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上西平·送杜叔高原文_翻譯及賞析

上西平·送杜叔高原文_翻譯及賞析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雲。江南好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夜來風雨,春歸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詩如錦,筆如神。能幾字、盡殷勤。江天日暮,何時重與細論文。綠楊陰裏,聽陽關、門掩黃昏。——宋代·辛棄疾《上西平·送杜叔高》 上西平·送杜叔高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雲。江南好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夜來風雨,春歸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詩如錦,筆如神。能幾字、盡殷勤。江天日暮,何時重與細論文。綠楊陰裏,聽陽關、門掩黃昏。 送別愛國 鑒賞

杜叔高,即杜斿,叔高為其字。公元1189年,他從故鄉金華到三百裏之外的上饒,拜訪罷官閑居的辛棄疾,兩人壹見如故,相處極為歡洽。1200年,杜斿再次拜訪辛棄疾,相得甚歡。杜斿兩次拜訪,辛與之宴遊與贈答,存詞12首,詩2首。與杜酬應的作品之多,不但在辛集中少有,就是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實屬罕見。此詞即為其中之壹。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壹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壹的愛國熱情,傾訴壯誌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沈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辛棄疾

離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東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為君愁絕聽鳴櫓。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尋春,依舊當年路。後夜獨憐回首處。亂山遮隔無重數。——宋代·楊炎正《蝶戀花·別範南伯》

蝶戀花·別範南伯

離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東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為君愁絕聽鳴櫓。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尋春,依舊當年路。後夜獨憐回首處。亂山遮隔無重數。 婉約送別我覺秋興逸,誰雲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歇鞍憩古木,解帶掛橫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飆吹。雲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相失各萬裏,茫然空爾思。——唐代·李白《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範侍禦》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範侍禦

我覺秋興逸,誰雲秋興悲?

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

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

歇鞍憩古木,解帶掛橫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飆吹。

雲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

相失各萬裏,茫然空爾思。 秋天 , 送別 , 友人 , 抒情豪放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宋代·蘇軾《臨江仙·送王緘》

臨江仙·送王緘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送別 , 悼亡 , 失意思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