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不僅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古代民俗的載體。從古代的起源到秦漢的完善,再到佛教與道教的融合,中國神話走過了4000年的歷程。接下來,我們將分五個階段來考察中國神話是如何起源的,以及在每個階段誰是最高的神。
古代是夏以前的三帝、五帝時期,屬於中國神話的傳說時代和起源階段。根據考古研究成果,中國先民以部落為群體,所崇拜的神靈都是自然之物,如風神、雨神、雷神、火神、水神等。祭祀的對象是部落祖先和圖騰。在古代,最重要的神是天神、地神和農神。在古代,神沒有名字,但有專家認為:天神是天皇,地神是黃帝,農神是神農姓。
先秦時期是夏秦之間的1900年,中國神話進入了發展階段。據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考古發掘,夏代人們向天獻篝火,向地獻玉璧、白茅。最高的神是天地之神。從殷墟甲骨文釋義來看,商夏神話觀念基本相同,但商代將商代帝王變成了神仙。西周時,由於周禮的出現,神仙開始有了名字和豐富的種類。
以先秦神話古籍《山海經》為例,最高的神仙是天皇,取名君王,君王的妻子西河是太陽神,長西是月亮神。第二,東方王子和西方王後,掌管東方和西方的土地。
據民俗專家研究,夏朝時,中國東部地區進入宗法社會,最高的神是東方王子。西方仍然處於母系社會的末端,崇拜女性,所以最高的神是西方的太後。此外,女媧雖然在《山海經》中首次被提及,但並沒有被具體描述,也沒有成為至高無上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