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粉也有奇效,內外病皆可用!散劑是壹種生藥,指的是剛采摘下來曬幹研磨成粉末,可進壹步制成膏劑、糊劑、懸浮劑等劑型使用。歷史上曾廣泛使用,煮粉(粗粉)是宋代中藥臨床使用的主要劑型。
很多粉裏也有很多名藥:
著名的雲南白藥不僅可以外用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還可以內服治療吐血、咯血、鼻衄、便血、痔瘡、感染性疾病。
《金匱要略》中“金瘡”的治法是王不留行散外敷,“泡瘡,黃連散為主治”;
《肘後備急方》治療“惡瘡”以“大黃、黃芩、黃連各壹兩,散之,洗瘡凈而散之”。
粉末的特性:
1,粉碎度大,比表面積大,易分散,見效快。
2、外用覆蓋面大,具有保護和收斂功能。
3、制備工藝簡單,劑量容易控制,便於兒童服用。
4.便於儲存、運輸和攜帶。
外科應用:
1,制成軟膏、糊劑等。外用散劑,或作為圍用藥,用於治療外科化膿性感染疾病。
2、作為摻雜劑,如去膿去腐藥、生肌收斂藥等。
3.將粉末制成條、撚、片,插入傷口去腐去毒,排膿引流。
4、用於開放性傷口,如止血粉,消炎止血。
5、皮膚病的治療。
最常用的是西瓜霜、錫類散、黃澍散,用於治療咽喉腫痛。治療瘡腫的黃金散、如意黃金散、巴度散;可用於治療長期潰爛,肌肉不生的瘡癤。腳粉、腳氣粉等。
粉劑因為容易調整劑量,用量小,在兒科應用廣泛。如保赤散、菲兒散、小兒健脾散、保嬰散、田黃猴棗散、小兒感冒散。廣泛應用於內科各種疾病。
妳的良藥可以制成粉劑,這樣可以準確而節省劑量。如三七、琥珀粉、羚羊粉、野山參粉、猴棗粉等。選粉得當,可以解決從外科口瘡到內科的常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