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雅安茶有多出名?

雅安茶有多出名?

中國是茶的故鄉,四川是茶的搖籃,川茶在雅安。雅安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世界茶文明聖山所在地。西漢時期(公元前53年),茶祖吳理真在蒙頂山開創了人工種植茶葉的先河,後來通過南北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傳到世界各地。從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到辛亥革命,歷時1169年,蒙頂茶壹直是中央朝廷祭天祭祖的專用茶。幾千年前,佛經、蒙山食器和專用蒙山煎茶就起源於此。中國僅存的茶馬司和最古老的茶馬古道,見證了源遠流長的民族友誼;起源於宋代的蒙頂山茶派龍興十八式,獨具魅力,享譽海內外。

雅安是茶馬古道南路茶的起點,有著悠久而獨特的茶文化。

雅安茶葉中的精品壹直是皇家祖傳祭品,產量很少,世人了解甚少;另外,雅安偏西蜀,相對封閉,因為歷史原因滯後於當代市場競爭。但從地理、氣候、土壤條件來說,雅安是最好的茶葉產地。而且因為工業汙染少,茶葉品質純正,雖然江南佳明也不放過先。

雅安產的磚茶叫邊茶。幾十萬年來,人們背著二郎山或小相嶺,進入藏區到印度、尼泊爾交換馬匹和藥材,不僅是主要的貿易,也是穩定邊疆的必需品。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53年,西漢藥農吳理真將野生茶樹移植到今天雅安名山縣的蒙頂山,開創了世界上人們制茶的先河。吳被尊為茶祖,雅安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長江滿水,蒙山頂茶。”雅安人工栽培茶樹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早有人從事茶葉工作的地區之壹。蒙頂茶因其品質優良、工藝精湛而被視為貢茶,上世紀50年代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壹。自古以來,四川就是中國最早栽培茶樹的地方。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這裏以盛產茶葉而聞名。蒙頂山是蜀縣茶葉的發源地,也是中國名茶的發源地。蒙頂山,古稱蒙頂山,位於四川盆地邊緣的雅安市名山縣。久負盛名,唐代曾以“蒙頂茶”作為貢茶而聞名於世。自唐代以來祭天祭祖的禦茶從何而來?長江水滿,蒙頂山為上茶,被譽為雅安蒙頂山最好的茶。詩人白居易晚年回憶他壹生的摯愛:蒙山是老茶。雖然現在雅安茶的名氣不如東南各省的名品,但是它的好品質是有口皆碑的。在上海舉行的茶博會上,蒙頂山茶被家人品嘗後,被評為不亞於四大名茶。

蒙山茶史

蒙頂山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追溯蒙頂山茶的歷史,始於西漢,至今兩千多年。公元前53年,西漢藥農吳理真發現了蒙頂山野生茶葉的藥用功能,於是在蒙頂山五峰之間的壹處凹地移植種植了7棵茶樹。據清代名山縣誌記載,這七種茶樹“兩千年不枯,其茶葉薄而長,味甘清冽,色黃而青,蓋香雲煙於杯中不凝。”吳立真種植的七種茶樹被後人稱為“神仙茶”,他是世界上種植馴化茶的第壹人,被後人稱為“茶祖”。

蒙頂山茶樹

從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蒙頂山茶被列為中央朝廷祭祖和皇帝的專用貢茶,壹直到清王朝在公園1911被推翻,歷時1164。寫於公元813年的唐代地理誌代表作《元和縣誌》記載:“蒙山在縣城南十裏,今每年進貢茶,為四川之最。”唐文宗五年(公元840年),日本詞人大圭施任原從長安歸來。唐朝皇帝送給他的禮物中,有“蒙頂茶兩斤,團茶壹串”。作為皇帝的禮物,蒙頂山茶成為國禮茶。

蒙山仙茶

蒙頂山被譽為“仙茶之鄉”。蒙頂茶是四川蒙山各類名茶的總稱。主要品種有甘露、黃芽、石花、萬春銀葉、俞曄常春等五大傳統名茶,以及特級綠茶、各類烘炒綠茶、茉莉花茶、沱茶、南邊邊茶等。它們是貫穿中國茶史的名牌茶。

“皇家茶園”與七種神仙茶樹

蒙頂茶之所以久負盛名,在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據古書記載,“蒙山上有華蓋,下有精氣”,“蒙山之巔多美山,邪草不生舒鳴”。蒙頂山由上清、玉女、景泉、甘露、菱角五座山峰組成。群峰相對,形似蓮花,山勢高聳險峻。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2000~2200毫米。壹年四季都是毛毛雨,滿山都是煙雲。這種雲霧彌漫的生態環境可以減弱陽光直射,增加散射光,最有利於茶樹的生長發育和芳香物質的合成。

此外,蒙頂茶有2000多年的加工經驗,從采摘、制作、拼配、包裝等各個環節都細致精致,所以品質上乘,風味獨特。它們色澤翠綠,湯色清澈,味道鮮爽,香味綿長,物質豐富。色、香、味俱全,真的有飲茶解悶,聞之清甜爽口的功效。唐人李肇在《唐史補編》中寫道:“風俗對茶來說是珍貴的,茶的名品造福大眾。劍南有覆石花、小方塊或散芽,數為第壹。

蒙山茶詩

蒙頂茶文化的人文精神是茶中極品,歷代達官貴人、文人墨客贊美蒙頂茶的文章多達數百篇。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琴茶》詩中吟誦道:“琴中唯聞死水,老茶為蒙山”。《死水》是古代名曲,白居易將其與蒙頂茶相提並論,可見白居易對蒙頂茶的喜愛。在《山夢白雲巖茶詩》中,李陽國王對蒙頂茶評價很高,說“若教陸羽為賢人,當是天下第壹茶”,表達了他對蒙頂茶的深情。唐朝以後,蒙頂山被封為聖山,專門種植貢茶。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喝蒙頂茶。當時的詩人孟郊,官職很低,只向在朝廷做官的叔父要了壹杯茶,便吟道:“茗玉花盡,荷葉空...幸運的是,他們首先被派去拯救這種疾病。”劉禹錫不滿朝廷急催貢茶。他在《西山蘭若茶試歌》中唱到:“此外,蒙山古春竹,白泥紅印走塵埃”,在《小樹人》炒茶戲中唱到:“飲酒之人多,必嘗蒙山紫筍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