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與生平
孔子是魯國人,其先祖乃宋國貴族,為商人後裔。如果把傳說與信史結合起來,子姓孔氏有著顯赫的世系。傳說中的五帝時代,有娀氏之簡狄生契。契的後裔湯建立了商王朝。周滅商後,封紂的庶兄微子啟於宋。微子啟傳位於其弟微仲。微仲後四世弗父何讓國於弟,為宋卿。弗父何後四世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族”,遂為孔氏。孔父嘉後三世防叔奔魯。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名紇字叔梁)。
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陬邑(今山東曲阜縣東南),72歲時娶18歲的顏征在,生孔丘仲尼。傳說中在孔子出世前顏征在曾見到麒麟。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防山。顏氏移居曲阜闕裏,將孔子撫養成人,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打聽到父親葬處,將父母合葬於防。
孔丘19歲時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生而首上圩頂[2],長成後身長九尺六寸(周時尺寸,大約1.76米,壹說1.83米),被稱為“長人”。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他受過季氏家臣陽虎的欺侮,不過也做過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倉儲和畜牧。
在艱難困苦中,孔子發憤好學,他遍訪名師,虛心求教,先後師事老子、郯子、萇弘、師襄等人。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壹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壹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
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
在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閔損、冉耕、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仲由。
在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我、端木賜。
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言偃、蔔商、顓孫師、曾參、淡臺滅明、原憲、公冶長、樊須、有若、公西赤。
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遊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的世卿世祿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
對古籍的整理編修
相傳《春秋》是孔子所作(《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使用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寄托孔子的政治理想。(現在壹般認為《春秋》是孔子對魯國原始國家歷史材料進行編輯後寄托其政治理想的新作品,也有少數學者認為《春秋》非孔子所編撰。)《春秋》壹書所載年代(前722年到前481年)就稱為春秋時代。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將其學說結輯成書,是為研究孔子思想最主要的文獻:《論語》。漢代定型的《禮記》壹書中也有關於孔子思想的記述(如其中的《大學》 及《中庸》等),又有記錄孔門思想的《孔子家語》壹書,傳統上被認為多偽撰之說,近年來,逐步得到學界重視。南宋時,朱熹將《論語》以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反映被稱為亞聖的孔丘之後最偉大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孟子》壹書合在壹起撰寫了《四書集註》,是謂四書。四書與《詩》(詩經)、《書》(尚書)、《禮》(禮記)、《易》(易經)、《春秋》五部經典合稱“四書五經”,乃儒家學說之核心經典。
孔子與中華文化
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論,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獨尊儒術”後,中華文化從此和孔子緊密地聯系在壹起,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國學大師柳詒征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
35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叔孫、季孫、孟孫三桓大夫趕走,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由於齊相國晏嬰的反對,孔子幾年沒有得到齊景公的重用,又回到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占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鋤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公、季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孔子最終去魯適衛。其後,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壹行多次被困遇險;最嚴重的壹次是在陳、蔡之間絕糧,但孔子仍講誦弦歌不衰。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註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鯉、顏回、子路皆先他而去。5年後,孔子離開了這個世界和他的弟子,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回首壹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約前385年—約前304年),名軻,其字不詳,有說字子車,有說字子輿,均不可信。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山東鄒城人。著有《孟子》壹書。孟子師承子思,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壹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是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壹起著述。有《孟子》七篇傳世,篇目為:《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 (書)》、《中庸》合在壹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壹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據說,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遷地教子”、“三斷機杼”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身後榮辱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壹,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的。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壹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壹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壹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準配享孔廟。以後《孟子》壹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