也享受壹定的醫療保障。對於父母來說,其實對於孩子能給他們多少物質上的東西,並沒有太多的要求。他們更需要的其實是精神上的慰藉。他們需要的只是孩子經常回家看看,說幾句貼心的話。所以在如今的社會孝道中,“贍養”這壹項相對弱化,而在“立身”的同時更強調“敬”和“色”。古往今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正是因為他們對子女的愛,他們才最關心子女的品行能否在社會上得到很好的樹立。

從現在社會的整體情況來看,還是有很多啃老族,他們像寄生蟲壹樣依附於父母的生命,不斷壓榨父母的血汗,讓父母為子女擔憂。或者有些年輕人遇到壹點挫折就選擇放棄自己的生活,完全忘記了“身體有問題的父母”,放棄了贍養責任,是不孝和推卸責任的表現。這是壹種忘記禮儀的行為,可見學習禮儀,了解古代經典的內涵是多麽重要。《論語》中的禮儀和孝道對今天的影響也是極其重要的。

在《論語》中,除了強調對生者的禮讓和孝順之外,還要尊重對死者的虔誠記憶。曾子(2)在書房裏說:“慎終,追遠,民德厚。”謹慎對待逝者,緬懷先人,人民的道德就會變得忠誠。通過祭祀來提升道德氛圍,確實是個好辦法。祭祀不僅僅是緬懷祖先,更是重溫和弘揚孝文化。緬懷先人不僅是先人的壹種精神,也值得後人學習和敬仰。也更有利於形成壹種感恩的品質和習慣。

後世在弘揚《論語》孝文化的過程中,其實是有點偏頗的。後來孝順成了壹種“愚孝”,其實是不好的。“愚孝”其實根本不是對父母的孝順。在孔子的觀念裏,提倡的是壹種合理的孝道。在孔子看來,耐心地給父母提建議,也是孝順父母的壹種表現。當父母有過錯時,不應該盲目選擇跟隨,也不應該放任自流,讓父母走向錯誤的深淵,從而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作為孩子,在發現父母的錯誤後,要找到正確的方式方法,心平氣和、耐心地與父母溝通,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父母交換看法,傾聽父母內心真實的想法和堅持的理由,不要壹味地指責父母、批評父母。《論語·立人(三)》中明確指出,父母犯錯後,子女要以尊重的態度勸導父母的行為,這與父母犯錯背後的無知和孝順是不同的。

當然,《論語》中也有壹些不可取的方面。比如它非常重視禮儀,要求極其復雜的殯葬服務,在今天已經不適用了,會有壹些鋪張浪費的成分在裏面。祭祀更重要的是記住記憶,更需要的是心意,而不是用壹些正式的禮儀來表示孝順,那樣會本末倒置。把祭祀發展成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東西,更不利於當今社會的發展。這些都是要丟棄的,只要精華是有利於我們成長和傳承的。

在《論語》中,孝被定義為“不從父而變之道”。孔子認為,我們應該在他父親在世時觀察他的言行和誌向,在他為人父時繼續繼承。這有點像繼承父親的事業,但在當今社會,個體是不壹樣的,每個人想做的事情也不壹樣,所以在當今社會定義孝順是不合理的,但可以理解為對父親優良品質的壹種學習和繼承。

《論語》中蘊含著豐富的孝文化內涵,體現了孔子對孝文化的理解。孝禮的提出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的社會都是極有價值的。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食物都變了,所以對孝道的定義不能太單壹,需要更多元化的理解,有選擇的傳承,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用心體會其真諦,然後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