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試論《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

試論《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

試論《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

姓名:陳帥?

摘? 要:《三國演義》是壹部以男人為主體的歷史演義小說,那是壹個充滿尖銳矛盾的政治軍事鬥爭的世界。在如此動蕩不安的環境下,作為小說中的女性是很少被人重視的,在眾多的人物形象之中,女性僅僅占到4.6%,也就55位。於是羅貫中對女性的“奇聞”,“奇事”的描述,更顯得重要了。本文就要在飛鴻踏雪式的出場方式下,對女性形象進行分析,找出小說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意義。

關鍵詞:女性形象,品格,內涵

?

壹、引言

? 《三國演義》 中人物眾多,上至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涉獵廣泛。清人.毛宗崗點評《三國誌通俗演義》 時說道:“古史甚多,而人獨貪看《三國誌》,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於三國者也!”。而《三國演義》是以《三國誌》為藍本的,同樣令人愛不釋手,有觀止之嘆。對女性人物來說,又以其特有的魅力,讓人流連,筆者試對其分析如下:

二、流芳百世的女中豪傑

? 這壹類的女性形象,小說中有不少,如貂蟬、孫夫人、祝融夫人、徐母等。這也是作者描寫得最為詳細,性格最為豐滿,最令人矚目的壹個群體,她們智、勇、節、烈、義的品格成為那個時代女性的閃光點。然而,這類人物也是撲朔迷離的,如同曇花壹現,在最能體現她們個性的事件結束後便淡淡地退出,雖如驚鴻壹瞥,也足以令人銘記。

(壹) 智與勇的貂蟬

作為四大美女之壹的貂蟬,以拜月聞名遐邇,她在小說中的出場是比較早的,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中首次亮相的她是王允家中的歌妓,美艷動人、知書達理,是離間董卓和呂布的關鍵人物。作家在寫她之前,先不惜筆墨寫了董卓殘暴、呂布助兇、群臣舉手無措,徒嘆奈何,將壹美人放在如此緊張的環境下,足見她的地位,也看出她的不同尋常。王司徒眼看董卓將篡奪大漢天下,回府流淚不止,嘆息悠長,於是貂蟬登場,壹句“妾許大人萬死不辭,望即獻妾與彼,妾自有道理。” 之後,命運變了,局勢也變了。這種明知是險走之欣然的性格是勇敢的,這種自有道理是自信的有智慧的,直到取信於董卓,迷惑於呂布,她在自己的特殊戰場上遊刃有余,成功離間二人,於是董卓成了呂布戟下之鬼,圓滿完成任務。如此壹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子,若是沒有大智大勇,是絕不能巧妙出色地完成使命的。假使少了貂蟬,誅董的行動也不會如此驚心動魄,跌宕起伏,哪還有後世的津津樂道,傳唱不已呢!然而大功告成之時作者卻給了她壹個匆匆的退場,壹句“呂布至郿烏,先取了貂蟬”後便消失了蹤跡。

毛宗崗有兩句評價寫得極好,贊揚了她的作用,突出了她的品格形象,“十八路諸侯不能殺董卓,而壹貂蟬足以殺之。劉、關、張不能戰呂布,而貂蟬壹女子能勝之。”足見其功。“以衽席為戰場,以脂粉為甲胄,以盼睞為矛戈,以顰笑為弓矢,以甘言卑詞為運騎設服,女將軍真畏哉!”足見其智勇。雖然,她不作為主要人物來描述,但是這驚鴻壹現,就把壹位智勇雙全,大義凜然,靈動鮮活的女子,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欽佩!她可以做個女將軍,不必沖鋒陷陣,憑著壹腔熱血,兩排伶牙俐齒,三寸不爛之舌就能殺敵於無形中!有人說她出賣色相,不光明正大,然而戰爭年代哪少得了兵不厭詐呢?她和西施都是美女,也都是於國於家有利的真女子,巾幗不讓須眉,她們為了國家犧牲自己,無可厚非。讓男兒汗顏,讓後世欽佩!

(二)忠與烈的孫夫人

在《三國演義》中,孫夫人正面的出場只有三次。第壹次在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作者將她怒斥吳兵、幫助劉備回到荊州所表現的忠與勇描寫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當相隨。”可見其忠,丁奉、徐盛追趕,夫人斥道“妳只怕周瑜,獨不怕我?周瑜殺的妳,我豈殺不得周瑜?”可見其勇。毛宗崗有壹幅對聯寫的好“老新郎學作婦人腔,宛然弱婿;小媳婦偏饒男子氣,壯哉賢妻.”? 對孫夫人的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第二次在小說第六十壹回《趙雲截江救阿鬥,孫權遺書退老瞞》,這壹次壹改往日形象,表現的是孫夫人無可奈何的樣子,痛苦地夾在忠孝之間,對張飛和趙雲的截江之舉雖然也是怒斥,但是已經沒有了以前的痛快酣暢。先是喝道,後來講明原委,最後以死相逼,哪還有劍拔弩張,沖天的豪氣!

第三次出現在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裏,孔明巧布八陣圖》,這壹次退場也是只有壹句話:“時孫夫人在吳,聞猇亭兵敗,訛傳先主死於軍中,遂驅車至江邊,望西遙哭,投江而死。” ,生的富貴,死的淒涼,不得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毛氏也給了相應的點評:“當夫人怒斥吳兵之時,何其壯也!及觀其攜阿鬥而歸,疑其誌不如前也。今觀其哭先主而死,則其烈不減於昔矣!”從孫夫人的出現到退場,她所持有的那份真與烈在簡便的故事敘述中表現得可嘆可敬。這似乎是在成長,年輕時的孫夫人英雄氣盛,脾氣剛直;在荊州生活幾年後儼然到了中年,銳氣磨盡,也滋生出母愛的情懷,變得穩重了不少;猇亭之後,人到暮年,無所掛懷,多了份歲月磨練出的情感,於是隨夫歸去!活的壯烈,死的驚天動地!不得不讓人佩服。

(三)直率豪爽的祝融夫人

? 祝融夫人的出場和王熙鳳壹樣的與眾不同,不見其人,先聞其聲。在小說第九十回《驅巨獸六破蠻兵,燒藤甲七擒孟獲》中,忽然屏風後壹人大笑而出:“既為男子,何無智也?我雖是壹婦人,願與妳出戰。”,這壹笑多麽直率豪爽,這壹言,多麽有勇有擔當!然後簡單介紹了她的出身和本領,祝融氏之後,祝融乃火也,暗示她火烈的性格;五口飛刀,壹把長標,騎的卷毛赤兔馬,多麽奇怪的裝備,體現出夫人之奇,奇人必有奇藝。而獨不寫其外貌,只用了張嶷的心理活動“暗暗稱奇”四個字,無論醜也罷,不管俊也罷,都無關緊要,反正是奇人壹個,不同尋常,為後文她的本事,她的舉動做了鋪墊。夫人出手不凡,壹舉生擒馬忠、張嶷,大振蠻兵威風,將她的英勇善戰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裏毛宗崗也有評論:“貂蟬可當女將軍,然未嘗用兵也;孫夫人雖好兵,然未嘗戰也;此處真壹員女將出來……”。三個人的高大形象頓時呈現在讀者目前,寫的多麽深刻啊!

? (四)深明大義的徐庶之母

徐母出現在小說第三十五回《玄德用計襲樊城,元直走馬薦諸葛》,曹操為了拉攏徐庶進曹營,用計取來了徐庶的母親,並令人模仿徐母的筆記給徐庶寫信,言稱病重,引誘他去許昌。徐母見到曹操後,曹操勸她歸降,她也是怒罵曹操,並舉硯向他砸去,好壹個剛烈的婦人,這裏漸漸淡化了男女的性別,把徐母寫的英雄萬丈,突出了她的形象,壹開始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接著見到徐庶之後,開始用“汝”,後用“孺子”,最後“愚夫”,體現了對兒子態度的變化,她說投皇叔才是正確的,因小事而改變陣營,有辱祖宗顏面,辜負了母親的教誨。多麽深明大義啊!最後,自縊於梁間,以死明誌,以死訓子,多麽有氣魄!徐母流芳千古,她可比三遷的孟母,刺字的嶽母。這是作者樹立的典型,是最具色彩的壹筆,她的形象是可感的,是不可褻瀆的,是令人振奮的!

又如劉備之妻糜夫人,危難時刻,投井而死,托阿鬥於趙雲,留後嗣於劉氏,這份忠與孝是難得的。這類女性都有“奇事”,都開“奇聞”,也建“奇功”,以其特殊的事件和影響力,在那個動蕩不安,群雄逐鹿的時代,換來了壹席之地,其魅力是無窮的,其手法是不朽的。羅先生,三言兩語,將這驚鴻壹瞥,描寫成了美麗的戰場之花!

三、身份高貴、命運悲慘的女性

權利歷來是十分誘人的,爭奪者會萬死不辭,不惜壹切,這裏全是血與淚的戰場。男性爭權奪利是無可厚非的,封建時代畢竟是男權社會,然而,女性的權利欲望也是不能夠忽視的,比男人更可怕,更陰險,也更可憐!小說中的這類女性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她們在女性中身份特殊、地位尊貴,大多是帝後、皇妃、諸侯軍閥的妻妾以及少女,她們總是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影響著男性掌權者,從而對政治和歷史命運產生影響,成為不可或缺的壹筆。但是,作者好像不太刻意細致地描繪她們,她們的性格沒有那麽明朗,多傾向於符號化,似信筆由來。這裏列出三種類型:立嗣事件後的女性,皇帝身邊的女性,聯姻下的女性。

(壹)不同性情的國母形象

首先出場的是董太後和何後,在小說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中:“靈帝病篤,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後事。”於是二人出場。隨後在立劉協和劉辨的爭論中,二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權勢反目成仇,最終董太後被誅殺,何國舅慘死,十常侍為亂,國家因此陷入危難之中。可見女性在立嗣上對國家的作用,後宮幹政壹向是忌諱的,很容易致亂。畢竟女性是柔弱的,雖然容易幹擾男性,但是也容易被別人控制,像武則天那種女性也是少的。

再壹個例子就是蔡夫人。她是荊州刺史劉表的後妻,也是荊襄九郡的旺族,她的出場是在小說的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把她放置在夜語的背景上,在臥榻之側談論劉備,她的出場是陰暗的,因此她的心也是陰險的。再後來她隔屏聽劉備和劉表密語,並設計陷害劉備,她的專橫、強權的形象躍然紙上。後來在小說第四十回《蔡夫人議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關於立嗣的問題上,她設計驅趕劉琦,立下了懦弱的劉琮為荊州之主。蔡夫人的跋扈和毒辣的心機,再壹次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形象是獨特的,比任何女性形象和個性都要鮮明,這壹類的女性還有袁紹的妻子劉夫人、郭太後等。這樣的女性,雖然能壹時得逞,最終的命運也是悲慘的,蔡夫人最後還是被曹操害死!

相比之下,東吳的吳國太則顯得賢明多了,她相夫教子,安穩東吳天下,得江東太平。她的手段是高明的,絕不參政議政,不給人留下把柄,曹操命孫權送子去許昌做人質,當時孫策方死,孫權剛剛十八歲,江東還沒有穩定,如此艱難,作為江東之主的孫仲謀沒了主意,便去問吳國太,吳國太並沒有自己決定怎麽做,只說“請周瑜、張昭商議”,把難題推給大臣,聽完討論之後她還是沒有拍板決定,又說“公瑾之言甚善!”,再壹次說明不是我幹政!既解決了難題又樹立了好的形象,吳國太不愧為賢能之人也!和她比起來,董太後、何後未免太過沈不住氣,毫無國母鳳儀;蔡夫人也顯得沒有遠見卓識,目光短淺,也有失主母姿態。同壹類型的人,也有不同的品格,不同的形象!

? (二) 被符號化的後與妃

這壹類的女性是被符號化的,不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有的是以壹種勢力介入被介紹,有的作為事件的結果和引子被提及。如,伏皇後和董妃。

伏皇後的出場是在小說第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閣受詔》中,漢獻帝在她面前哭訴,只有面對她,皇帝才敢將自己的無奈和痛哭說出來,也只有這個時候,他才感到壹絲安全,她就是個溫柔的妻子,她的出現是引出國賊、討伐國賊。

第二次出現是在小說的第六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伏皇後為國捐生》中,也是在密討曹操的事件當中,此時的伏皇後是壹位計謀勇敢、知人善用而又果斷實施的女性。從哭訴的出場到絕望的拖出處死,她的形象是漸漸清晰的,她的人物也日趨真實了,能夠打動人心,有所震撼。

再說董妃,國舅董承的妹妹,她的出現和消亡很快很短,在第二十四回《國賊行兇殺貴妃,皇叔敗走投袁紹》中寫道:“且說曹操既殺了董承等眾人,怒氣未消,遂帶劍入宮,來弒董妃……時懷孕五個月。”直到末尾她才說了壹句話:“董妃哭告曰,乞全屍而死,勿令彰露。”曹操遂令人取白練至前。可見她的出現只是壹個襯托,是為了說明曹操奸雄的本質。正因為只有壹句話,才體會到她的不幸,皇帝的懦弱無奈,更揭露了國賊的專橫跋扈。

還有曹皇後也是值得壹提的,她是曹操的女兒,可是在小說第八十回《曹丕廢帝篡炎劉,漢王正位續大統》中她的哥哥曹丕篡漢自立時,她大罵“奈何為此亂逆之事”,而且痛斥曹仁、曹洪為富貴而做賊子佞臣,作者僅僅用了幾句話就將她的深明大義表現了出來,不由得人眼前壹亮,贊嘆不已!

? (三) 有姓無名的豪傑之女

唐.戎昱《和番》中寫道:“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歷來都把和親作為政治手段之壹,來化解危難。在三國這個群雄並起,諸侯紛爭的時代,女性的參與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這類女性也是作為構成事件極小的因素被提及。她們往往有姓而無名,只是政治的角色,都是壹筆帶過的。

比如呂布之女,在小說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中只說“……為嚴氏有壹女,呂布最為鐘愛。”,《三國誌》中袁術也說道:“布不予我女,理當自敗!”當時曹操來討伐呂布,布為了化解危難,不得不把女兒許配給袁術之子,她出現三次,壹是袁術求親,二是呂布送女,三就是她的退場了,也是壹筆帶過的:“曹遂將其妻女送往許昌安置。”結局沒交代,可想而知必然是悲慘的,為奴為婢的。

再壹個就是關羽之女,在小說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雲長攻抜襄陽郡》,孫權想以自己的兒子娶關羽之女結為秦晉之好,可是被關羽以“虎女安能嫁犬子乎!”的話拒絕了。以後關羽之女便沒了音信,也沒有名字,她的出現也是為了引出孫劉幹戈起,雲長麥城縛亡的事情罷了!

歷來凡是在政治聯姻下出現的女性結局都是悲慘的,昭君便是如此,最後只落得個“獨留青冢向黃昏”的境地。這壹類的女性雖然不是主角,畢竟也是生活中存在的,若不是羅貫中思慮周全,怎麽能夠浮現在讀者眼前!

? (四)戰爭的犧牲品蔡琰

蔡琰的出場是在小說的第七十壹回《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據漢水趙雲寡敵眾》,此時寫的蔡文姬似壹閑筆,與戰爭閑暇之際,略帶壹提。先敘述了她的身世,蔡琰乃中郎將蔡邕之女,文中說“先時其女蔡琰,乃衛仲道之妻;後被北方擄去,於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操深憐之,使人持千金入北方贖之。左賢王懼操之勢,送蔡琰還漢,又嫁董祀”生活壹波三折,悲慘之狀可謂強矣!她和昭君都有出塞的經歷,命運卻是不同的,昭君獨留青冢,而蔡文姬忍辱偷生,活的讓人心痛,倒不如昭君痛快!

作者也知道蔡琰是不幸的,如果直接寫出來未免太過冷漠,因此,他又對蔡文姬家中的裝飾做了說明,曹娥之孝,黃絹幼婦的品題,外孫齏臼之穎悟。壹來襯托了蔡家不愧文壇巨子之室,側面贊揚曹操的文化氣息,二來這些孝子賢孫,令人感慨的故事,表達了對蔡文姬不幸命運的同情。

毛宗崗這裏也作了批註:“前卷與此卷,方敘戰勝攻取之事,幾於旌旗眩目,金鼓聒耳矣!忽於武功之內帶表文詞,猛將之中雜見列女,如曹女之孝、蔡琰之聰、黃絹幼婦之品題、外孫齏臼之穎悟,令人耳目頓換。紀事之妙,真不可方物。”除了給人耳目壹新的感覺之外,也讓人頓生感嘆。即便作為壹個很有才華的女性,也還是逃脫不了那個時代對她的蹂躪。作為物的被占有方式而存在的命運值得我們深思!

四、《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與重點描寫女性形象的文學作品,如《金瓶梅》、《紅樓夢》、《鏡花緣》等相比,《三國演義》在對女性的關註、刻畫等方面雖仍顯不足,但作為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章回體小說,它所出現的女性形象,為後世文學作品女性的塑造和描寫提供了借鑒,其意義是不可忽略的。

首先,《三國演義》以幹凈的筆墨描寫女性,提升了後世文學塑造女性的品味。作者突破了“紅顏禍水”這壹觀念的束縛,站在肯定的立場上,以幹凈的筆墨、欽敬的態度塑造了女性形象。即便在寫與人私通董承侍妾雲英和黃奎之妾李春香時也不涉及淫穢之詞,點到為止,擺脫了低級趣味,這種簡潔的手法為後來《聊齋》寫風月事不用風月之墨、《紅樓夢》寫穢事摒棄穢筆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提升了文學作品創作的思想和道德品味。

其次,《三國演義》對女性的描寫開創了壹種新的模式,那就是以男性視角審視女性思維。男性作者寫女性的模式在以前的文學作品中也出現過,尤其是古代詩詞中常常見到男子代女性立言的作品。但這些男性作者還往往以女子的身份和口吻來描寫女性,表達的是閨怨思鄉之情,風格比較柔美,比如《涉江采芙蓉》。《三國演義》則完全采用男權社會男性的思維和道德標準來衡量、評判女性,這種模式對後世小說創作影響頗深。如,《水滸傳》中的孫二娘、扈三娘、顧大嫂之類的女性形象,很顯然是根據男性強盜的標準打造的,《紅樓夢》在描寫和觀察女性的視角和觀念上雖然有了很大的突破,然而還是未能擺脫男性視角對女性的審視,就是以男性對女子的同情、理解、愛戀和歌頌來描寫女性的。

再次,《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為後世文學作品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借鑒,尤其是崇尚道德的女性形象和巾幗英雄形象在後世文學作品中更是屢見不鮮。如,《水滸傳》之林沖妻、《金瓶梅》之吳月娘、《儒林外史》之魯小姐等就是對《三國演義》中忠義剛烈女性形象的模仿。明末清初湧現的才子佳人小說中才德兼重、情而守禮的佳人,都與《三國演義》中崇德的女性形象壹脈相承。後世文學中的穆桂英、樊梨花更是對《三國演義》中巾幗英雄形象的繼承和發展。

? 《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雖是驚鴻壹瞥,但是,在轉瞬即逝間留下來的光輝如同流星壹樣劃過文學的夜空,照亮了後世文學在女性形象描寫上的前進道路,羅貫中先生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五、結論

《三國演義》不愧是千古不朽的著作,寥寥可數的女性形象,被它詮釋得如此多姿多彩,仿佛在看世間百態。《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憑借她們獨特的出場方式,參與了歷史,參與了生活,爭得了青史留名,永垂不朽的權利和機會。成為《三國演義》中不可忽視的群體,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的變遷,我們依然能夠從書籍、文獻或影視、戲曲中看到她們的身影,還能感受到羅貫中先生偉大的藝術造詣,這是我們所慶幸的!總之,《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是多種多樣的,雖然都是飛鴻踏雪式的出場,可是留下的卻是深入人心的印象。

參考文獻:

[1]羅貫中、毛宗崗.毛宗崗評三國演義(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61,57.

[2]陳壽.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三國誌? [CD].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羅貫中、毛宗崗.毛宗崗評點,全圖繡像三國演義(上)[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200,747,748.

[4]羅貫中、毛宗崗.毛宗崗評點,全圖繡像三國演義(下)[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198,199.

[5]羅貫中、毛宗崗.毛宗崗評三國演義(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