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àn gǔ dān
2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換骨丹 2.1 處方麝香(研.半錢)、桂心(壹兩半)。甘松(去土)、川烏(生用.去皮臍)、白芥子(炒)、藿香、草烏(去皮臍.生用)、海桐皮(炒)、何首烏、羌活、龍腦(研)、骨碎補(去毛.炒)、牛膝(酒浸.炒)、威靈仙(去土)、桑皮(炒)、槐角、木鱉子(炒)、青皮(去白)、自然銅(醋淬七次.研)、陳皮(去白),各二兩。白芷、防風、甜瓜子(炒)、萆薢(炒)、五靈脂、川芎、甘草(鹽水炙)、苦參、白膠香,各半兩。朱砂(二兩為衣),麻黃(去根節.壹十斤.河水七鬥.煮減半.去滓.澄清再煎如餳.磁器手貯)。
2.2 炮制上為細末,用麻黃膏子,入煉蜜少許,搜成劑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
2.3 功能主治治中風癱瘓,久不愈,四肢不隨,服諸藥不效。
2.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壹丸,食後搥碎,茶酒任下,或用生姜自然汁,更入酒半盞化開服,可更進酒壹二盞投之,日二服,至三日於病處微汗為效,至十日大效。藥性稍熱,病寒者多效。
2.5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3 《醫學綱目》卷十二:換骨丹 3.1 處方防風 牛膝 當歸 虎骨(酥炙)各30克 枸杞子75克 羌活 獨活 敗龜版 秦艽 萆薢 松節 蠶砂各30克 茄根(洗凈)60克 蒼術120克
3.2 功能主治治諸風及鶴膝風。
3.3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酒浸服;或為末,酒糊丸服,皆可。
3.4 摘錄《醫學綱目》卷十二
4 《三因》卷十五:換骨丹 4.1 處方九肋鱉甲(去裙)半兩,海蜈蚣(細銼)半兩。
4.2 制法以鹽泥固濟,候幹,火煆存2分性,為末;巴豆半兩,去皮膜,順手研,青州棗7斤,去核,入巴豆膏在棗中,火燒令焦,存巴豆5分性,將棗、巴豆爛研如泥,入前2味末,同研勻,以醋煮糊為丸,如綠豆大。
4.3 功能主治大風。
4.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每服7丸,虛者45丸,用溫齏汁下。候利惡物如膿血、爛魚腸即住。即此23服,未利,更加12丸,次服遇仙丹。
4.5 摘錄《三因》卷十五
5 《扁鵲心書·神方》:換骨丹 5.1 處方當歸2兩,芍藥2兩,人參2兩,鐵腳威靈仙2兩,南星3兩,乳香(去油)2兩,沒藥(去油)2兩,麻黃3斤(去節,另煎膏)。
5.2 制法上為末,先將前5味和勻,後入乳香、沒藥,以麻黃膏和勻,為丸,如彈子大。
5.3 功能主治中風,半身不遂,言語謇澀,失音者。
5.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先灸臍下三百壯,服金液丹1斤,再服此藥。每服1丸,5日1服,以無灰酒送下,出汗,仍常服延壽丹、金液丹。
5.5 摘錄《扁鵲心書·神方》
6 《中藏經·附錄》:換骨丹 6.1 處方桑白皮2兩,川芎2兩,吳白術2兩,紫河車2兩,威靈仙2兩,蔓荊子2兩,人參2兩,防風2兩,何首烏2兩,地骨皮1兩,五味子1兩,木香1兩,苦參1兩,犀角半兩,麝香半錢,龍腦半錢。
6.2 制法上為細末,用蒼術半斤、槐角半斤,以地黃3斤去根、不去節,銼細,上用河水1鬥8升(井水亦得),同熬至34升,去滓,留清者,再熬成膏,和前藥,每兩作8丸,朱砂為衣。
6.3 功能主治壹切卒中,手足頑麻,腰膝沈重,左癱右瘓,四時傷寒,婦人血滯,小兒驚搐。
6.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截四時傷寒,婦人血滯,產前產後,每服1丸,酒1盞,碎捶,浸至夜,溫動化散,臨睡和滓服;小兒驚搐,每服半丸,米飲化下。
6.5 摘錄《中藏經·附錄》
7 《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醫林方》:換骨丹 7.1 處方人參半兩,丹參半兩,紫參半兩,沙參半兩,玄參半兩,苦參半兩,天麻半兩,定風草(如無此,以天麻代之)半兩,防風半兩,細辛根半兩,白附子半兩,威靈仙半兩,何首烏半兩,藭賊半兩,山豆根半兩,穿山甲半兩,蔓荊子半兩,川芎半兩,胡麻子1斤(三棱者真,水淘,微炒香熟,另研),蜈蚣1對。
7.2 制法上除胡麻子外,為細末,後入胡麻子,同研細為丸,每丸半兩重。
7.3 功能主治諸風。
7.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溫漿水送下,日進1服,不拘時候。
7.5 摘錄《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醫林方》
8 《禦藥院方》卷壹 8.1 方名換骨丹
8.2 組成麝香(研)半分,桂(去粗皮)1兩半,麻黃10斤(去根節,河水7鬥,煮減半,去滓,澄清,再煎如餳,瓷器收貯),朱砂2兩(細研,為衣),甘松(去土)1兩,川烏頭(生,去皮臍)1兩,白芥子(炒)1兩,藿香1兩,草烏頭(生,去皮臍)1兩,海桐皮(炒)1兩,何首烏1兩,羌活1兩,龍腦(研)1兩,骨碎補(去毛,炒)1兩,牛膝(酒浸)1兩,威靈仙(去土)1兩,桑白皮(炒)1兩,槐角1兩,木鱉子仁(炒)1兩,自然銅(醋淬7返,研細)1兩,青皮(去白)1兩,陳皮(去白)1兩,白芷半兩,防風半兩,甜瓜子(炒)半兩,萆薢(炒)半兩,五靈脂半兩,川芎半兩,甘草(鹽炙)半兩,苦參半兩,白膠香半兩。
8.3 主治中風癱瘓久不愈,四肢軃曳不隨,服諸藥不效者。
8.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捶碎,食後茶、酒任下;或用生姜自然汁,更入酒半盞,化開服藥,可更進酒12盞投之,1日2次。至3日,於當病處微有汗為效,至10日外大效,無不愈者,但藥性稍熱,病寒者多效。
8.5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用煎麻黃膏子,加少熟蜜,搜和成劑,為丸如彈子大,以朱砂為衣。
9 《急救仙方》卷六 9.1 方名換骨丹
9.2 組成草烏6兩。
9.3 主治風濕腰腳諸疾。
9.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至晚勿食,每服20丸,臨臥嚼木瓜、溫酒送下。中夜藥透遍身及腳上,覺麻痹即其效也。
9.5 制備方法上為末,用生豆腐2兩,搗和成餅子,沸湯煮令浮,再沸,取出,煮時最要斟酌,蓋煮太過則藥力輕,煮不及則藥力又過重也。又用米泔浸過蒼術3兩(焙幹),天麻1兩(明凈者),全蠍半兩(洗去頭足,微炒),與草烏餅子同研為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10 《宣明論》卷三 10.1 方名換骨丹
10.2 組成麻黃(煎膏)、仙術、香白芷、槐角子(取子)、川芎、人參、防風、桑白皮、苦參、威靈仙、何首烏、蔓荊子、木香、龍腦(研)、朱砂(研)、麝香(研)、五味子各等分。
10.3 主治癱瘓中風,口眼?斜,半身不遂,壹切風痛,暗風。血滯而不流,衛氣遏而不通,風寒濕氣相搏筋骨之間,內舍偏虛,發為不遂之病,氣感八風,血凝五痹,筋攣骨痛,壹切風證。
10.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硬物擊碎,溫酒半盞浸,以物蓋不可透氣,食後、臨臥壹呷咽之。衣蓋覆,當自出汗即愈,以和胃湯調補,及避風寒。
10.5 制備方法上為末,桑白單搗細,以麻黃膏和就,杵15000下,每兩分作10丸。
11 《扁鵲心書·神方》 11.1 方名換骨丹
11.2 組成當歸2兩,芍藥2兩,人參2兩,鐵腳威靈仙2兩,南星3兩,乳香(去油)2兩,沒藥(去油)2兩,麻黃3斤(去節,另煎膏)。
11.3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言語謇澀,失音者。
11.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先灸臍下三百壯,服金液丹1斤,再服此藥。每服1丸,5日1服,以無灰酒送下,出汗,仍常服延壽丹、金液丹。
11.5 制備方法上為末,先將前5味和勻,後入乳香、沒藥,以麻黃膏和勻,為丸,如彈子大。
12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 12.1 方名換骨丹
12.2 組成陳粟米1合,陳皮半兩,青皮半兩,黑牽牛半兩,巴豆1分。
12.3 主治小兒疳積。
12.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0丸,橘皮湯送下。
12.5 制備方法上炒焦黃,去巴豆,入木香半兩,為末,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13 《中藏經·附錄》 13.1 方名換骨丹
13.2 組成桑白皮2兩,川芎2兩,吳白術2兩,紫河車2兩,威靈仙2兩,蔓荊子2兩,人參2兩,防風2兩,何首烏2兩,地骨皮1兩,五味子1兩,木香1兩,苦參1兩,犀角半兩,麝香半錢,龍腦半錢。
13.3 主治壹切卒中,手足頑麻,腰膝沈重,左癱右瘓,四時傷寒,婦人血滯,小兒驚搐。
13.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截四時傷寒,婦人血滯,產前產後,每服1丸,酒1盞,碎捶,浸至夜,溫動化散,臨睡和滓服;小兒驚搐,每服半丸,米飲化下。
13.5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用蒼術半斤、槐角半斤,以地黃3斤去根、不去節,銼細,上用河水1鬥8升(井水亦得),同熬至34升,去滓,留清者,再熬成膏,和前藥,每兩作8丸,朱砂為衣。
14 《王氏醫存》 14.1 方名換骨丹
14.2 組成制南星1兩,川貝母1兩,秦艽1兩,首烏1兩,制半夏1兩,五加皮1兩,石楠葉1兩,沈香5錢。
14.3 主治癱瘓,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久患腿疼及破傷風。
14.4 換骨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湯送下。取汁。
14.5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2錢5分,朱砂為衣。
古籍中的換骨丹 《扁鵲心書》:[卷中]癘風,次腎俞,如此周而復始,全愈為度。內服胡麻散,換骨丹各壹料。然平人止灸亦愈,若爛見筋骨者難治。(《...
《證治準繩·瘍醫》:[卷之四膝部(十六)]鶴膝風痛引上下,不甚腫而微紅,名膝遊風。宜服聖授丹、換骨丹、防風通聖散加牛膝、木瓜。但膝之兩傍腫痛,憎寒...
《醫宗金鑒》:[外科卷下膝部]鶴膝風散汗之。次服萬靈丹溫散之,外敷回陽玉龍膏;常服換骨丹,或蛜〔蟲祁〕丸,以驅其邪。若日久不消,勢欲潰...
《外科心法要訣》:[卷十膝部]鶴膝風散汗之;次服萬靈丹溫散之,外敷回陽玉龍膏;常服換骨丹或螂丸,以驅其邪。若日久不消,勢欲潰者,宜服獨...
《普濟方》:[卷九十三諸風門]風癱瘓(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