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吉林八景的鶴舞向海

吉林八景的鶴舞向海

位於松遼平原邊緣,科爾沁草原東部邊陲,白城市通榆縣境內,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爾沁草原中部。總面Jilin province eight landscape積為10.67萬公頃,為典型的草原地貌。南北最長 45 公裏,東西最寬 42 公裏,西與內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與洮南市相鄰。保護區南部有霍林河貫穿東西,中部有額穆泰河流進濕地,北部引洮兒河水註入水庫。保護區橫跨通榆縣五個鄉鎮場、十二個村、三十二個自然屯,二萬人口在區內從事著農、林、牧、副、漁各業生產。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有20多種林木和200余種草本植物。三條大河(霍林河、額木太河、洮兒河)橫貫區內,22個大型和上百個小型自然泡沼星羅棋布,產魚20多種;鳥類173種,隸屬16目、40科、98屬,其中有鶴類6種,占全世界現有15種鶴類的40%。珍稀禽類有:丹頂鶴、白枕鶴、白頭鶴、灰鶴、白鶴、天鵝、金雕等,成為遠近聞名的“鶴鄉”。1981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105400公頃。1992年,我國加入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後,向海即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冊》。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定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 級自然保護區》。1993 年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準納入“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國家郵政局曾於2005年7月30日發行《向海自然保護區》特種郵票壹套四枚。借用“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句來描述丹頂鶴故鄉——向海的瑰麗景觀再恰當不過。2009年“向海鶴舞”被評為“吉林八景”之壹,在中國吉林省享有“東有長白,西有向海”之美譽,是吉林的象征。

乾隆皇帝曾在向海親筆題下“雲飛鶴舞,綠野仙蹤。福興聖地,瑞鼓祥鐘。”的碑文。

荷蘭親王貝恩哈德到向海觀光後,深有感觸地說:“這真是人間仙境!”

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其博先生考察向海後說:“我到過世界上50多個國家的自然保護區,象向海這樣完好的自然景觀、原始的生態環境、多樣性的濕地生物,全球也不多了,這不僅是中國的壹塊寶地,也是世界的壹塊寶地。”

珍:向海濕地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1992年,向海自然保護區被列入拉姆薩爾公約《世界重要濕地名錄》,並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 每年吸引大批專家學者來此考察、觀光,進行學術交流。國內的鳥類學者和鳥類愛好者,每年也都來此開展科學研究,觀看各種水禽和欣賞濕地風光。向海,已成為我國東北地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地和科研教學基地之壹。

絕:除了鼎鼎大名的丹頂鶴,全世界15種鶴類中,向海就有6種,是遠近聞名的“鶴鄉”;各種珍稀鳥類***173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的鳥類向海有49種。另外,這裏各種獸類、魚類、野生植物種類繁多,是亟需保護的珍貴的天然博物館。

神:向海是個令人情牽夢縈的地方。關於向海的動人傳說多如天上的繁星。神奇的是,據說每壹個來過這裏的人都會經歷壹次傳奇的體驗,留下壹段動人的故事,成為他們畢生難以忘懷的情結。主要的景點有鶴島、博物館、百鳥園、沙灘浴場、遊船渡口、千鳥巢、香海寺、郁洋澱、蒙古黃榆、風車、杏樹林等30多個。 中國古籍文獻中對丹頂鶴有許多稱謂,如《爾雅翼》中稱其為仙禽,《本草綱目》中稱其為胎禽。丹頂鶴是鶴類中的壹種,因頭頂有紅肉冠而得名。它是東亞地區所特有的鳥種,因體態優雅、顏色分明,在這壹地區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貞、長壽的寓意。

外形特征:丹頂鶴具備鶴類的特征,即三長——嘴長、頸長、腿長。成鳥除頸部和飛羽後端為黑色外,全身潔白,頭頂皮膚裸露,呈鮮紅色,丹頂鶴的尾脂腺被粉(冉羽)。幼鳥體羽棕黃,喙黃色。亞成體羽色黯淡,2歲後頭頂裸區紅色越發鮮艷。

分布:丹頂鶴繁殖地在中國松嫩平原、俄羅斯的遠東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國東南沿海各地及長江下遊、朝鮮海灣、日本等地越冬。 《向海放歌》

揚眉

《春之聲》

早春,我驅車來到了向海,

這裏是科而沁大草上的明珠,

八百裏翰海中的水泊濕地,

也是候鳥們棲息的聖地,

更是我心馳神往的天國。

(略)

《夏之情》

初夏的淩晨,

我從通榆出發步行去向海,

為的是不驚擾熱戀中的鳥兒們,

也能夠靜靜地體味那壹方雲水夢澤的天地。

(略)

《秋之韻》

金風驟起天高氣爽,

蔚藍的天空漂浮起輕盈的白雲,

俯瞰著遼闊的草原和草原上的水泊,

投下了稀疏斑駁的倩影。

(略)

《冬之魂》

初冬的夜晚,

貝加爾湖的寒流裹著蒙古大漠的黑雲,

從小興安嶺的山口呼嘯地奔來,

暴虐地襲擾著科爾沁草原。

濕漉漉的雪粒帶著冷冷的寒意,

粘滿了這的柳條榆叢,

糊住了這的丘陵土坎,

覆蓋了這的溝溝水渠,

把昔日金波蕩漾的水泊,

嵌上了厚重的銀環,

朗朗地暉映在雪海荒原。

往日喧囂的集市已悄然無語,

鶴鳥們都在忙碌地啄食積攢著體力,

間或有幾只伸展開羽翼,

也只是活動下繃緊的筋骨。

飛雪壹場緊壹場的下,

氣溫壹度寒壹度的降。

樹葉脫去了金黃的色彩,

在犀利的寒風中漫天地飛揚;

蘆葦折斷了堅挺的蘆桿,

在呼嘯的寒流間成片地倒伏;

大地剝去了華麗的衣裝,

在狂暴的寒潮裏無奈地龜裂。

湖泊的冰面漸漸地縮小,

最後終於結成了晶瑩的冰膜,

鶴鳥們只能踏裂冰晶嘬取泛著青光的魚,

卻都遲遲不肯向南飛去。

這時候最活躍的要數草原上的錦雞,

拖著長長的鳳尾成群結隊地東飛西舞,

穿梭在茂密的沙棘荊棘中,

尋找著黃色的漿果。

這時候最忙碌的要數草叢中的百靈,

穿著灰黑的衣衫結幫唱影地東遊西逛,

撲爍在斑駁的田埂池溝裏,

刨食著殘留的谷物。

終於有壹天漫天鵝毛的大雪覆蓋了向海,

把這草原上的明珠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

鶴鳥們還在悠閑地踱著方步,

遲遲沒有南飛的跡象。

我打電話焦急地詢問著家父,

他告訴我:

在等風。

在等風?

那壹日我站在突兀雪崗上,

望著在呼嘯的西北大風中振翅騰起,

憑借風力高高滑翔在天際的鶴鳥們頓有所悟。

於是我大揮手臂高聲呼道:

鶴兮、鶴兮、早早歸來兮,

它鄉不可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