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祖高度重視人才、德育和進取精神,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為完成祖國和平統壹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偉大的“新時代”,媽祖文化應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中創造文化,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回來告訴我天妃的美德,浪漫的月亮將平分梅州。媽祖文化源於民俗。古代莆田交通不便,大海需要神的保佑,於是就創造了神。莆田女人堅韌、勤勞、賢惠,所以波塞冬是女人。莆田自古重視讀書,對儒家思想理解深刻,具備了媽祖文化起源、傳播和發展的條件。
媽祖活了超過二十七年,壹個名叫淩飛的女人是奇跡。壹方面是口口相傳,比如井裏見鏡的傳說;另壹方面也是人類對理想人物的善意想象加工,比如席次渡海的記錄。對於這種物質,我們應該有壹個正確的中庸的態度。有很多關於媽祖文化的古籍。如元代的《三教源》、清代袁枚的《伍茲余》等。在古籍中,有簡潔的敘述,也有健全的論據。天妃是最優雅的地方,它位於梅州。其中,《皇太後實錄》和《皇太後實錄》最具代表性。
關於媽祖的傳說很多,比如媽祖花,玉手捧沙,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歷代皇帝贈給媽祖的印章多達37種,如清代雍正賜的“神示海表”。媽祖文化帶有寺廟文化的色彩。詩詞,如南宋二首,清雅含蓄,淡雅質樸。新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媽祖書籍,如《媽祖》、《莫林娘》等。媽祖信眾虔誠膜拜,希望祈求媽祖保佑平安。要實現和平,依靠自己的力量往往是不夠的,尤其是當他們在大海中與大風大浪搏鬥的時候。因此,需要壹種非凡的力量來幫助。媽祖體現了人類心靈所需要的非凡力量。
說媽祖會平安幾千年是很有誘惑力的。即使按照中庸哲學的標準,媽祖文化也充滿魅力。當然,媽祖文化的內涵還包含著美好的人性和溫暖的人情,以及中華民族的其他傳統美德,如忠、孝、義、信、誠、儉、勤、讓等。但這些美德屬於媽祖文化的第二層次。和平是理解媽祖文化的關鍵。也可以說,媽祖文化是中庸內涵的活的表達。媽祖文化所蘊含的壹切美德和價值觀,都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至少,可以認為媽祖是壹個善良善良的心理學家。
起初,媽祖保佑平安,主要是在海上或沿海地區,如臺灣省、香港、澳門、上海、天津等地,因為媽祖是海神。後來,以“和平”為核心的媽祖文化逐漸擴展到各個領域。不可否認,人類的主要活動還是在陸地上,陸地上有很多風險。於是,自然地,媽祖的神力就傳到了人間,從城郊的廟堂到鄉堂。除了東南沿海,媽祖文化在大陸很多地方都有很大影響。應該承認,媽祖文化的內容和價值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方都有過部分的修正或完善。
在天道觀上,媽祖文化強調人的主觀努力,把人類通過勞動獲得幸福的認識放在重要位置。媽祖文化尊重理性,尊重人的主觀能動性,也正因為如此,媽祖文化才能經受住千年風雨,歷久彌新,經久不衰。信仰媽祖的人,對世界真誠,充滿善意,熱愛生活,遵循中庸哲學,這在海外也可以看到。海外媽祖信眾在推動媽祖文化傳播的同時,也將民族美德發揚光大,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天上壹致,地下傳世。有海水的地方就會有媽祖信眾,也會有與人為善、勤勤懇懇的美德的光輝。
媽祖的故事,是真善美的故事,是中庸善良的故事,是正義取勝的故事,是助人為樂的故事,是勞動致富的故事。這種故事在臺北、高雄、基隆、吉隆坡、新加坡都能聽到。媽祖傳說作為研究媽祖文化的原始資料,其意義不言而喻。此外,壹些傳說涉及歷史名人,如戚繼光,鄭成功,鄭和,施瑯和林則徐。還涉及壹些歷史事件,如抗日、收復臺灣省、禁煙、下西洋等。但這些傳說都是後人整理、加工或臆想出來的,所以我們應該對它們持謹慎的態度,心平氣和,壹分為二,實事求是,取其精華,去其不完美。
由當地文化的特點決定,媽祖的文化內涵因事而異,是零散的。然而,媽祖文化也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親切樸實的故事、簡潔生動的傳說、靈活多變的禮儀、豐富多彩的活動、和諧深刻的文字,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勞動人民的樂觀情懷,展示了無比廣闊的拓展空間,從而多方向、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示了民族的優秀品質,幫助世界各國人民更加全面、準確地了解中華文化。有時,媽祖也被視為祖國的象征。海外華人華僑通過媽祖文化活動隱性寄托愛國情懷。媽祖文化中蘊含的價值觀、中庸智慧和美麗夢想已經滲透到民族性格中,成為中國人的美德,具有重要價值。