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錢?已經不再是壹枚硬幣,也不再是壹張紙,而是壹串數字。出門完全不需要帶錢,只需要帶壹部手機就可以完成絕大部分的支付。這在古代自然是難以想象的,在錢幣出現以前,曾有很長壹段時間,祖先們還在采用壹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作為貨幣來使用,比如說貝殼。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壹,也是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商時期,便已經出現了貨幣,當時主要的貨幣正是?貝幣?,人們用繩索把貝殼串聯,然後用於商品交互,這種就是貝幣最原始的雛形。
《史記?平準書》記載:?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貝幣作為原始貨幣不僅僅在古籍中有所記載,在許多文化遺跡中也已出土證實。看到這裏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貝殼在海邊多得是,為何窮人不直接撿貝殼發財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首先第壹個原因,貝幣不僅僅只是使用貝殼而已,還有貝殼的仿制品,比如說石貝、玉貝、骨貝,甚至到了後來還出現了以青銅材料鑄造的貝殼,這堪稱是?銅錢?最初的雛形了。
無論是銅貝還是玉貝,制作材料可都不便宜。普通人如果想要單獨進行仿制,下的本只怕要比錢幣本身的價值更高,在殷商晚期和西周還發現有無文字的銅仿貝,到了東周之後則演化成了有銘文的銅貝蟻鼻錢,那就更難作假了。
第二個原因是在青銅貝沒有出現之前,貝殼雖然已經作為貨幣流通,但還沒有完全的普及,很多地方還是信奉於等價的交換,比如說布匹、鐵鏟、龜甲等等,甚至還有其他的貨幣,因此貝幣並沒有完全霸占市場。
其實就和後來的銀子壹樣,電視劇裏常常能夠看到,但現實中真正用的人卻很少,壹般都是用壹貫壹貫的銅錢來代替,因為古代采礦的技術不夠發達,銀子還是稀缺的東西,貝殼同樣也是如此,在石貝、玉貝、骨貝、銅貝出現之前,用的還是相對較少。
第三個原因同樣也是如此,並不是所有的貝殼都能夠用來做貨幣的,錢有面值大小之分,貝殼的也有價值高的和價值低的,要那些比較罕見的,比如說虎斑貝殼,還有環紋貝殼才比較的值錢。這些可不是隨便就能撿到的。
就拿環紋貝殼來說,壹般只在水溫相對較低的地方,而且還只有特定的海域才能見到,這種貝殼的表面壹圈繞著壹圈非常好看,再加上比較的少見,因此價值也就比較的高。
其實想想便能明白,如果隨意撿壹塊貝殼就能當作錢幣的話,那麽住在沿海地帶的居民也幹脆不捕魚了,每天撿兩塊貝殼就能填飽肚子,市場很快就會飽和,貝幣的價值也就會越來越低,這顯然是不合理的。聰明的人才不會去撿,因為他即使耗費壹天的時間也不壹定能撿到可以花出去的?貝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