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木蘭的木蘭城

木蘭的木蘭城

木蘭縣城是全國文明城鎮示範點,全省城市建設規劃先進縣。

1、博物館。木蘭縣博物館始建於1997年,館舍面積1100平方米,展廳分沿革、資源、現代成就、藝術作品四個部分,有沙盤、景觀9處,展品3828件,其中照片、圖表500張,文物展品1000余件,國家三級以上文物40件。每年接待觀眾及海外遊客約4萬人次。1999年在全省博物館展覽年評比中,木蘭博物館自然資源陳列被評為全省十大優秀陳列。目前該館不僅成為壹個主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展示我縣旅遊業對外的壹個重要窗口。

2、仿古步行街。仿古步行街始建於1998年,步行街總長500延長米,仿古建築18棟,仿古立面裝修改造樓房4棟,步行街統壹安裝了屋檐懸掛燈、樓房造型燈、牌匾裝飾燈,門前瀑布燈、街道仿古燈,並在仿古街開辟燈光夜市,定期安排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仿古街是我縣集夜市、休閑、觀光為壹體的最熱鬧繁華的商業街。

3、金蘭公園。始建於1994年,後經三期建設改造,東西延伸擴展到1100延長米,總占地面積達4.16公頃,綠化面積達2萬平方米,鋪彩磚面積達2.2萬平方米,園內設有壹座石橋和壹座鐵橋、法國艾菲爾鐵塔縮影及壹些工藝雕塑品。是娛樂、晨練和休閑的最佳場所。被譽為“松花北岸第壹園”。

歷史沿革

建置前

先秦時,境內為濊貊族活動區域。

秦漢年間。濊貊族壹支--夫余,建夫余國,境內為北夫余屬地。

漢末,挹婁族興起,境內屬挹婁西境。

魏晉時期,北夫余之裔在夫余國故地建寇漫汗國,境內遂屬其轄。

南北朝時期,勿吉族建國,境內受勿吉黑水部轄。

隋代,勿吉演變為靺鞨,境內遂為靺鞨黑水部轄。

唐代,黑龍江地區納入唐朝版圖,黑水靺鞨,改治黑水都督府,境內遂為其轄地。

五代時期,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神冊元年(916年)建立遼王朝,原黑水靺鞨歸遼,境內遂歸東京道術甲部所轄。

宋代,完顏阿骨打於天慶五年(1115年)建金,1125年,金滅遼,境內遂屬金國上京會寧府(阿城)所轄。金轄地被韃靼占領後,境內便成為成吉思汗幼弟帖木格斡赤斤的封地。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元後,改行省制,境內初屬遼陽行中書省開元路,後為合蘭府水達達路所轄。

明代,東北實行都司衛所制,境內屬奴兒幹都指揮使司所轄。永樂五年(1408年),設置木蘭河衛,亦稱哈夫衛。

清代,初為盛京將軍(最初稱留守盛京內大臣,順治三年改為昂邦章京)管轄。順治十年(1653年)為寧古塔昂邦章京管轄。康熙元年(1662年)改為寧古塔將軍統領境內軍政事宜。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月,曾設黑龍江將軍衙門,境內遂屬其轄。雍正十二年(1734年)歸呼蘭城守尉直轄。同治元年(1862年)呼蘭城守尉下設呼蘭廳(巴彥縣),境內遂為其屬地。光緒五年(1879年)改呼蘭城守尉為呼蘭副都統,境內仍歸其轄治。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建東興鎮。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巴彥蘇蘇旗營協領遷至東興鎮,置協領公署,歸呼蘭副都統管轄。

建置後

光緒三十壹年(1905年),副都統升呼蘭廳為呼蘭府,移治呼蘭,而於原呼蘭廳治設巴彥州,隸屬呼蘭府,將蒙古爾山(蒙古山)以東大、小木蘭達、白楊木河壹帶從巴彥州劃出,置木蘭縣,與東興鎮均隸屬巴彥州。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廢將軍,改行省制,木蘭為黑龍江轄境。

民國元年(1912年),撤東興鎮協領公署,劃歸木蘭縣管轄。民國2年(1913年),實行省、道、縣制,撤府、州,木蘭縣公署成立,遂歸黑龍江省綏蘭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年),置東興設治局,脫離木蘭縣,歸綏蘭道直轄。民國18年(1929年),改省、縣制,木蘭縣、東興設治局直屬黑龍江轄治。

1932年(偽滿大同元年)9月,日軍占領木蘭,建立偽縣公署,為偽黑龍江省公署管轄。1933年(偽滿大同2年)8月,撤東興設治局,建東興縣(丁等縣),亦為偽黑龍江省公署管轄。

1934年(偽滿康德元年)省轄範圍劃小。木蘭、東興兩縣均劃歸濱江省轄治。

1945年“八·壹五”東北光復。9月6日,李兆麟將軍派抗聯將士陳德山、趙連升、何有才抵木蘭,進行建黨、建軍、建政工作。

1946年2月,木蘭、東興兩縣相繼解放,分別建立民主政府。兩縣歸松江省哈北專區管轄。

1947年11月,東興縣制撤銷,並入木蘭縣,仍歸松江省哈北專區管轄。

1949年,縣民主政府改為縣人民政府,為松江省政府直轄。

1954年8月,松江省與黑龍江省合並為黑龍江省,木蘭由黑龍江省直轄。

1955年,縣人民政府改為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3月,劃歸黑龍江省綏化地區管轄。

1958年8月,改屬黑龍江省松花江地區管轄。

1960年5月,木蘭劃歸哈爾濱市轄。1965年6月劃出,仍歸黑龍江省松花江地區管轄。

1967年7月,縣***委員會成立,取代了縣人民委員會,為松花江地區***委員會領導。

1978年11月,改屬松花江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80年9月,縣***委員會撤銷,恢復縣人民政府,仍屬松花江地區行政公署領導。1997年,松花江地區行政公署與哈爾濱市合並,劃歸哈爾濱市管轄。

木蘭縣以境內木蘭達河(又稱穆倫河)得名。木蘭,滿語“圍場”或“哨鹿”之意。魏晉屬夫余,南北朝屬黑水部,唐屬黑水都督府,金屬上京會寧府,元屬開元路,明屬奴兒幹都司木蘭河衛,清為呼蘭城守尉轄地。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吉林將軍於松花江北借地設站,其中“佛斯和亨站”,即今木蘭縣五站。1862年(清同治元年)設置呼蘭廳後,歸呼蘭廳管轄。1905年1月29日(清光緒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廷批準於大小木蘭達河設置木蘭縣,同年9月1日(清光緒三十壹年八月初三日)木蘭縣知縣啟用關防。初於小石河集(今石河鄉駐地)暫設行衙,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移駐索倫張口(今木蘭鎮)。隸屬呼蘭府。中華民國成立後,1913年呼蘭府改縣後,木蘭縣改由黑龍江省直轄。1914年6月,改隸綏蘭道。1927年1月7日,黑龍江省長公署令,將木蘭縣北部東興鎮劃出,設置東興設治局。1929年2月,撤銷道制,由黑龍江省直轄。時為二等縣。東北淪陷後,初隸黑龍江省,193 4年12月劃歸濱江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初隸哈北專區,1947年8月改由松江省直轄。同年11月7日,撤銷東興縣,並入木蘭縣。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並後,隸屬黑龍江省直轄。1956年3月,隸屬綏化專區。1958年8月,改隸松花江專區。1960年5月,劃歸哈爾濱市領導。1965年6月,劃歸松花江專區管轄。

1992年,木蘭縣位於黑龍江省中部,松花江中遊北岸。北以青峰嶺與慶安縣分界,東與通河縣為鄰,南與賓縣隔江相望,西與巴彥縣毗連。全縣總面積3600平方公裏。全縣***轄14個鄉、鎮。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24.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55萬人;滿、朝鮮、回、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3%。縣政府駐地木蘭鎮。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誌·地名錄》)

東興縣:位於黑龍江省木蘭縣境北部。中華民國時期設治,隸屬黑龍江省。 東興,地處青山口外,地方扼要,清朝晚期出放旗地,安設屯田,創立集鎮。中華民國成立之初,東興鎮商民代表曾呈請設治。1927年1月7日,黑龍江省長公署批準,於木蘭縣所屬東興鎮設置東興設治局。所轄“區域面積,南北長約120裏,東西寬200裏”,***有人口3萬余人,已墾熟地5萬余坰。隸屬綏蘭道。1929年2月,裁撤道區後,由黑龍江省直轄。東北淪陷後,按偽民政部訓令,1933年10月1日,將東興設治局改為東興縣。隸屬濱江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劃歸松江省管轄。1947年11月7日,經東北行政委員會批準,撤銷東興縣,並入木蘭縣。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誌·地名錄》)

舊名木蘭達、或索倫章口。木蘭之名是由縣境內的木蘭達河而得名。“木蘭達”為蒙古語,即“牧馬場”或“圍場”的意思。

周以前為肅慎地;戰國時期為貉地;漢時屬社地;後壹漢、三國時期為扶余奴隸制國王的屬地;普同之;後魏、北齊屬勿吉地;隋唐屬林揭黑水部;遼代屬女真地;金屬上京會寧府;元為斡赤廳分地,屬合蘭府水達達等路;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年)設木蘭縣,編入巴彥州,隸屬於呼蘭府。設立木蘭縣之際,同時劃出縣北部為滿人移住地,稱為東興鎮。宣統二年(1910年)縣治移至松花江北岸索倫章口。民國八年(1919年)將東興鎮劃屬本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東興設法局成立,又將東興鎮劃歸東興設治局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本縣直隸於黑龍江省,為二等縣。偽滿洲國建國初仍承舊制。康德元年(1934年)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將東北劃分為十四省,本縣劃歸新成立的濱江省所轄。東北光復後,將偽省合並為九省,本縣劃歸嫩江省管轄。全國解放後,劃東北為三省,木蘭又隸屬於黑龍江省。

鏈接:《木蘭縣誌·歷史沿革》

2000年,木蘭縣轄5個鎮、9個鄉:木蘭鎮、東興鎮、大貴鎮、柳河鎮、利東鎮、吉興鄉、滿天鄉、龍江鄉、新民鄉、石河鄉、東風鄉、建國鄉、新勝鄉、五站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5897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木蘭鎮47740 柳河鎮 22828利東鎮14606 大貴鎮 17246東興鎮27219 五站鄉 11761 建國鄉 12077吉興鄉23687 石河鄉 14234 東風鄉 8091 龍江鄉 12993 新勝鄉 9786 新民鄉 15718 滿天鄉 14117興隆林業局虛擬鎮 6869

木蘭的文化與教育:木蘭三中木蘭四中分別為重點高級中學和職業高中。

木蘭壹中和二中為初級中學(現已合並)。

木蘭城小而美麗,團結而富饒。

人民生活美滿 哈爾濱下轄區縣市轄區 道裏區 道外區 南崗區 香坊區平房區 松北區 呼蘭區 阿城區 所轄縣、市 賓縣 巴彥縣 依蘭縣 延壽縣木蘭縣 通河縣 方正縣 五常市尚誌市 雙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