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八蛋的來源:
在長期的口傳過程中“忘八端、王八端”被訛傳為“王八蛋”與三個字組合讀音有關。
儒家提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種德行,“恥”排在第八位,有些人很無恥,就被人罵成“忘八”,以訛傳訛就變成了“王八”。
而“王八蛋”其實是“忘八德”、“忘八端”的諧音,有些人或不忠不孝、或不講信義、或不廉潔自律、或不知羞恥、或不懂禮節,被斥之為“忘八德”或“忘八端”。
所以現在說壹個人德行不好就說為“王八蛋”。
擴展資料:
王八最早就是烏龜的俗稱,因為大多數烏龜腹甲上的紋理,中間是壹個“王”字,前後是兩個“八”字,無論正過來看,還是倒過來看,都是“王八”兩個字,因此古人戲稱烏龜為“王八”。
王八真正成為壹句罵人的話,是在明清時期。
明朝謝肇淛在《五雜俎·人部四》說:“今人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為烏龜,因以龜之俗稱呼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妳的妻子與外人通奸,我看他的夫君就像是個烏龜,所以用王八來稱呼他”
古人的生物學知識比較貧乏,以為雄烏龜沒有交配能力,雌烏龜必須要跟蛇交配才能下蛋,烏龜的蛋不是雌烏龜與雄烏龜交配的結果。因此,古人就把妻子跟人通奸的男子稱為“王八”。
人民網-民俗專家:“王八蛋”原是“忘八端”
百度百科-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