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0月26日,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舉行。
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壹公發表題為《青年與科學精神》的主旨報告。
報告中,施壹公從3個角度闡釋了科學精神的內涵,即:求真、獨立和合作、質疑。
他同時提到,所謂科學精神就是通過壹言壹行將科學精神輻射至大眾觀念,滋養大眾的思想,內化大眾的行為;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大家尊崇向往的職業,鼓勵更多人投身到科學事業當中來。
面向青年科學家,施壹公呼籲,科學精神靠全社會傳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靠我們青年科學家去傳播。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 攝影/朱丹陽
以下為施壹公報告全文:
非常感謝主持人的介紹。接下來我想用中文演講。
這個演講的題目是《青年與科學精神》。
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對科學精神的壹些思考。
首先,什麽是科學精神呢?
我在此引用愛因斯坦的壹段話。
他說,真正對壹個科學問題的提出才是關鍵,並不是問題的解決,因為問題的提出,包括對壹個老的科學問題的重新描述、嶄新的描述是真正對世界的貢獻。
所以,第壹點我想講的是,科學精神就是求真,英文叫truth seeking,也就是實事求是。
這裏講的求真不是簡單的對錯,而是在人類知識最前沿進壹步求真、去探索。
科學精神也包括獨立和合作。
這兩個看似矛盾,實際是完全統壹在壹起的。所謂獨立,任何壹個重要的科學發現,往往來自於少數人,甚至個別人、壹個人。
而這些人在重大科學發現的過程中經常會經受壹些磨難,經常會遇到壹些不同意見,他們必須堅持自己的觀點才可以最後成功,所以我們需要獨立的思考。
但是科學的發展,經常需要大家在壹起合作。
這種合作不止局限於團隊內部合作,更依賴於團隊之間的合作,甚至跨時代跨行業的合作。
我舉壹個例子,那就是X射線的發現。
1895年,荷蘭科學家倫琴先生發現了X射線的穿透力,最後在醫學上帶來了強大的應用。但是倫琴沒有發現X射線還可以被衍射,而這壹現象是上世紀被德國科學家勞埃發現的。
勞埃發現了衍射之後,他並沒有意識到X射線還可以幫助我們把物質結構解析得清清楚楚,而這壹發現是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父子完成的,他們父子攜手合作,推演出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
這樣的公式,最後應用於我們的分子結構解析,讓我們可以窺探生命的奧秘。
他們四人分別獲得了1901年、1914年和191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之間跨時代的合作,把人類整個文明往前推進了壹大步,所以科學精神也是合作的精神。
當然,最重要的科學精神就是批判性的思維,也就是質疑。
在這種質疑聲中我們不斷思想碰撞,不斷改進提高,不斷加深合作,最後推動科學往前發展。從哥白尼的日心說到達爾文的進化論,都是非常典範的質疑,最後帶來了科學重大進展。
第二部分,我簡單講壹下我們為什麽在當今世界更需要科學精神。
縱觀過去歷史,可以總結出這樣壹個簡單的規律,那就是任何壹個新興產業的出現和發展,往往依賴於壹項核心技術的創新。
任何壹項核心技術的創新,無壹例外源自於壹開始的重大原創性的科學理論的突破,就是原始科學發現,而原始科學發現完全依賴於科學精神、科學方法。
所以總結人類工業革命以來的壹些重大發現、壹些產業革命,從紡織、鐵路、汽車、計算機到生物技術,它的源頭都是重大的理論創新。
隨後經過三四十年的孕育期,進入廣泛應用和指數增長,給人類社會帶來很多福祉,最後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和空間。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沒有電磁理論,就不會有當今的無線通信;如果沒有微生物的發現,不會有今天的疫苗;沒有牛頓的三大定律,也不會有航天器升空。
我舉壹個我領域的小例子,就是基因測序。實際上基因測序技術現在已經廣泛用於臨床,可以說是精準醫療的壹個典型的方法和代表。
整個基因測序當然是用測序儀來做,而測序儀是由壹位科學家發明的,他叫Rothberg。
測序儀的發現來自於測序技術的發現,第壹個測序技術提出者Sanger也是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
如果再往前溯源的話,我們之所以可以對基因進行測序,是因為DNA雙螺旋是非***價結合,所以可以打開、可以測序、可以復制。
而這個發現是由上個世紀50年代James Watson、Francis Crick和Rosalind Franklin***同發現的。
所以我想說的是,基因測序發現的整個過程也是壹種合作,也是壹種最原始的科學精神的體現。
在這裏,面對這麽多優秀的青年科學家,我特別想說,其實科學精神靠全社會傳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靠我們青年科學家去傳播。
在這裏我要特別提壹個人,梁啟超先生,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政治家。
他在上個世紀初,把科學精神和中國文化連在壹起,他這樣描述科學和科學精神——“有系統之真知識,叫做科學”。
大家不要忘了,他特別強調真知識,也就是創新前沿。
梁啟超又接著說:“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統之真知識的方法,叫做科學精神。”大家可以理解成這就是壹種態度、壹種方法,就是科學精神。
在梁啟超先生的啟發下,我們可以這樣想:
所謂科學精神就是通過壹言壹行將科學精神輻射至大眾觀念,滋養大眾的思想,內化大眾的行為;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大家尊崇向往的職業,鼓勵更多人投身到科學事業當中來;希望努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做出引領性的原創成果和重大突破,為人類文明作出中華民族應有的貢獻。
最後,我來自西湖大學,向大家簡單介紹壹下,我們如何在科學精神的鼓舞下,如何依托有創意的、有創造力的年輕科學家,開啟壹扇人類往前大踏步前行的科學創新之門——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是壹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大學,是壹所研究型大學。
創校之初,我們定下了小而精、高起點、研究型的創校理念;治校理念則非常鮮明,我們提出教授治學、行政理校、學術導向決定行政服務。
也就是說,教授把時間用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上,行政人員把事務性的工作做起來,但是教授通過制定規則來最終管理學校,而不是直接參與到事務性工作的繁瑣之中。
在這樣壹個治校理念的指引下,我們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從全球8000多位申請人中,已經遴選出105位卓越的年輕科學家和資深科學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引領世界。
他們中90%是45歲以下,80%是40歲以下,可以說基本是青年科學家。
在西湖大學裏,我們分三個學院:工學院、理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用學科交叉的形式在學科交叉上設立增長點。
通過打造壹流的科研平臺,支撐大家異想天開的創新思維。
我們有自己全新的科技評價體系,有自己有創意的尊崇學術自由的壹些做法,包括學術交叉午餐會。特別是我們的News amp; Ideas,展望未來、只談論今後五年到十年科學與技術的這樣壹種學術交流,在西湖大學已經蔚然成風。
我相信,在科學精神的激勵下,有這樣壹大批年輕人占主導地位的西湖大學,我們壹定能攜手和各位全球各地的青年科學家、獻身科學精神的科學家工程師壹起,打造出人類最美好的未來!
合作事宜:
投稿事宜:
王者之心2點擊試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