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暖胃丸簡介

暖胃丸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醫學探驪集》卷五 2.1 方名 2.2 組成 2.3 主治 2.4 暖胃丸的用法用量 2.5 制備方法 2.6 附註 3 《醫方大成》卷三引《淡寮》 3.1 方名 3.2 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暖胃丸的用法用量 3.6 制備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暖胃丸 * 暖胃丸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nuǎn wèi wán

2 《醫學探驪集》卷五 2.1 方名

暖胃丸

2.2 組成

江子10粒(去皮,肥潤者),黃臘2錢(欲多配此2味倍之)。

2.3 主治

郁悶之氣,客於中宮,脾胃皆為其所困,久之日不嗜食者。

2.4 暖胃丸的用法用量

每早、晚各服12丸,溫水送下。

2.5 制備方法

以香油半兩入鐵勺內,再將江子仁入內,微火上炸之,俟江子仁外邊淡黑色,破開其中紫色,即將油傾去,將江子仁研成細泥;入黃臘於勺內,用微火烤之,俟黃臘熔化,將江子仁泥與黃臘融和壹處研之,俟凝取出為丸,如梧桐子大。

2.6 附註

原書治上癥,用針法行針後,乃以此丸助針暖胃。

3 《醫方大成》卷三引《淡寮》 3.1 方名

暖胃丸

3.2 組成

硫黃(研)1兩,白礬(制炒)1兩,丁香1兩,茴香(炒)1兩,木香1兩,半夏2兩(姜汁炒)。

3.3 功效

暖胃,去虛痰,利冷飲。

3.4 主治

痰飲。

3.5 暖胃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米飲送下。

3.6 制備方法

上為末,姜汁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暖胃丸 《普濟方》:[卷壹百六十四痰飲門]壹切痰飲(附論)

(去皮)幹姜(炮各六兩)赤茯苓(去皮七兩)枳實暖胃丸(出仁存方)治去虛痰。利冷凍飲料。硫黃(研)白...

《世醫得效方》:[卷第四大方脈雜醫科]痰飲

克制腎水,多吐痰唾,而不咳者。(方見虛損類。)暖胃丸去虛痰,利冷凍飲料。硫黃(研)白礬(各壹兩。同...

《驗方新編》:[卷三痰疾]痰飲吐水

,令人肥健。有人痰飲,百藥不效,服此而愈。又方∶暖胃膏、熨胃丸二方(見前脾胃門)極效。《驗方新編》清...

《祖劑》:[卷之四平胃散]參苓平胃散

即平胃散加人參茯苓壹法用棗肉為丸小豆大姜湯下五十丸常服調氣暖胃《祖劑》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奇效良方》:[卷之二十六心痛門(附論)]心痛通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