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天工開物在當時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

天工開物在當時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

歷史地位:

宋應星是明末著名科學家。他的代表作《天工開物》圖文並茂,詳細記載了各種農作物和手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種植加工以及手工業生產技術,提供了大量確切數據,被譽為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

《天工開物》先後被譯成日、英、德、法、意、俄等多種文字,在世界科學技術從古代中世紀傳統向近代科技轉變的潮流中產生了壹定影響。

明清之際,壹些科學家重視實驗,註重運用數理方法,開始顯露出壹些近代科學研究的特點。但從總體來看,明清的科學技術和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遠為遜色。特別是清朝實行文化專制,閉關鎖國,使中國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明代是中國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比較發達的階段,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明代中期後,部分地區,不少行業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在農業中,耕地面積擴大,作物品種得到改良和增加,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和總產量都有了明顯提高。壹些地區出現了專業化經營。

明代手工業種類較多,且已具備了壹定規模,尤其是與國計民生關系較為密切的冶金、陶瓷、紡織等行業最為發達。棉紡織業成為主要的家庭副業,制瓷業馳名中外,冶礦業由官營向民營發展,造船業發達等。

明代商業和交通亦較發達,白銀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壹些巨商往往致富於數千裏之外,湧現了壹些有名的商幫;沿海地區商貿中心和新興市鎮進壹步發展。

百度百科-天工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