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神庭簡介

神庭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神庭穴的別名 5 出處 6 穴名解 7 特異性 8 所屬部位 9 神庭穴的定位 10 神庭穴的取法 11 神庭穴穴位解剖 11.1 層次解剖 11.2 穴區神經、血管 12 神庭穴的功效與作用 13 神庭穴主治病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神庭穴的配伍 16 特效 *** 17 文獻摘要 18 神庭穴研究進展 18.1 對中風患者微循環及痛閾的影響 19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庭 1 拼音

shén tíng

2 英文參考

Shéntíng GV24 [中國針灸學詞典]

shéntíng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GV2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U2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 神庭 漢語拼音 Shenting 羅馬拼音 Shenting 美國英譯名 God's Courtyard 各

號 中國 GV24 日本 24 法

國 莫蘭特氏 VG23 富耶氏 德國 LG23 英國 Gv24 美國 Go24

神庭為經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1]。出《針灸甲乙經》。別名發際(《本事方》),天庭(《針灸雜誌》),督脈(《備急千金要方》)。屬督脈[1]。神庭是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督脈的交會穴[1][2]。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腦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腦,此穴在前額部,如腦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神庭穴主要用於頭面五官及神誌等疾患:如頭痛,耳源性眩暈,目赤腫痛,急性結膜炎,淚囊炎,鼻淵,鼻衄,驚悸,失眠,癲癇,精神分裂癥,高血壓,瘧疾,眩暈,耳聾,迎風流淚,目翳,癲狂,癇證,中風,喘渴,煩滿,角弓反張,心腹脹滿,頭暈目眩,鼻鼽,流淚,雀目,吐舌,結膜炎,鼻炎,神經官能癥,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癥等。

4 神庭穴的別名

發際(《本事方》),天庭(《針灸雜誌》),督脈(《備急千金要方》)。

5 出處

《針灸甲乙經》:神庭,在發際,直鼻,督脈、足太陽、足陽明之會。

6 穴名解

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腦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腦,此穴在前額部,如腦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

神,指腦之元神。庭,宮庭,庭堂。本穴居頭顱之上,腦在其中,而腦為元神之府,為人的精神智能生發之處,故名之。意為此乃腦神所居之高貴處也。道經中有三丹田之說。《中黃經》以腦宮為上丹田,心宮為中丹田,腹胃為下丹田,也稱上中下三庭。《黃庭中景經》註:“面有神庭。”《黃庭內景經》註:“神處其中則靈,靈則應,應則保身。”故神庭者腦神之宅,保身之堂也。此穴在前發際正中直上5分處,正當腦海前庭,為神居之所,神識所在,且居面之上部。《續博物誌》雲:“面者,神之庭也。”《淮南子》雲:“神者,智之淵也。”主治煩悶恍惚,癲疾風癇諸疾,《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有:“治癲疾風癇……悸驚不安寐。”因名神庭。[3]

7 特異性

神庭是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督脈的交會穴[1][2]。

8 所屬部位

前頭[4]

9 神庭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神庭穴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5]。

神庭穴位於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處。正坐仰靠取穴[1]。

神庭穴位於頭正中線,入前發際0.5寸(《外臺秘要》)[2]。壹說:“在發際,直鼻”(《針灸甲乙經》)。

神庭穴在督脈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頭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頭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頭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頭部的位置

10 神庭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頭部中線入前發際0.5寸處取穴。

神庭穴位於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處。正坐仰靠取穴[1]。

正坐或仰靠位,於前發際中點直上0.5寸處取穴;若無前發際時,可先取百會,向前4.5寸取穴[6]。

快速取穴:正坐,從前發際正中直上1橫指,拇指指甲中點處即是神庭穴[7]。

11 神庭穴穴位解剖

神庭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左、右枕額肌額腹之間、腱膜下疏松組織。布有額神經的滑車上神經和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左、右枕額肌額腹之間→腱膜下疏松組織[1]。

皮膚→皮下組織→枕額肌額腹[8]。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滑車上神經分布;深層有面神經顳支和眶上動脈分布[8]。

布有額神經分支和額動、靜脈分支[2]。

12 神庭穴的功效與作用

神庭穴具有寧神醒腦、降逆平喘的功效。

神庭穴有清頭明目、寧心安神作用[1]。

神庭穴系督脈、胃經和膀胱經之會穴,有清頭寧神之功,主治癲狂風癇,驚悸不安[3]。

13 神庭穴主治病證

神庭穴主要用於頭面五官及神誌等疾患:如頭痛,耳源性眩暈,目赤腫痛,急性結膜炎,淚囊炎,鼻淵,鼻衄,驚悸,失眠,癲癇,精神分裂癥,高血壓,瘧疾,眩暈,耳聾,迎風流淚,目翳,癲狂,癇證,中風,喘渴,煩滿,角弓反張,心腹脹滿,頭暈目眩,鼻鼽,流淚,雀目,吐舌,結膜炎,鼻炎,神經官能癥,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癥等。

神庭穴主要用於頭面五官及神誌等疾患:如頭痛、耳源性眩暈、目赤腫痛、急性結膜炎、淚囊炎、鼻淵、鼻衄、驚悸、失眠、癲癇、精神分裂癥及高血壓、瘧疾等[1]。

神庭穴主治頭痛,眩暈,驚悸,失眠,鼻淵,癲癇等[2]。

神庭穴主治頭痛,眩暈,鼻淵,鼻衄,耳聾,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目翳;癲狂,癇證,失眠;中風,喘渴煩滿,角弓反張,心腹脹滿[6]。

神庭穴主治頭痛、眩暈、失眠、鼻淵、癲癇[9]。

頭暈目眩,鼻淵,鼻鼽,流淚,目赤腫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張,癲狂,癇癥,驚悸,失眠,淚囊炎,結膜炎,鼻炎,神經官能癥,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癥。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壹般沿皮刺0.3~0.5寸[1]。

平刺0.3~0.5寸,局部酸脹[6]。

沿皮刺0.5~0.8寸[2]。

平刺0.5~0.8寸[10]

14.2 灸法

可灸[1][6][10]。

艾條灸5~10分鐘[2]。

15 神庭穴的配伍

神庭穴配列缺治頭痛[1]。

神庭穴配上星、睛明、前頂、太陽治目赤腫痛[1]。

神庭穴配三陰交、神門治失眠[1]。

神庭配上星、肝俞、腎俞、百會,有補益肝腎,滋陰明目的作用,主治雀目,目翳。

神庭配攢竹、迎香、風門、合谷、至陰、通谷,有宣肺利竅,疏風清熱的作用,主治鼻鼽清涕出。

神庭配兌端、承漿、有醒腦開竅,調陰和陽的作用,主治癲疾嘔沫。

神庭配上星、睛明、前頂、太陽,治頭痛目疾[6]。

神庭配印堂、神門、內關、三陰交,治失眠[6]。

神庭配本神、百會、後頂、玉枕、天沖、大杼、曲骨、尺澤,治癲疾[6]。

神庭配風池、合谷、太沖,治小兒驚風[6]。

神庭配攢竹、迎香、風門、合谷、至陰、足通谷,治鼻鼽、清涕出[6]。

16 特效 ***

用中指指尖掐按神庭穴,每次3~5分鐘,可緩解和調理由重感冒或暈車、暈船引起的頭昏、嘔吐等癥狀[7]。

17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

《針灸甲乙經》:頭腦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痎瘧,神庭、百會主之。寒熱頭痛,喘喝,目不能視,神庭主之。風眩,善嘔,煩滿,神庭主之。癲疾嘔沫,神庭及兌端、承漿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癲疾風癇,戴目上不識人,頭風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淚出,驚悸不得安寢。

《針灸大成》:主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角弓反張,吐舌,癲疾,風癇,目上視不識人,頭風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淚出,驚悸不得安寢,嘔吐煩滿,寒熱頭痛,喘渴。

《普濟方》:歧伯曰:凡欲療風,勿令灸多,緣風性輕,多則傷,宜灸七壯至二十壯;禁針,針即發狂。

《類經圖翼》:灸三壯,禁刺,刺之令人癲狂目失明。

18 神庭穴研究進展 18.1 對中風患者微循環及痛閾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