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端午節是什麽時候?習俗是什麽?

端午節是什麽時候?習俗是什麽?

在屈原的傳說廣為流傳之前,端午節的習俗仍然沿襲著惡日禁忌,以保健、避疫為主要原則。

艾葉和菖蒲:

古代有在門前懸掛艾蒿和菖蒲的習俗。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蒿和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菖蒲都可以作為中藥。艾葉可用作灸條,是中醫針灸療法中不可缺少的用品。點燃艾條可以治療多種疾病。艾蒿和菖蒲都含有芳香油,可以作為殺蟲劑殺蟲防蟲。端午節期間,臨近夏季至日,天氣變熱。疾病增加了。在古代,人們缺乏科學概念,誤以為疾病都是鬼邪作祟。因此,艾蒿和菖蒲在節日早期被紮成人形,掛在門前,以消除鬼和邪惡的靈魂,保持健康。其實真正起到凈化環境、驅蟲滅瘟作用的是這兩種草的香味。在我國江南地區,端午節有喝菖蒲酒的習俗,所以它的藥用效果更直接。

南北朝時,端午節又叫“浴蘭節”,雞叫前挑艾是壹種習俗。最具人形的艾草被挑出來拿回去掛在門上,或者用來針灸。據說這種艾草在針灸中有特殊療效。壹般人們把艾草紮成老虎的形狀,或者剪成老虎的樣子,然後在上面貼上艾葉,端午節時佩戴。除了采艾草,

寫壹個咒語:

在中國古代,吳優被認為是“邪惡的月亮”,所以端午節驅鬼在民間非常流行。驅鬼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壹種就是在節前的五月初壹晚上插桃枝。當時人們認為桃樹可以辟邪,於是在日落前折壹些桃枝插在門窗前,以達到驅邪的效果。另壹個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內懸掛符咒來辟邪。當時也有壹些懸掛驅魔符號的嚴格儀式。如端午節要求有人在日出或正午書寫,書寫材料必須是生朱,硯臺內和書寫人群中必須放硝石。比較通俗的咒語是:“五月初五,赤口白舌全消”。此外,還有壹個類似的驅鬼驅魔的習俗,就是把雄黃酒點在孩子的額頭上。在節日的早期,孩子們會被提醒它。然後用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下“王”二字。據說這樣可以讓所有的鬼害怕,保命。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驅鬼辟邪的迷信習俗逐漸減少,但在偏遠農村並沒有消失。

掛荷包系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孫以五彩帛縛其臂,名為長命,壹續命,壹令兵,壹令五色,壹令朱索,以令兵鬼,使人不至得病。”。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五色是吉祥的顏色。所以在節日的淩晨,大人起床後第壹件重要的事就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踝、脖子上系上五色線。綁線時,孩子們被禁止說話。五色線不可隨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天下大雨或第壹次洗澡時扔進河裏。據說小孩穿五色線可以避免蛇和蠍子的傷害。扔到河裏就是讓河水沖走瘟疫和疾病,讓孩子平安健康。

東京孟淵《中國夢》卷八中記載,端午節滿是百繩、艾蒿花、銀樣鼓、畫得很漂亮的花和扇子、小香糖和湯圓、白球等物件。紫蘇、菖蒲、木瓜均切碎,混以香藥,包於梅紅盒中。從5月1日到端午節的前壹天,每天都有桃子、柳樹和向日葵出售。

第二天,家家戶戶在門口擺好,用五色水球、茶、酒撐著,把艾人釘在門上,秀才們遞給他們擺宴。

陳仕良《歲時年譜》和《歲時雜記》中提到壹種“五端紅白兩色時,用彩線穿之,絞成花形,或拴或釘於門上,使其口紅舌白,亦稱嗆錢”,還有壹種“貽貝粉鈴”:“五端填貽貝粉時,以綿繡之。

喝雄黃酒:

中國南方有端午節吃“黃武”的民俗。“黃武”是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雄黃酒。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飲雄黃酒,現蛇原形。因此,人們認為蛇、蠍子、蜈蚣等毒蟲可以用雄黃酒破解,端午節喝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她的身體。

龍舟比賽:

在河邊,端午節會舉行龍舟比賽。張岱《陶庵夢》有“金山賽”五記:瓜州有龍船十艘二十艘,描繪龍頭龍尾以得其怒;旁邊坐著的二十個人抱著壹個大壇子,拿著;中間用彩篷,前後搭繡花傘,取其光彩;擊鼓取其節;戰鬥結束後,軍隊將配備壹件武器來承擔自己的份額。水龍頭上,壹人雙腳直立,在上面,取其險;龍尾掛子,鋌而走險。從五月初壹到十五,它到處出現。第五天,金山和鎮江也出來了。龍打架,偶爾掉進漩渦,那就是百戰百勝了。金山的人都群集在河對面,有壹個蜜蜂窩,蠢蠢欲動。晚上會四面八方開,雙方劃水。

楊嗣昌的《武陵人種誌》詳細記載了明代原鄉地區的人種習俗。據說當地賽龍舟是為了消災,所以劃龍舟前要舉行各種祭祀,還要就業。巫師來祈禱勝利。劃完龍舟後,居民會從龍舟裏舀水,加入草藥沐浴,也是為了消災。

西湖裏有兩種龍舟。壹層分為上下兩層。樓上有打扮成歷史和不朽人物的孩子。下層有號手,有鑼鼓,還有兩個水手在旁邊劃槳。這種龍舟比較花架子。用於比賽的龍舟圍繞著大龍舟。大龍船上掉東西,小龍船上的水手都會去爭。其中,錢和鴨子是最難搶的,因為硬幣入水就沈。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中物節、中天節、五月節。端午節本來是午時節,有時突出其時間安排在中午,所以又叫重午節:午月是指鬥柄中的午月,即農歷五月;正午是農歷十二月的第壹個正午。據黃石考證,從先秦到漢代,端午節的日期每年都有變動,以幹支之日定在五月初午日,因此得名端午節,即五月初午日。魏晉以後,因為不方便記以枝、枝為代表的節日,就有了用數字日期代替的傾向,於是把最後壹天定在3月3日,端午節定在5月5日,“五”在這個時候前後升起,代替了古代的“午”。後來,端午節固定在五月初五。端午節有時被稱為玉蘭節、普傑節和女兒節。因為古代有用日本蘭花湯洗澡的習俗,所以叫。五月又叫普月,端午又叫普結。這是因為5月份,菖蒲成熟,端午有在門口掛蒲或用藥酒浸泡菖蒲飲用的習俗。女兒節:《明沈表萬部雜記》卷十七曰:“五月女兒節為端午,戴五毒咒。從五月壹日到五月五日,蘇皖扮演壹個小女孩,她非常漂亮。結了婚的女人也回老家,因為叫女兒節。”

端午節習俗的中心是除毒消災,養生求福,但娛樂和社交在近壹段時間變得非常突出,水系允許的地方也有賽龍舟。

菖蒲、菖蒲和艾蒿長期以來被認為具有巫術和醫藥的雙重價值,從而產生了壹系列習俗。艾蒿壹直是艾人、艾和的心頭之患。艾仁最早見於梁宗谷《荊楚紀年》,司儀曰:“五月五日,四人同時抗百草。艾艾以為他是男的,掛在門上毒死他。”指的是道教法師張(道)靈,他是五鬥米道的創始人。據說他擅長捉鬼降魔。

吳的《夢》記載,南宋都城杭州端午的天師艾說:“艾與必然結成天師,掛於門額,或掛於虎頭白澤。”宋代陳的《歲時畫》引用歲時雜記說:宋代端午,京都人除了畫像出售外,還做了壹個泥塑,以艾為髯,以蒜為拳,放在門上,稱為“石天艾”。

此外,艾虎更有名。有些艾虎是用艾草和艾葉做成的,而另壹些則是用布和絲綢切割下來,然後粘上艾葉。陳元良引用《年譜雜記》說:“端午時,艾草形似老虎,甚至大如黑豆,或剪彩為虎,貼艾葉穿之。”古詩詞裏說‘玉吞其頭,輕愛其虎’,就是這個意思。"

作為壹種對勝利的厭惡,Ai產品通常與Pu產品壹起使用,尤其是艾虎與Pu劍。宋代陳《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曰:“端午刻蒲劍,為小人,或葫蘆形,以辟邪。”

在古代習俗中,蒲葉如劍,表示可以辟邪。艾葉還能驅邪。Dozza的形狀像壹只老虎,或者絲帶切割的絲綢形狀像壹只老虎,上面粘著艾葉,這就是艾虎。清夫差敦沖《燕京年譜》說:“節初五,門旁插菖蒲、矮子,不祥也,是艾虎、樸鑒之遺。”

掛各種端午繩端午節時,用五顏六色或五彩繽紛的線、縷、繩作為節日用品,用以驅邪避邪,可稱為端午繩。

端午節有許多別稱。從材質的顏色來看,叫朱索、五色絲、七彩縷、五色縷、七彩絲帶等。從調兵的角度來說,叫調兵;從延年益壽的角度,稱為壽索、壽索、壽索、壽索、壽索、壽索、百索、百年索。

不管叫什麽名字,端午繩的形狀和作用基本都是壹樣的,要麽綁在孩子的胳膊上,要麽掛在床簾上,搖籃上等。,或獻給長輩,以消災保健康,延年益壽。

道教的辟邪賦把自己的賦歸入張天師名下,稱為石天賦。舊時道觀用朱砂筆在黃色的表紙上畫符號來餵養或出售,民間端午貼在門楣上辟邪。《燕京歲記·石天象征》中有壹句京話:“每逢端陽,店家用尺黃紙,蓋以朱茵,或繪與鐘馗之像,或繪五毒符咒之形,並賣之。各路人馬爭相購買,貼在中門以示惡。”1929調查中記載的廣州午時符號圖有兩種,壹種是石天像,壹種是太極八卦,文字相同:中間是“令書五月五日午時破,不除壹切”,兩邊是“艾奇迎萬福”、“普健殺千惡”。

吃粽子《太平禦覽》卷三十壹引金周地方風俗:“仲夏端午。端者,始也。五天和至日的夏天壹樣。先祭典壹天,然後用粘葉包裹米飯,用小米和棗灰汁煮熟,使之熟透,喜慶。把肥甲魚煮熟,煮得很熟,去骨加鹽黑豆秋蓼,叫糯米、糯米、糯米。掩蓋陰陽包裹起來的形象(不可分割)。龜在肉中,陽在內,陰在外,故亦贊之。”據陳的《歲時物語》記載,當時的粽子有好幾種:“端午粽子名品眾多,形態各異。有牛角餃、錐子餃、竹餃、桶子餃、秤砣餃、九個餃。”

關於粽子的起源和形狀有好幾個傳說,最流行的是屈原的傳說。南朝吳郡《齊和續故事》記載較早:“五月五日屈原死於汨羅,楚人哀之。他每天都用竹筒祭祀大米”;“漢建武年,長沙歐回見自稱大夫,回曰:‘見祭祀甚好,常被苦龍盜去,可插以彩絲縛之。‘龍怕兩件事’。”後世粽子的傳說大多與此有關。

喝藥酒作為端午節的傳統藥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黃酒。蒲酒又稱菖蒲酒、昌化酒等。古代人們常在端午制作飲用,俗雲可避瘟疫。宗彜《荊楚歲時年譜》上寫著:“端午,用菖蒲造山者,跑壹寸九結,或雕或廢,泛飲驅疫。”唐代陰七律,端午日,有詩曰“雖不行,惟祈蒲之酒好。”雖然蒲酒的名字從未失傳,但雄黃酒是現代最受人們歡迎的。喝雄黃酒不僅是眾所周知的白蛇傳情節,也是大家都遵循的習俗。清代潘榮弼在《景帝歲時紀勝端陽》中寫道:“午前細割普根,配以雄黃,露而浸酒。喝完之後,抹在孩子的臉頰和耳朵上,搖酒床,避免毒蟲。”將雄黃酒塗在孩子的臉頰上,俗稱“畫額”。通常“王”字是用雄黃塗在小孩額頭上,二是借用老虎(“王”字就像老虎的額頭)來鎮邪。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高潮,會讓整個地方瘋狂。人種交叉的習俗見於南方(吳越、荊楚)。東漢末年,應劭《關隘》說:“五月五日,屈原死於汨羅,人傷之,舟救之。今天的比賽是他的遺物。”

賽龍舟和吃粽子壹樣,在古代被視為紀念屈原的活動。南朝吳郡《齊續中諧》記載:“楚大夫屈原,當日死於汨羅,楚人哀之,乃舟救之。在端陽賽跑是遺產。”

聞壹多的研究結論是,這兩種習俗都是由龍圖騰崇拜轉化而來的:“在古代吳越,人民以龍為圖騰,為了顯示自己‘龍子’的地位,鞏固自己受保護的權利,就有了紋身的習俗。壹年壹度,就在今天,他們會舉行盛大的圖騰節。他們會把各種食物裝在竹筒裏或者用樹葉包著,扔到水裏,給圖騰神吃,自己吃。之後劃著繪有龍形的獨木舟伴著鼓聲(可能那時候還沒有鑼),和自己玩了壹場圖騰神和自己的水上賽跑。.....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的意義。”

端午節的習俗是在漢唐時期逐漸形成的,其基本形式在更久遠的時代是不存在的。其部分內容可能與龍崇拜有關,但他的具體描述只是主觀臆測。端午節的節日習俗吸收了古代文化的因素,但基本形式完全是漢唐時期的文化創造。

姻親會近代所有的節日除了本身的目的之外,都有壹定的社會功能,而端午節突出的社會功能就是姻親會,甚至很多地方把這個節日叫做“女兒節”。《景帝歲吉盛端陽》曰:“小女子極美,嫁女亦回鄉,謂之女兒節。”

在最近端午節期間的民間公婆溝通中,第壹,訂婚的男方肯定要給未來的家庭送上告別禮物。如果他準備在下壹個端午節前結婚,也會正式送上壹份大禮,主要是給長輩的酒肉和給未婚妻的衣服。先是媳婦回娘家,帶了酒肉。同時,她媽媽也給了她媳婦壹些禮物。比如陜西有的地方也把端陽節叫女兒節,女兒節。這壹天,出嫁的女兒會回到娘家。娘家要給嫁出去的女兒舉行壹定的儀式,俗稱“裹肚腩”。禮物可以包括夏裝、扇子、酷帽運動衫等。,但是用繡著蛤蟆的花把她的肚兜包起來是必不可少的。癩蛤蟆代表生兒育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