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閣,位於妙高山頂,為明代嘉靖三十二至三十四年(1553-1555)桐城縣令範所建。站在亭子裏,可以看到四座霧蒙蒙的山,長江為練,三公、九子、萬山、龍眠的山峰,盡收眼底。此亭毀早,重建於1986。這座亭子是壹座古老的木結構建築。有兩層六角,四周有石籬木凳,南北有石階。整個展館占地壹畝。承包商是江蘇高郵古典園林工程事務所。
禦碑亭是康熙年間為山族僧人修建的。亭子位於華嚴寺(現浮山中學校園)大門內,亭內有壹座聖碑,早年被毀。亭子重建在中學西南的葫蘆山上(舊稱大佛嶺)。它是壹座仿古木結構建築,頂上有小青瓦,下有凳子,六邊形飛檐,外形美觀。展館占地100平方米,造價2萬元。由江蘇高郵古典園林工程部承建,65,438+0986年底竣工。
杜憲亭在張公巖和觀音巖之間,就在仙橋對面。亭為方形石結構,四柱鐫刻對聯,占地7.29平方米。該亭建於清嘉慶開荒年間(1811),由高僧慧蓮所養。建國前,浮山有二十座塔,大部分是方石造的。塔內有遺物、爪子、衣服碗、骨灰等。被收集,並保留以下內容:
魯園祖師塔位於惠生巖的右側,奇珍巖內。巖石末端刻有“開山造塔”四個字。宋嘉佑五年(1060),徐家民陳與範仲淹為塔明。後來被侵占的人用石頭堵住了。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六月,阮與郎木和丹駒兩位高僧重修。這座塔高7英尺,圓形,直徑3英尺,由高級白石雕刻而成。塔上曰:“千裏瓢歸葉省,壹屏棋付甌功。”郎木有七個獨特的音符——第壹個在巖壁上。明太師黃輝在巖石末端題寫了“元恭塔”字樣。解放後,這座塔遭到嚴重破壞。1986年管理處重修此塔及其庭院。
古庭禪師衣缽塔,位於金谷巖,高3米,直徑1.9米,石結構。建於明代,萬歷重修;今天又修好了。
三塔,位於阮繼之閱覽室東側,是明代萬歷三十年(1602)郎木本智禪師所建,僧人們在此藏骨。寶塔後面有兩個小寶塔,左邊刻著“眠雲禪師塔”,右邊刻著“方山寶”(已不存在)。該塔共7層,高7米,中空,底部直徑3.3米。塔身為正六邊形,方形石結構。正面正中有“三塔”四個字的碑文,是壹個叫郎木的和尚寫的。1989年冬,浮山管理處改建。
明日三年(1623)吳應斌、阮所建的單公塔,是高僧居住、藏骨之所。該遺址位於翠微峰西側,與駐紮峰相對,於20世紀50年代被毀。
清宮塔建於清康熙三年(1665),是余、僧人所建。這是藏尹青大師屍骨的地方。該遺址在20世紀50年代遭到破壞,位於丹宮塔的右側。浮山有山有水,環境優雅,有名人故居三處。
方以智故居
方以智故居,位於浮山西麓,丹丘、磨礪兩巖之下,現名魯莊,舊名魯居,全稱魯山莊。建於明朝萬歷年間辛亥年間(1611),由方大真所建。
吳誌英故居
晚清女詩人吳誌英是秋瑾的好友。秋瑾在出國留學回國辦《婦女報》時得到了她的支持和幫助。秋瑾死的時候不顧她的安危,為她下葬,被當時的人所敬仰。
智英故居,距浮山3公裏,名為“聚隱山莊”,是其父吳康之所建。吳汝綸的哥哥康芝,從小因父母雙亡而在儒林長大。成年後在山東寧陽、禹城、蒲臺、武城、章丘、運城任知府,清官。那是清朝末年,外患是內憂。康的眼睛不忍看下去,而渴望學問的卻慷慨退隱到鄉下,自號“居隱”(菊、弓、古將軍),以示野心,於是將自己的住處取名為“居隱山莊”。
聚銀山莊,占地約5000平方米,現有三晉會館等瓦房40余間;外面有圍欄、南北門樓、石階;吳誌英親筆書寫的“聚隱山莊”牌匾掛在正廳,它在文革開始時被摧毀。
方誌武故居
方是浮山中學的創始人。1929年,為了管理學校,他在學校的東北方向修建了壹座獨特的小樓。在閣樓上,妳可以俯瞰西施河對岸第五位父母的墳墓。因為《詩經》中的援助,我期待父親;盼著媽媽,我給閣樓取名“雙展閣”。1984年,樅陽縣人民政府作出決定,收回雙展亭,移交浮山管理處使用。當時管理處改建了這個亭子,建了職工宿舍。1989年,縣政府將其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年,在管理處的主持下,又進行了擴建,新建了故居和邀月廳,為方故居增添了光彩。福山水路更方便,可上廬江,下白蕩,直達安慶、九江、蕪湖、南京。再加上山勢險惡,多懸崖峭壁,有窯洞居住,有水作屏障,所以歷史上這裏經常成為兵家紮營之地。
元墨陳寨
元末,各地起義軍崛起,自稱漢王的陳友諒立寨浮於山上,戰事從未間斷。人們稱浮山為“陳寨”,即由此而來。妙峰,也就是陳友諒的辦公桌;屯兵高峰是屯兵在陳友諒;中國西南的龍山是許的駐地山。山下的神石景區有四關,古村石墻猶可見。這就是當年陳、趙的大本營——張忠軍;天池周圍的石骨上,到處可見圓孔,當年就是在這裏插的旗。浮山有很多關於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傳說,比如陳友諒的嫂子死在浮山,葬在白虎山的悲慘故事。傳言朱元璋在惠生巖頂設炮轟擊乾隆峽。“朱洪武堡”保存完好,已成為人們觀賞的遺跡。
明末胡宅
明末,張在桐城生活了十年。據舊書記載:“喪季,人亂,故憂人難防,築堡於浮市,留左右兩扇門。”這壹次,浮山紮寨被命名為“胡寨”,因為該堡的首席是胡啟芬。
晚清占寨
太平軍攻陷安慶,浮山民眾受當地封建勢力煽動,在浮山設寨抗擊太平軍。它的首領是建造浮山的工匠,把這座山當成了壹個小村莊,變成了壹個號角。福山佛教始於晉亮。田亮入獄三年(504年),漢武帝推崇佛教,長江沿岸寺廟興盛。浮山位於河岸,山清水秀,石窟成林,自然成為建廟的寶地。當時“浮圖初興,室為廳”,生機勃勃。陳楠太建七年(575)前,智壹和尚曾在此修習毛禪,後建“浮山寺”,據史書記載為該寺祖師。智壹南渡後,在天臺山創立天臺宗,影響廣泛。隋朝時,楊迪封雲芝為智者大師,因此浮山寺被稱為“智者大師道場”或“祖庭”。此時中國的佛教正處於鼎盛時期,天臺宗在福山占主導地位。
宋代有遠道而來的高僧,有遊歷汾陽的趙,有在葉縣的外省高僧。兩位禪師的聲明在魯元回歸該教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後拜見佛教創始人孫玄,受教曰:“洞宗無人,我傳之。”。魯元奉命住在浮山,並成為浮山曹洞宗的創始人。
清康熙年間,著名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受安徽巡撫、桐城官紳之邀,為第十六代浮山方丈。其弟子善祖和尚主持重建浮山錄,建“藏經閣”。
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宗教政策,佛教活動逐步恢復。除了華嚴寺,其他寺廟都在修復中。惠生寺規模和以前壹樣,由僧人、修順、開全三人管理。金谷寺正在建設和修復中。劉璋金身登蓮花寶座,方丈先修,今為望山。章貢、觀音、佛母等寺廟已列入修復計劃。大華嚴寺古稱浮山寺,由陳大師創建。右代重建,最後毀於清末。方誌·五先生在古寺遺址,即浮山中學前創辦了浮山公學。
金谷寺建於宋代之前。因寺前有木蓮樹,俗稱“木蓮亭”。進入山門,踏上石階,即可到達正殿。寺廟的兩廂是依巖而建的東、西兩座建築,左邊是選佛巖,巖下是僧廚。整個寺廟占地2000平方米。
惠生寺,位於浮山半山腰,是江左著名的寺廟。該寺始建於晉亮,衰落於五代,興盛於趙宋。明朝萬歷年間,香火日盛。這座寺廟是袁劍大師魯園告訴歐陽修的地方,也是元恭寫書坐禪的地方。壹直被人們所推崇。惠生寺毀於太平天國時期的福山之戰。清宣彤二年(1910),重修了三間大瓦房。1986年福山管理處主持重建,現已初具規模,占地1080平方米。寺匾“惠生古寺”是趙樸初寫的。方丈修復了新的觀音像和地藏的兩尊佛像,整頓了儀軌,管理得很好。
崖壁巖寺原為道觀,因宋代張同治在此壁上修行佛法而得名。明朝萬歷年間,改為佛寺。壹個老和尚孔德和他的徒弟碧雲住在這裏,曾經建了壹個“大公爵亭”供奉大公爵的雕像,香火越來越旺。寺前有壹座原汁原味的“夕陽塔”,古樸典雅;寺旁有僧房,面積224平方米。清朝嘉慶年間,慧蓮和尚駐無錫,在寺西建“杜憲亭”,正對“夕陽塔”。這座寺廟在清朝末年被毀壞了,但朝聖者仍然源源不斷。
觀音巖古稱“小月巖”,位於浮山西部,占地580平方米。寺名趙守祖,明安慶知府。前面有幾個和尚的房子,靠在石頭上加瓦,以石頭為門。巖中有“大石閣”,供奉白衣觀音,門外有“雲錦廊”,為明代李安運禪師所建。這座寺廟在20世紀50年代被拆除,並計劃在今天重建。
佛母巖寺因其呈篩狀,俗稱“篩巖”。巖中有三眼六臂舉觀音的準舉殿,故稱“佛母巖寺”。寺廟前面有壹個大廳,是用石頭建的。整個寺廟占地約240平方米,是明代壹位僧人所建,現已被毀。
普陀巖寺曾是僧人的禪修之地,距離惠生巖約壹裏。宋代歐陽修拜訪袁劍大師後,常與友人在此下棋飲酒,故又稱“醉翁巖”。歐公去了之後,廟裏空無壹人。在明朝萬歷年間,如佛教僧侶集資重建和恢復舊觀。現在神廟被摧毀了。
報紙親尼姑庵,在莫利和張延的西麓。原名“在路居”或“在路山莊”,現稱“路莊”。1611年,方以智的爺爺方大珍辭職回國,建造了這座別墅。村裏有壹個大殿,名為“此隱亭”,是方大真題寫的。墨水刻在石頭上,嵌在墻上。明末張經過,全村被燒,只剩此軒。清兵入關,方以智出家,遊歷海外。他的兒子,中德,中統和中魯,重建了這個門廊來迎接他們的父親。當時宣城秀才石玉山與方家交好,封號“報親”。逸致死後,中德在安東“耿悅閣”舊址上新建了“四世同堂”。它的住持是法成。寺廟和神社在清朝後期被摧毀,遺址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